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总论第一三四五六七章.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24824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8.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眼科总论第一三四五六七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中医眼科总论第一三四五六七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中医眼科总论第一三四五六七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中医眼科总论第一三四五六七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中医眼科总论第一三四五六七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眼科总论第一三四五六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眼科总论第一三四五六七章.ppt(1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总 论中医眼科学基础,第一章,中医眼科发展简史,历史朝代,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早期非医疗史料已有散在的眼及眼病的记述 秦汉医学著作为建立中医眼科学作了先期准备 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奠基时期(隋代唐代),医学分科教育为中医眼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眼科专著问世为中医眼科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如龙树眼论、刘皓眼论准的歌 重要医藉中的眼科论述为中医眼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述眼病症候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载有眼病19因及治法 晚唐王焘外台秘要述眼辨色视物条件 此外,唐朝已能配制义眼。,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设立眼科为专科建设打开了发展空间 眼科基本理论的创立为中医眼

2、科学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内在依据 如五轮、八廓、内外障七十二症学说 眼科治疗方法及药物不断丰富深化了中医眼科的内涵建设 太平圣惠方方500余首,金针拨内障,胬肉割烙术 圣济总录方700余首,介绍钩割针劆熨烙淋洗包扎 此外,宋朝已开始使用眼镜。,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中医眼科专著的大量涌现营造了浓厚的 眼科学术氛围 明倪维德原机启微,明傅仁宇审视瑶函 清黄庭镜目经大成,清顾锡银海指南 著名医家充实了中医眼科理论与临床 提高了眼科整体水平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明金礼蒙医方类聚 明杨继渊针灸大成,清张璐张氏医通,黄液上冲,返回,衰落与复兴时期(清鸦片战争以后至今),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中医眼

3、科停滞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眼科蓬勃发展 1955年成立中医研究院 1956年全国相继建立中医院校 1968年各省市陆续成立中医眼科学会 1978年后招收中医眼科硕士、博士研究生 出版发行中医眼科教材、杂志、专著。,中医眼科主要成就(1),中医眼科理论:中医眼科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阐明眼的生理病理,并指导诊断与治疗。五轮学说、八廓学说、内外障学说是中医眼科的独特理论。,中医眼科专著:,中医眼科主要专著,中医眼科主要成就(2),中医眼科药、方 内服:汤、膏、丸、散 外治:点眼剂、熏剂等中医眼科手术 翳状胬肉 割烙法 圆翳内障金针拨内障 安置义眼、发明使用眼镜(以钩、割、

4、针、镰、烙为主)中医眼科针灸,中医眼科治疗学,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奠基时期(隋唐)独立发展时期(宋元)兴盛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衰落与复兴时期(清鸦片战争以后至今),中国眼科历史分期,第三章,眼与脏腑的关系,肝: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肝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肝主泪液,润泽目珠。,心:心主血,血养目珠;心合血脉,诸脉属目;心舍神明,目为 心使,脾:脾输精气,上贯于目;脾升清阳,通至目窍;脾气统血,循行目络。,肺:肺为气本,气和目明;肺主宣降,眼络通畅。,肾:肾主藏精,精充目明;肾主脑髓,目系属脑;肾主津液,潤养目珠;肾寓阴阳,涵养瞳神。,第一节 眼与五脏的生理

5、关系,第二节 眼与六腑的生理关系,胆:肝胆相表里,肝气溢于胆,聚而成精,乃为胆汁。,小肠:分清别浊;心为火脏,小肠为火腑。,胃:胃与脾相表里,清阳之气,主要来源于胃气。,大肠:与肺相表里,腑气不通,肺气不降。,膀胱:与肾相表里,肾与膀胱功能失常,则眼部出现水湿泛滥之证。,三焦:三焦为孤腑,主通元气,运化水谷和疏理水道。,第四章,眼与经络的关系,第一节 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十二经脉,三阴三阳表里向合,正经首尾相贯,旁支别络纵横交错。营血在经隧中运行全身,始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从经络循行的路径来看,可以说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眼发生着联系。,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眼内眦的经脉,

6、足太阳膀胱经起于此足阳明胃经经过此手太阳小肠经支脉止与此,睛明,足太阳膀胱经本经受手太阳之交,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额循攒竹,过神庭、通天,斜行交督脉于巅顶百会穴。,十二经脉中与内眦发生联系的经脉(一),足阳明胃经本经受手阳明之交,起于鼻旁之迎香穴,与旁侧之足太阳膀胱经交会,再循鼻外侧经眼眶下方;并联系目系,然后到承泣穴附近再与本经会合。,十二经脉中与内眦发生联系的经脉(二),手太阳小肠经又一支者,至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经相接。,十二经脉中与内眦发生联系的经脉(三),十二经脉中与内眦发生联系的经脉(四),手阳明大肠经其支脉上行头面,左右相交于人中之后,上挟鼻孔,循禾髎,终于眼下鼻旁迎香穴,与足

7、阳明胃经相接。,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眼外眦的经脉,足少阳胆经起于此手太阳小肠经支脉 经过此手少阳三焦经经过此,瞳子髎,十二经脉中与外眦发生联系的经脉(一),足少阳胆经起于外眦之瞳子髎,由听会过上关,上抵额角之颔厌,下行耳后,经风池至颈。其一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耳前,再行至外眦瞳子髎之后。另一支脉,又从瞳子髎下行走大迎,回合手少阳经,到达眼眶之下。此外,足少阳之正,亦上行头面,系目系,合足少阳经于外眦。,手少阳三焦经一支脉从胸上项,沿耳后经翳风上行,出耳上角,至角孙,过阳白、禾髎,再屈曲下行至面颊,直达眶之下。另一支脉,从耳后翳风穴入耳中,经耳门出走耳前,与前脉相交于颊部,至目外眦与足少阳经交会

8、于瞳子髎,再到丝竹空。,十二经脉中与外眦发生联系的经脉(二),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者,上至目外眦。,十二经脉中与外眦发生联系的经脉(三),与目系有联系的经脉,足厥阴肝经本经连目系手少阴心经其支脉系目系足太阳膀胱经其直行者属目系,目系指视神经、包裹视神经的鞘膜及其血管,足厥阴肝经沿喉咙之后,上入巅顶,直接与目系相连,再上出前额,与督脉相会于巅顶之百会。,十二经脉中与目系发生联系的经脉(一),手少阴心经其支脉系目系。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属目系。手少阴之正,合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的支脉会合于目内眦之睛明穴。,十二经脉中与目系发生联系的经脉(二),十二经脉中与目系发生联系的经脉(三),足太阳膀胱经其直行者

9、,从巅入脑,连属目系。,总之,足三阳经之本经均起于眼或眼附近,而手三阳经皆有条支脉终止于眼或眼附近。此外,以本经或支脉,或别出之正经系连于目系者,有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由于经脉周密地分布在眼的周围,源源不断地输送气血,保证了眼与脏腑在物质上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十二经脉中与眼部发生联系的经脉,第五章,病因病机,第一节,病因,一、六淫(1),风风邪百病之长,四时皆有。,风邪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性善行数变:发病急,变化快。易与他邪相和:“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致病在眼部的临床表现 目痒、目涩、羞明、多泪、目赤、上胞下垂,目偏视,口眼喎斜,黑睛起翳等。,火六淫皆可化

10、火,火为热之极。,一、六淫(2),火邪致病特点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上冲头目。火热生眵:眵多浓稠,怕热羞明燔灼津液:迫血妄行,灼伤脉络,见眼病出血征候。,火邪致病在眼部临床表现目赤肿痛,灼热刺痒,碜涩羞明,眵多黄稠,热泪如汤,大眦脓漏,血脉怒张甚则紫赤,黄液上冲,血灌瞳神等。,湿湿邪害目,仅次于风、火。湿邪致病的特点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湿性重浊粘滞:症多粘滞不爽,绵缠难愈。内外湿邪,相互影响。,一、六淫(3),湿邪致病在眼部的表现睑眩赤烂,眵泪胶粘,白睛黄浊,黑睛生翳,灰白混浊,眼部组织水肿、渗出。,寒,一、六淫(4),燥为阳邪,其性干燥,易伤津液。,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

11、;寒主收引。,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易伤津液;暑多挟湿。,燥,二、疠 气,定义:指具有强烈传染性,能引起广泛流行的致病邪气。又称“疫疠”“毒气”“天行”“疠气”等。,素问遗编刺法论“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银海精微“天地流行毒气,能传染于人,一人害眼传于一家,不拘大小皆传一遍,是谓天行赤眼。”,三、七情内伤(1),定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正常反应。七情内伤指这些情志活动,在受到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变为致病因素。,喜伤心,怒伤肝,悲、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七情内伤致病内外障皆有,

12、一般以内障眼病为多。,三、七情内伤(2),七情内伤的刺激可使病情加重,或导致已愈者旧病复发。,七情内伤所致眼病,除局部症状外,往往伴有全身症状。,四、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饥而不食暴饮暴食,饮食偏嗜,饮食不洁,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眼病发生,五、过劳,全身劳倦,劳力过度,劳心过度,房劳过度,眼睛劳倦,目劳过度,肌体内伤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精液耗损发为内障眼疾,六、眼外伤,异物入目,撞击伤目,真睛破损,烧灼伤目,由外物所致的眼部创伤,七、其它因素,先天禀赋不足,胎患白内障,小儿青盲,高风雀目,老年性眼病,圆翳内障,药物反应性眼病,过敏性眼病,长期用药致代谢失常,全身性疾病,消渴病、高血压、肾炎、动脉硬化、血

13、液病等。,第六章,眼科诊断法,第一节,眼科四诊,第 二 节,眼科常用辨证法,外障 指发生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的眼病。多因六淫外邪、外伤所致。亦可因痰湿积滞,脾虚气弱等引起。特点:一般外显症候较为明显。,内障 指发生在睛珠、神膏、视衣、目系等眼内组织的病变。多因内伤七情、气血痰湿所致。及外障眼疾毒邪入里,外伤伤及眼内组织等。特点:一般外观端好,多有视觉变化。,一、辨外障与内障,五轮学说是眼与脏腑相应的标本学说,它将眼从外向内分为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血、气、风、水轮,用来说明眼与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联系。它是脏腑学说在眼科领域的引伸和发展,是指导中医眼科临床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14、二、五轮辨证,审视瑶函“轮为标,脏为本”,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骨之精为瞳子水轮,(肾主骨、主水),筋之精为黑眼风轮,(肝主筋、主风),血之精为络血轮,(心主血),其窠气之精为白眼气轮,(肺主气),肌肉之精为约束肉轮,(脾主肌肉),五轮学说起源,1.肉轮(眼睑),眼睑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睑板、睑结膜。,属脾,2.血轮(两眦),内外眦部的皮肤、结膜、血管及内眦的泪阜、半月皱襞和上下泪点。,属心,3.气轮(白睛),球结膜和前部巩膜

15、,属肺,4.风轮(黑睛),角膜,属肝,5.水轮(瞳神),瞳孔、葡萄膜、视网膜、视神经、房水、晶体、玻璃体,属肾,五轮示意图,眼球矢状断面图,虹膜正面,眼球正面,五轮解剖部位和五脏分属,眼球矢状,虹膜正面观,虹膜,肝,肾,脾,(黄仁),五轮的临床应用,胞睑肿胀,睑弦赤烂,上睑下垂,上睑结膜巨大乳头,内眦部红肿,翳状胬肉,白睛红赤,白睛红赤与结节,睑球粘连,黑睛翳障,黑睛翳障,黑睛翳障,黑睛翳障,角膜血管翳,圆锥角膜,瞳孔异常,瞳孔闭锁,瞳神气色改变,玻璃体混浊,视盘改变,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出血,视网膜渗出,视网膜萎缩及色素沉着,视网膜血管改变,黄斑病变,八 廓 学 说,三、辨眼科常见症状与体征,

16、辨视觉辨目痛辨目痒目涩辨羞明辨眵泪辨翳膜辨眼位改变,辨翳与膜,翳新翳-病属初起,色多灰白,表面粗糙,轻浮脆嫩,边缘模糊,具有向周围与纵深发展的趋势,伴有目赤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宿翳-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发展趋势,不伴有赤痛流泪等症状。,膜 自白睛或黑白之际起障一片,或白或赤,或肉样高起,或渐渐向黑睛中央蔓延者为膜。,宿 翳,冰瑕翳(云翳)翳菲薄,如冰上之瑕,须在强光下方能查见。,云翳(斑翳)翳稍厚,如蝉翅,似浮云,自然光线下可见。,厚翳(角膜白班)翳厚且色白如瓷,一望可知。,斑脂翳(粘连性角膜白班)翳与黄仁粘着。,返回,角膜薄翳,返回,角膜白斑,返回,粘连性角膜白斑,返回,赤 膜,眼球突出,

17、眼球突出,斜视,第三节 眼科特殊检查(1),眼底血管造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视觉电生理,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眼电图,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多焦视觉诱发电位,暗适应,对比检查法,暗适应计检查法,眼底荧光造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正常眼底荧光,臂视网膜循环时间荧光染料注入肘窝部静脉后,经血液循环到达眼底,脉络膜首先出现荧光的时间。正常人:712秒左右。,12动脉期:视网膜动脉充盈很快,小动脉也显荧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正常眼底荧光动脉期,16静脉期:视网膜静脉血管层流消失,视网膜静脉完全充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正常眼底荧光静脉期,晚期:眼底荧光消退,视乳头及颞侧弧为残存荧光。

18、一般认为在注射荧光素钠510分钟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正常眼底荧光晚期,黄斑周围毛细血管网图示毛细血管在中央凹外缘联成完整的拱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正常眼底荧光)黄斑,色素上皮脱失透见荧光20秒8静脉期照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窗缺2,(透见荧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渗漏),毛细血管渗透性改变黄斑周围毛细血管渗漏,染料随渗液积存于中心凹周围Henle纤维间隙中,形成黄斑囊样水肿。,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渗漏),神经上皮下喷出型荧光素渗漏19秒黄斑区出现两个荧光素渗漏点(粗箭头所示),上方有一点状色素脱失(细箭头所示)。,中浆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渗漏),神经上皮下喷出型荧光素渗漏28秒

19、5渗漏点向上喷出。,中浆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渗漏),神经上皮下喷出型荧光素渗漏1分26秒顶端膨大。,中浆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渗漏),神经上皮下喷出型荧光素渗漏3分钟后渗漏顶端向两侧扩展并向下垂为蘑菇状。,中浆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渗漏),神经上皮下喷出型荧光素渗漏6分44秒继续漫延。,中浆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渗漏),神经上皮下喷出型荧光素渗漏20分5秒染料充满视网膜脱离间隙。,中浆6,图示眼底周边部新生血管形成及荧光素渗漏情况。,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新生血管),视网膜动脉炎造影像(左),显示动脉改变显著,结节状膨胀,管腔粗细不均,部分走行迂曲。,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荧光遮蔽),视

20、网膜动脉炎2,视网膜动脉炎左眼静脉后期,视盘及动脉的渗漏情况。,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网膜动脉炎3,视网膜动脉炎合并动脉阻塞造影动脉期,颞下动脉无充盈(箭头)。,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充盈缺损),视网膜动脉炎合并动脉阻塞静脉晚期,颞下动脉远端小分支的逆行充盈,使该动脉干呈节段性血管内荧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逆行充盈),返回,视觉电生理,眼科特殊检查(2),眼科影象学检查,眼超声检查,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眼科计算机图像分析,眼微生物学检查,涂片法,刮片法,培养法,正常眼A、B超声所见,返回,第七章,眼科治疗概要,第一节眼科常用内治法,祛风清热法,2.泻火解毒法

21、,3.利水祛湿法,4.理血法,止血法活血化瘀法,5.疏肝理气法,6.补益法,益气养血法滋补肝肾法,7.退翳明目法,祛风清热法,适应症:外感风热眼病症,如病起突然,胞 睑红肿,痒痛畏光,眵泪交加,白睛红赤,黑睛生翳,瞳神紧小,目珠偏斜,眉骨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常用方剂:银翘散,驱风散热饮子,羌活胜风汤,新制柴连汤,防风通圣散等。,泻火解毒法,适应症:实热毒邪眼病症,如头目剧痛,畏光怕热,泪热眵稠,猝然失明,胞睑红肿,生疮溃烂,白睛混赤,黑睛溃陷,黄液上冲,瞳神缩小或散大,眼内出血、渗出,目珠高突,转动受限等。常用方剂:龙胆泻肝汤,内疏黄连汤,导赤散,泻肺饮,清胃汤,竹叶泻经汤,黄连解毒汤等。

22、,利水渗湿法,适应症:湿邪外侵内生所致眼病,如胞睑浮肿,痒痛湿烂,眵泪胶粘,白睛污黄,黑睛雾状混浊,色灰白,翳如虫湿、蚀,神水混浊,眼底渗出水肿等。常用方剂:除湿汤,猪苓散,三仁汤,五苓散,抑阳酒连散等。,理血法,止血法:适用于出血早期,如白睛溢血,血灌瞳神,视衣出血等。常用方剂宁血汤,生蒲黄汤,十灰散等。活血化瘀法:适用于眼部蓄血及瘀血,如眼部涨痛刺痛,红肿青紫,眼底出血、机化,舌有瘀斑等。常用方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失笑散,归芍红花散等。,疏肝理气法,适应症:眼底病恢复期及久病不愈,眼目胀痛,视物昏朦,视力疲劳等。常用方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疏肝解郁益阴汤,丹梔逍遥散等。

23、,补益法,补益气血法:适用于气血亏虚眼病,如上睑 下垂,圆翳内障,视衣脱离,视瞻昏渺等。常用方剂芎归补血汤,益气聪明汤,参苓白 术散,八珍汤等。补益肝肾法: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眼病,如圆翳 内障,视衣脱离,视瞻昏渺,目乏神光,眼前黑影,冷泪常流,黑睛翳障修复期等。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三仁五子丸,金匱 肾气丸,加减驻景丸等。,退翳明目法,病之初期:星翳点点、迎风流泪、风热正盛 祛风清热退翳,病之中期:翳大而厚、肝火正旺、瘀血内停 清肝明目 活血退翳,病之晚期:翳障停留、气血已虚 益气养血退翳 益肝补肾退翳,常用方剂拨云退翳丸,石决明散,消翳汤等 黑睛属肝,所以清、平、疏肝药物多有退翳作用。,传统外治

24、法劆洗法钩割法熨烙法角巩膜割烙术针法 三棱针法 铍针法 金针拨内障,第二节 眼科常用外治法,第二节眼科常用外治法,临床常用外治法,点眼药法,熏洗法,敷法,药物敷热敷冷敷,海螵蛸棒摩擦法,滤泡压榨术,冲洗法,眼部及周围穴位注射法,穴位注射球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泪道示意图,眼部注射示意图,第三节 眼科常用方药,常用中药祛风药清热药祛湿药化痰药平肝药理血药补益药退翳明目药,祛风退翳:蝉蜕、木贼、谷精草清肝明目退翳:秦皮、乌贼骨 白蒺藜、密蒙花,常用方剂正容汤宁血汤生蒲黄汤石决明散四顺清凉饮子竹叶泻经汤防风通圣散还阴救苦汤泻肺饮泻肺汤,第三节 眼科常用方药,抑阳酒连散 祛风散热饮子 养阴清肺汤 驻景丸

25、加减方 除风益损汤 除湿汤 除风清脾饮 眼球灌脓方 新制柴连汤 滋阴降火汤 散热消毒饮子,第四节 眼科常用针灸穴位,常用眼周围穴位 睛明 赞竹 丝竹空 瞳子髎 阳白 鱼腰 承泣 四白 球后 上明 翳风 风池 太阳 翳明 迎香,躯干四肢部穴位 尺泽 太渊 合谷 曲池 承泣 巨髎 头维 足三里 神门 后溪 天柱 心俞头针耳针,第五节 激光在眼科的临床应用,YAG激光在眼科的临床应用,虹膜切除术晶体后囊切开,氩激光在眼科的临床应用,全视网膜光凝术小梁切除术,准分子激光在眼科的临床应用,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眼底激光机,准分子激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眼科的精髓 五轮学说、八廓学说、内外障学说是中医眼科的独特理论 治疗方药丰富、用药方法多样是中医眼科的特色,中医眼科学,复习思考题,掌握五轮的部位、脏腑分属及临床应用。掌握中医眼科的主要著作、作者及年代。熟悉中医眼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熟悉眼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关系。熟悉常见的眼病病因病机及致病特点。熟悉辨眼科常见症。掌握滴眼药水、涂眼药膏法。熟悉内治法,重点是退翳明目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