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形势十三五以来,深入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持续加大投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院校办学水平、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政策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出台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职业院校规模不断扩大,新建高职院校3所、中职
2、学校4所,实现了职业教育在贫困地区全覆盖。建成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3所、优质高职院校4所,职业技术学院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入选高职学校双高计划建设行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断深入,建成覆盖优势特色产业的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1中心11个,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九个重点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建成重点骨干专业45个、优势特色专业65个,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职业教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试点推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双师型教师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近20万名,其中中南部地区和农村学生占60%,开展各类社会培训超30万人次,为精准
3、脱贫、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虽然我区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但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时代人民群众接受优质职业教育期盼还存在明显差距,职业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办学活力和教师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高水平、优质学校和专业(群)建设任务艰巨,以双师型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整体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强国、技能强国的关键阶段,是我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美丽新的重要时期,职业教育转入了优化类型定位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阶
4、段,面临新机遇,承担新使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使命,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构建起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办学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建成1-2所职业本科学校;教师队伍质量进一步提高,中、高职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分别达到55%、45%以上;稳步扩大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规模,在校生达到15万人以上,年培训人数达到7万人次以上;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供给侧和
5、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高度融合,职业院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三、主要任务(一)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坚持高职院校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中职学校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使职业院校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的方针政策的坚强阵地。牢牢把握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完善学校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将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提升组织力和凝聚力。落实全面从严,指导学校组织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全面推进特色思想“三进
6、”工作。坚持不懈用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加强三进教材建设,用好统编教材,用足辅助教材,用活教辅读本。完善三进教学体系,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贯通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常态化推进三进工作集体备课、交流研修、示范课巡讲、优秀教研成果巡礼等活动。建强三进师资队伍,强化三进多元支撑,注重校园文化浸润,突出实践教学体系,教育引导师生不断增强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三筏面提升思想工作和德育工作质量。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四史教育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法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铸牢广大师生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贯
7、穿于专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职业院校三全育人新格局。坚持德技并修,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到2025年,培育10所三全育人典型学校,遴选5个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20个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60个思政课示范课堂案例,遴选1OO个课程思政案例和30个德育特色案例、3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四)加快补齐五育短板。加强体育工作,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强健学生体魄,提升健康水平。加强美育工作,聚焦教会勤练常展,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
8、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提升美育素养。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新时代劳动教育。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五)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实施中职学校双优计划”,建成10所优质中职学校和20个优质专业群为高职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优秀生源。推进高职教育提质培优,积极推进和双高计划,建成5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个专业群。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加快职业本科学校建设,保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不变、培养模式不变、特色发展不
9、变。一体化设计30个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示范专业(群),实施长学制培养。支持职业院校与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开发区结成发展共同体,面向村两委负责人开设学历提升专班,在服务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六)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探索将职业启蒙教育融入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培养中小学生掌握技能的兴趣爰好和职业规划意识。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优质中职学校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开放。建立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学校互通机制,推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用。试点探索普职融通综合高中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区)开展普职融通试点。(七)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建立职业教育与重点优势
10、产业联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协同机制,形成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一体推进格局,深化产业需求与专业设置、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制度,培育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地级市创建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到2025年,培育建设50个产教融合型企业。建成1O-15个紧密对接九个重点产业的专业(群)。(八)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深入实施现代学徒制,打造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校企合作共建新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新课程,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联合举办订单班、冠名班。
11、支持校企共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加强成果孕育与转换,拓宽职业院校办学空间。支持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组建20个新一届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15个职教集团(联盟),培育5个示范性职教集团。(九)打造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支持高职院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及九个重点产业,与行业联合,与龙头企业联盟,同园区联结,共同建设枸杞、葡萄酒、肉牛和滩羊、奶产业、绿色食品、新材料、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和文化旅游现代产业学院,打造10个集产学研培赛创于T本、带动职业院校相近专业(群)整体发展的开放共享平台和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供给
12、侧结构性改革。(十)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完善11个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共享共用。大力发展集教学、实训1、研发、生产示范、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等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支持学校联合知名企业共建共享兼具教学、生产和研发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推进学生实习实训强制保险全覆盖保障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到2025年,认定15个高水平专业化公共实训基地。(十一)构建专业布局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坚持把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办优办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清洁能源、文化旅
13、游类等专业,办大办特肉牛和滩羊、枸杞、葡萄酒、绿色食品类等专业,支持发展健康、养老、家政、育幼、公共卫生与管理等社会领域专业,改造升级化工医药、建筑工程、冶金机械等领域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等专业,鼓励职业院校开设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紧缺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十二)建强建优教师队伍。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办法,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兼顾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才是升教师整体能力和素质。构建学校、三级教学创新团队培育体系,促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支持学校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聘
14、岗位,聘请一批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等兼职任教。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践制度。健全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到2025年,建设10个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0个企业实践流动站;建设30个教学创新团队,建成2个级团队。培育认定100名教学(技能)名师、100名专业带头人、300名青年骨干教师。(十三)加强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出台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和规范教材管理,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支持全员参与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自觉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创新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
15、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建设100种职业教育规划教材,遴选100个课堂典型案例。(十四)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成果,落实职业学校数字校园规范,促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打破职业院校信息孤岛,实现各类基础大数据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服务全过程。支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扩大优质数字资源覆盖面。到2025年,职业院校数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广泛应用,自主、泛在、个性化的学习普遍开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建成职教云平台、10所信息化标杆学校、10个示
16、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00门在线精品课程。(十五)落实“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组织开展以高职院校招生为主的分类考试。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做好文化素质考试。职业技能测试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操作内容。不限制专科职业高等学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逐年提高本科学校招收高职院校毕业生比例。严格执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条件。落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技能大赛等优秀选手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政策。(十六)办好职业教育各类赛事。发挥技能大赛树旗、导航、定标、催化的作用,完善学校三级赛制体系,形成学生有技能大赛、教师有教学比赛
17、、班主任有能力比赛的赛事新格局。办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完善1+N参赛法,更多更好惠及广大学生。办优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提升广大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素养。办特班主任能力比赛,提升建班育人能力,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修订完善技能竞赛奖励办法,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十七)加快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标准,推动专业升级、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把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评价与反馈的常态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
18、续提高。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发挥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落实、地级市、学校三级质量报编制、发布及公开制度。(十八)积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以开放大学为骨干,引导职业院校探索西部地区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学分银行建设,发挥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全民终身学习在线教育平台作用,探索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间学习成果的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适应学习型社会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建设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认定一批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培育建设10个示范性
19、继续教育基地(学院)、100门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十九)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部门之间统筹协同、产教之间融合联动,形成共同推进职业培训工作合力。落实职业培训法定职责,推动学历教育与培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积极开展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培训和普通本科高校、中高职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及脱贫人口家庭、移民家庭、低收入家庭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培训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落实职业院校开展培训的激励政策,培训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在原总量基础上及时核增绩效工资总量。允许职业院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公用经费。发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在实施1+X
20、证书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更多学校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二十)扩大开放合作与加强科学研究。深化东西部特别是职业教育区域协作,支持职业院校与对口帮建学校以及沿黄九省区高水平职业院校深化合作。支持职业院校与境外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开展资源建设、标准研制、科学研究等合作项目。支持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交流交往。选派一批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赴发达研修。加强、地级市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遴选一线教科研工作者、优秀教师、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科研人员。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加强职业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研究,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
21、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培育一批职业教育优秀教科研人员,表彰一批优秀的科研论文、教学案例。(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统筹规划的协调推进和落实。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沟通配合,做好相关政策配套衔接。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和规划实施的统筹领导。各职业院校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研制出台学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取得实效。(二)完善投入机制。各地要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
22、异化生均拨款制度。落实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和公用经费拨款制度。严禁以学费、社会服务收入冲抵生均拨款。支持高职院校双高计划、中职学校双优计划建设。按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给予倾斜。(三)做好政策支持。落实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各地要把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扩大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将内设机构设置权、人才招聘权、职称评审权、内部薪酬分配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权全部下放给学校,实行负面清单和事后备案制度。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完善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四)营造社会环境。加快构建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推进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广泛宣传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技能大师、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努力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浓厚社会氛围。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聚焦形成学校主动对接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重视校企合作、投资于人的普遍共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充分理解、大力支持、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