《XX县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XX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方案XX市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要求,为推进幼儿园小学科学有效衔接,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二)主要目标全面推进幼儿园、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
2、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二、重点任务(一)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二)规范学校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三)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学校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有效衔接。三、组织机构组长:(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副组长:(县教育局党委委员一级主任科员)(县教育局副局长)(县教育局副局长)(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招生考试中心主任)成员:(县教育局幼教中心主任)各镇中心校、县直小学校长,县直园、民办园负责人。领
3、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幼教中心。四、主要举措(一)加强双向衔接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都要主动与邻近小学签订幼小衔接双向互动协议,构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的平等关系,开展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二)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幼儿园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幼儿园要重视培养幼儿倾听和阅读习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在大班下学期适当调整幼儿的作息安排并组织“幼小衔接”主题活动,萌发儿童向“学生”角色逐渐转变,在“幼小衔接”主题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实地考察、生活体验、互动对话,努力创设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参观小学、访谈小学生、也可邀请小学生和
4、小学教师来园分享经验,帮助幼儿提前了解小学环境、认识小学与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差异,萌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积极向往。(三)小学实行入学适应教育小学要强化衔接意识,坚持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准确把握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要求,根据学情优化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更多考虑课程的连贯性。适当延长拼音教学时间,提倡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逐步巩固拼音技能,不进行“拼音过关”测试,不组织口算比赛。要放缓入学初始阶段的教学进度,九月份为一年级“幼小衔接月”,着重从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幼儿园对接。一年级要适当延迟到校时间、放慢教学进度,保证孩子的睡眠、运动和休息的时间。(四)建立联合教研制度把幼小
5、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研计划,明确1名小学教研员和1名幼教教研员共同牵头负责区域内幼小衔接教研工作,定期开展专题联合教研活动,促进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五)开展教师专项培训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对小学校长、教师,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全员培训,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作为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六)持续深化治理幼儿园不得布置小学内容家庭作业,不得组织与小学学习内容相关的考试或测验;要坚决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不得提前在幼儿园学段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学习拼音,不练习写字和计算,不提前大量识字;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
6、幼儿园的错误做法。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坚决查处小学非零起点教学或以考试、测试、面试等任何形式筛选生源的行为。并根据有关线索严肃查处接收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培训机构。(七)深入开展家园校共育幼儿园和小学要及时了解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每学期就幼小衔接问题至少召开一次专题家长会,通过家访、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幼小衔接专题片、微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五、实施步骤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在研究分析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成效,梳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县幼儿园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协同的合作机制,加强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2023年前健全完善政策机制。系统总结实践经验成果,完善幼小衔接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健全联合教研制度,加强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