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期的常见心理障碍的护理、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青少期的常见心理障碍的护理、 .ppt(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二章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学习内容,一.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概述二.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种类三.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 精神发育迟滞的程度分级、护理措施;儿童多动症和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2.熟悉 儿童孤独症和多动症的健康教育3.了解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和多动症的概念、病因。,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概述,一、儿童青少年心理特征二、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分类,一、儿童青少年心理特征,过渡性:心理从儿童期,经过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快速发育阶段易变性:心理发育的不稳定阶段,可塑性强不平衡性:躯体和心理的发育不平衡,经济情感依赖与独立的不平衡,二、儿童青少
2、年精神障碍分类,1.精神发育迟滞 2.心理发育障碍 特殊发育障碍:学习能力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典型儿童孤独症和非典型孤独症等。3.行为与情绪障碍 多动障碍、品行障碍、特发于童年的情感障碍,儿童社会功能障碍及抽动障碍等。4.其他 起病于童年及少年时期的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器质性精神障碍,儿童性精神病,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种类,一、精神发育迟滞二、儿童孤独症三、多动与注意缺陷障碍,一、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又称智能发育不全,是一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障碍所致的综合征,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之前起病,是导致残疾
3、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调查约有1儿童为智力迟滞 农村高于城市 男性多于女性,产前因素:遗传因素/母孕期因素产时因素/产后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早年与社会严重隔离 缺乏良性环境刺激和 文化教育机会等,(一)病 因,(二)临床表现,智力低下社会适应困难,1.智力低下,智力(智能):包括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智商(IQ):为评定智力发育水平的指标。低于85-异常 70-85为边缘智力。70为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等级划分,临床分级 智力年龄(岁)智商(IQ)教育分级 智残水平轻度75-80%9-12 50-69 可教育型 四级中度12%6-9 35
4、-49 可训练型 三级重度8%3-6 20-34 依赖型 二级极重度1-5%3 20 养护型 一级,2.社会适应能力缺陷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日常生活技能、独立生活和自给自足能力、社会交往技能和责任,轻度学龄前患儿说话运动发育稍迟,程度轻不易被识别。躯体发育及神经系统大多无明显异常,操作、语言、技巧维持生活最低水准。语言发育迟滞。学习、工作能力较差,尤其抽象分析判断能力,勉强读完小学。有一定社会交往能力。生活可自理。,中度:语言、运动、技巧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大多生活困难自理,仅能掌握日常用语,学习成绩差。不能就读普通小学。能完成简单活动。在指导下可自理简单生活。重度:出生后表现出明显发育迟缓,成人
5、只达4-5岁正常儿童智力水平,无法学习,不会讲话,生活需代理,无社会行为能力。常早年夭折。极重度:完全无语言能力。反应原始,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需人照顾,多继发疾病而死亡。,(三)诊断要点,*起病于18岁以前*智商低于70*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各级智商标准:轻度50-69 中度35-49 重度20-34 极重度20以下,(四)治 疗,争取对因治疗,不能者,则:*早期发现、尽早干预*训练教育促进康复为主、药物为辅1.教育治疗2.药物治疗:对因、对症、促进脑发育,第二节 儿童孤独症患儿的护理,又称自闭症,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广泛性发展障碍中的一种类型。男性多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
6、障碍、兴趣狭窄、动作刻板反复。多数患儿伴智力发育落后,部分患儿特殊的天赋或感知觉能力,临床表现A:社会交往障碍(核心)1)婴幼儿时期表现极度孤独,回避父母他人目光接触,缺乏表情、手势以及躯体姿势等辅助交流手段或互动;2)不依赖父母。不与同龄人交往 3)不能自发地寻求或分享愉快、乐趣与成就;4)不能与发育水平相称的同龄人发展伙伴关系;社会交往中缺乏情感投入,B:言语交流障碍1)口语发育延迟或完全缺乏,言语运用能力受损。2)刻板、重复言语或独特言语 3)虽有足够的言语能力,但从不主动发起交谈或不能维持交谈,C: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1)刻板行为 2)特殊的兴趣或迷恋 3)刻板、重复的作态动
7、作(如手或手指的扭动、拍打或复杂的全身运动;,D:智能障碍:3/4合并精神发育迟滞,个别存在智力发育不均衡甚至出现某些方面的天赋。E:感知觉反应:可以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分迟钝或过分敏感,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治疗),1.教育与训练:最有效最主要。目的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2.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减少令人不愉快的行为,促进建设性行为3.药物治疗:,护理措施,1.生活技能训练首先,爱心、耐心和热心第二,把要学的技能分为若干细小步骤第三,训练时要动作-言语-奖励有机结合起来第四,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切忌操
8、之过急,,a.对儿童自闭世界的尊重和理解。最基本的原则是:尊重儿童的主体性。b.儿童自闭世界的参与和共享。用一种“共鸣活动”来体验,但是不能过度。当中应注意保持距离这种不干挠孩子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参与”到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去,这种参与活动不会在等待中自然形成,只有把自已降到“自闭儿童的世界”中才能实现。c.引入新的世界及扩大共同的快乐感。当中我们要注意如何共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扩大治疗者同孩子相互交流。d.开启积极关心治疗者的心灵“窗口”,鼓励与他人交流的意愿。这一阶段,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同治疗者的交往上,积极地体验人际关系中的各种交流形式。e.双方在感情、要求上的表达及其对抗。帮助孩子去
9、理解、共同感知他人的感情和意愿。当中要注意如何将孩子注意力引向对治疗者的感情上。,第三节 多动症患儿的护理,又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等,伴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三岁左右发病,男多于女。预后较好。,临床表现,(1)注意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注意障碍为本症最主要的表现。患儿主动注意减退,被动注意增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做作业 时不能全神贯注。本症必须具备的症状。,(2)活动过多和冲动: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地
10、不安静,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喜观玩危险的游戏。情绪不稳定。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3)冲动性: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3)学习困难:多动症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出现学习困难的时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智力水平较高、多动症状较轻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
11、困难。,(4)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精细运动不灵活、共济活动不协调、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觉障碍等。(5)品行障碍:攻击性行为,诊断,根据国际诊断标准,儿童7岁以前,出现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这些特征,持续6个月以上,治疗,药物治疗(为主)西药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有四大类:(1)中枢兴奋剂(2)a2受体激动剂;(3)三环类抗忧郁药;(4)其它药物。中枢兴奋剂是常用药物,包括利他林、匹莫林和苯丙胺。影响生长发育。,教育疗法 服药同时家长要重视教育工作,要学习了解有关多动症的知识。不要责备、怪罪、歧视、打骂孩子,要耐心教育,抓紧辅导。教育多动症患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他们的要求必须切合实际。2
12、.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3.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4.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5.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药物治疗和教育措施配合得当,部分患儿可在短期内变得安静,注意力集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行为治疗 行为疗法是利用学习原理来纠正孩子的不适宜行为的一种方法。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适宜行为时,就及时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求巩固;而当不适宜行为出现时,就要加以漠视或暂时剥夺他们的一些权利,这样就会促使这些行为逐渐消失。如教师把患儿在上课时间内屁股扭动的次数记下来,倘使次数减少了,就加以表扬,并且每天给家长带一份报告去,家长就根据报告给予奖励。而奖励的办法可根据各家的具体条件确定,如准许
13、其晚上看电视,或假日去动物园,或奖给玩具等。,预后,有半数以上多动症儿童的一些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等可以持续到成人。出现攻击和反社会行为、严重多动和冲动、智力较低、社会经济状况不良,以及酗酒,挥霍等,造成了消极的后果。当然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也不用因此而恐惧。要认识到多动症是一个慢性的心理障碍问题,家长必须对多动症儿童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不要因为治疗时间长和慢而灰心丧气。目前尚无简单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问题,故不能对多动症的预后掉以轻心。,病案一:焦头烂额的祖父母,患儿毛毛,男,5岁,足月顺产,面貌俊秀,4个月时能集中注意看大幅图画书,6个月时能根据大人所说的“门、窗、钟
14、、灯和电话”等指出相应的物品,7个月时就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9个月时可以清楚地讲一句完整的话。但言语缺乏沟通作用,也不理解言语的含义。另一方面,8个月能爬行,周岁半时能单独行走,且走得稳,不过多数时候以脚尖走路并以跑代走。,病案二:一对着急的年轻父母,A男与B女均为大学毕业,自由恋爱结婚,婚后夫唱妇随,生活和谐美满。结婚第二年预期得子,儿子长的虎头虎脑,大而略显深邃的眼睛似乎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机灵劲儿,更是给小家庭平添了无数的欢乐与激动。可是好景不长,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相比,好象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患儿记忆能力特别好,教他的儿歌会在无意之中完整地唱出来,,他在两岁半时进幼儿
15、园,阿姨发现他对认字特别有兴趣,教他认字,一学就会。此外,具有孤独、不愿与周围小朋友交往、与父母不亲,也不会与小朋友发展友谊。他说话怪声怪调,特别快,没有抑扬顿挫。喜欢拍手,转动手臂,成天抱着一红砖,达着迷程度。他家搬了新居,环境变了,生活方式也大不一样,他就烦躁不安、尖叫,发脾气。父母都是忙事业的人,没有时间与精力照看他,于是请祖父母帮忙,结果两位老人常常被他搞的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却又耐他无何。,到哪里去走上一趟就记得回来的路。他对一般孩子都会特别喜爱的玩具一点都不感兴趣,却喜欢玩圆圆的瓶盖、化妆品瓶,他好在眼前反复扭动手指或拨动玩具汽车的轮子,对电视广告、天气预报也特别着迷,时不时还反复念叨这些从电视上看到的东西,但只是机械地重复。叫他的名字也不作反应,好象没听见似的。他不象其他小朋友那样会伸出手让父母抱。也不喜欢父母或小孩接近,一个人独处反而自在。,他不会结交小朋友,不会与大家一起玩捉迷藏和过家家的游戏,常常一个人躲在墙角玩一块绒布,至今尚要大人喂饭,由大人照料他的大小便和日常生活。进一步观察还发现他玩积木,只是排成一行,不会搭桥、搭汽车,并且他顽固地坚持生活环境和方式原样不变,如作变动就烦躁和尖叫撞头。,总结,两个病案的共同特点:社会交往障碍 言语交流障碍 异常行为方式 特殊的天赋或感知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