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某县乡村振兴经验做法交流材料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某县乡村振兴经验做法交流材料5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经验材料:织密基层组织体系激活乡村振兴引擎县乡村振兴经验材料经验材料:四轮驱动建强乡村振兴生力军经验材料:五大振兴有机融合书写乡村振兴盛世华章经验做法:三力同发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经睑材料:织密基层组织体系激活乡村振兴引擎县围绕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优势,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激发新动能、点燃新引擎。一、强化机制保障,拧紧责任链条。以上率下扛责任。县委班子紧扣三新一高要求和全县X发展思路,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
2、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定期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引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增强四个意识”的具体行动,逐级传导责任压力。以制促治抓落实。制定印发x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规划和任务清单,明确X个方面X项重点任务,健全领导干部包抓等X项制度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落实五个一责任清单和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引导各级党组织以更高站位抓好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建立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责任三张清单,分层分类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职能职责,全面压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责任。以考求实促推进。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范畴,用好党建考核
3、指挥棒,建立“周调度、月提示、季督查、年考核机制,健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例会制度,定期调度研判工作落实情况,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责任细化、任务落实,确保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工作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形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格局。二、配强基层队伍,夯实战斗堡垒。“三个坚持配强党组织书记。坚持内选贤才,采取党员干部群众推荐、乡镇党委考察、民意测评相结合的办法,从思想素质好、干事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优秀党员中推选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书记*名。坚持外引能人,从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特别是农民企业家中,选拔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书记*名。坚持下派骨干,选派能力突
4、出、作风正派、农村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担任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书记*名。三个强化配优村级班子。强化安排部署,定期听取相关部门、各乡镇村两委”班子管理运行情况,及时指出存在问题,督促清零整改。强化跟踪管理,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根源,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属于班子的问题集体研究,属于个人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常态化督查制度和周例会制度,定期督查村两委”成员履职和问题排查情况,对存在负面清单、工作状态不佳、能力低下的村两委成员定期清理,坚决净化村两委队伍。三项机制”配足三个带头人。实施三个带头人”一户一袋”计划,把三个带头人”队伍建设情况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和乡镇
5、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推动乡镇党委切实履行好“三个带头人”队伍建设主体责任。落实联系帮带机制,县级党员干部每人联系X名村党组织带头人和X名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科级党员干部每人联系帮扶X名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每个村选派X名科技特派员,及时解决村级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推行双向互培机制,采取分类培养、跟踪培养、递进培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双向互动培养三个带头人X多名,不断壮大能人群体,提升助推乡村振兴综合能力。三、实施创新驱动,打造党建联盟”。围绕产业相近,打造集群化产业链党建联盟。按照一核多元”思路,以X旭康(鼎康)有限公司、X县富原红果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为
6、核心,突出融合共建、共治共享”,有效集结县域周边彩虹果品家庭农场、兴农果蔬保鲜有限公司、恒盛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各类组织,着力打造集群化产业链党建联盟。围绕地缘关联,打造区域化产业链党建联盟。结合全县地域分布和产业现状,发挥适宜设施蔬菜种植、文旅康养的自然资源、地域区位条件、传统习惯及现代化设施等优势,围绕党建+、三变改革等,打造泾泗河川区设施蔬菜、文旅康养、生态环保产业链党建联盟;结合果畜一体化,融合发展现代果业和规模养殖,打造北部山嫄区X红牛、优质苹果、绿色建材产业链党建联盟;围绕党建“四链模式,推进果菜药产业融合一体发展,打造南部嫄区优质苹果、设施蔬菜、中医中药产业链党建联盟。围绕优势
7、互补,打造联盟化产业链党建联盟。坚持行业相近、地缘相临、兴趣相投、活动相适的原则,持续拓展党建+”和党建“四链建设成效,结合农商共赢、村社联建、城乡互助、驻村帮扶等工作,探索形成农村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农村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农村党组织+城市社区党组织“农村党组织+机关单位X种党建联盟,有效扩大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品牌效应。四、培育多元人才,激活“源头活水。多渠道培育技能人才。采取东西部协作、县内外培训、跨地区交流等方式,依托武清区人才资源优势,强化技能人才交流,每年选派X名专技人才赴武清区开展培训学习和观摩交流,在成都市、延安市举办人才培训班X期X人(次)。依托X红牛良种中心、富原红果
8、品公司、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实训基地,举办畜牧养殖、苹果种植、电子商务等技能人才交流培训班X期X人(次)。针对性培养乡土人才。加大与西北师范大学、X农业大学等院校交流合作,采取导师带培、项目带动、专题培训等培养方式,大力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建立技术科研、人才培养基地X处,培训高素质农民X人(次)、农村实用人才X人(次)。高质量培优社科人才。持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社科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整合扶贫、教育、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各行业领域人才培训X余期,完成各类人才培训X余人次,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X人,组建果畜菜产业开发特派员团队X个,引进推广实用技术X项、高新技术X项,为
9、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县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期县域经济及三农工作的主抓手,是一篇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大文章。党的二十大以来,县坚定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产业融合、基础建设、乡风培育、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3万亩、药旅融合发展示范园6个,创建省级休闲农庄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2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70%以上的农户在聚居点或中心村实现集中居住;1+3+N”村级治理模式不断深化,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0、不断缩小,城乡融合迈上了新台阶。一、搭建班子开启新征程。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特别是继续保持脱贫攻坚的决胜态势、高频节奏,进一步优化全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主体责任,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主抓、主干、主责乡村振兴的工作局面。及时研究充实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由专职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坚持乡村振兴片区挂包负责制相统一,设立28个战区并相应划片。落实四个优先”要求,建立县级统筹、部门主导、乡镇主抓、村组实施的工作机制,研究出台乡村振兴工作实绩考评制度、激励措施和奖惩办法,压实责任鲜明导向,凝
11、聚工作合力。二、编制规划绘好新蓝图。成立乡村振兴规划工作委员会,统筹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一揽子工作。研究制定1+6+N的规划体系,明确全面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升级、公共服务提质等着力重点,形成全县乡村振兴阶段性工作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在规划编制中,按照空间对接、以能定业、形神兼具”的原则,统筹城区、乡镇和村组,探索以村为基本单元,适度打破乡村两级现有行政区划,构建主体功能明确、空间形态融合、三次产业互动、公共服务均等享有、整体效能快速提升的发展新格局。三、突出重点打造新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老百姓住房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下步将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结合县实际,重点抓好四
12、大工程”,突出城乡融合新特色,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着力产业增收工程,主要以园区为载体做优药材、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效益产业,培育民宿体验、民间手工、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优化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的腰包更加充盈;强化基础提升工程,推动路水电气通讯五网提档升级,完善中心村和聚居点功能,促进城乡公共产品均等优质;深化新风培育工程,深化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移风易俗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乡村现代文明新气象;优化村级治理工程,深化“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民自治,抓实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创建,创新发展乡贤文化,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合一、多元共治新格局。四、快速启动开创新局面。按照
13、中央省市统一安排分阶段统筹乡村振兴工作,近期任务是做好今明两年工作。今年主要是召开乡村振兴大会,优化各项规划编制和省级试点工作;深化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农村社会环境;完成脱贫攻坚年度任务,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启动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省级试点。明年主要是完成1+6”和5个重点镇(特色镇)规划编制,初步形成一批乡村振兴制度成果;启动组织和人才振兴等工作,培育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推进乡村民宿发展,强力排查整治农村三违,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创建一批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
14、范村创建,确保取得有影响力的成果。经验材料:四轮驱动建强乡村振兴“生力军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部署要求,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平台载体、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弓I、育、用、留全链条同步发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一是筑巢引凤,打造人才洼地。实施产业支撑”人才集聚行动,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人才项目+专家工作站产业平台+挂职兼职+联合聘用等方式,柔性引进全省畜牧业首席专家吴建平、武清区蔬菜专家X等名家X人,助推全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盯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洽谈对接成立程红颖、孙振辉等专家工作室,邀请知名中医*等专家来泾授徒传艺和学术指导,有力促进全县医
15、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行动,通过政策扶持、提高待遇等方式,先后引进乡村振兴一线紧缺专业人才X人。认真落实国家就业扶持政策,统筹实施省选三支一扶特岗教师“X万名等基层服务项目,引导X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二是蹲苗培育,建设人才方阵二实施乡村振兴人才能力提升工程,采取挂职锻炼、外出考察、专题培训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强化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每年选派X名党政干部、X名专技人才赴武清区开展培训学习和观摩交流,邀请武清区选派名师、名医专家团队开展送教送培、开设讲座、举办公开课等帮教活动。依托平凉红牛良种中心、富源红果品公司、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实
16、训基地,举办畜牧养殖、苹果种植、电子商务等技能人才培训班X期X人(次)。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分批培训高素质农民X人(次)、农村实用人才X人(次)。开展“将党员培养成能人、将能人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工程,吸收X名乡土人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培养,吸纳X名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促使他们从单飞鸟”变领头雁:三是量才而用,搭建人才平台:鼓励引导优秀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调整选派X名政治素质过硬、热爱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下派X名机关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实施专家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分领域组建蔬菜种植、果业技术、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X支专家服务队,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X人,组建果畜菜
17、”产业开发特派员团队X个,常态化深入乡村振兴重点乡(镇)、村,开展技术指导、进行咨询服务。实施人才回乡、智力回乡、创业回乡三回工程,引导和扶持在外乡贤携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投身家乡事业,每年新增X余名在外成功人士和X余名优秀农民工回村带领群众创新创业、致富增收,吸纳X余名省内外优秀大学生回泾创业就业,为乡村人才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四是厚植沃土,激发人才引擎。注重加大乡村振兴一线干部人才提拔使用、职称评审及评选表彰力度,去年以来,全县X名乡镇干部、X名驻村干部得到提拔使用,X名乡村教师、医生评定为高级职称,X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获评全市乡土人才,X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持续
18、开展县级优秀人才评选、实用人才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评选命名X工匠、各行业岗位标兵和技术能手”X名,培树产业致富能手薛保成、电商运营精英张等红、民间艺术能人张霞等先进典型X个。持续加大人才工作经费投入,县财政每年列支人才专项经费X万元,侧重保障八大产业链紧缺人才引进、培育和平台建设,同时,为已建成专家工作站和专家团队给予资金扶持,鼓励专家人才通过科技咨询、技能培训和成果转化等形式,精准助力乡村振兴。经验材料:五大振兴有机融合书写乡村振兴盛世华章*县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强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要素保障,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
19、旗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扎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开局良好、成效初显。一、坚持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书写产业兴旺的富足篇章。坚持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发展模式,扶持壮大一批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走出一条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多方共赢的乡村振兴之路。2019年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20个,做到养殖类、种植类、手工业类、运输类、工程机械类、产品加工类、建筑施工类、服务类、劳务输出类、生态类合作社全覆盖,45个合作社产生效益,实现收入总金额达842.76万元,37家合作社实现分红190.6万元。2
20、020年新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3个,全县入社农牧民党员、群众达15574人,实现收入达2016.16万元、分红达197.6万元。2021-2023年开展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集中清理空壳社87个、规范组织架构166个,开展12次大排查大调研大指导,聘请日喀则睿友会计服务公司对25家示范社开展代理记账推进财务管理规范化,31家合作社实现分红239.9万元。二、坚持人才保障有机融合,书写群贤毕至的人才篇章。始终树立高质量发展用人导向,在弓I”和育”上下足硬功夫,全力锻造一批了解本土情况、具有战略科学家思维的田专家土秀才乡村振兴专家人才。以在乡、返乡、入乡人才为主体,建设乡村振兴智慧人才库”44个,鼓
21、励在乡”人才尤其是优秀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培育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和土专家”,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健全完善农村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体系,培育在乡优秀致富能人并纳入村干部后备库,建立由退休村干部、教师和医生组成乡贤议事会制度,组建专业农技服务队,引乡贤议乡事,切实发挥乡贤能人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以江岗村为例,致力于党建+人才振兴”创建乡土人才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扶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专业技能人才,涌现出党员致富带头人扎西,通过创建羊毛编织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聂拉木镇64户农牧民增收致富,初步实现能人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良好局面。三、坚持乡风
22、文明有机融合,书写文明新风的祥和篇章。将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例,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讲透彻讲明白,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以“学理论走在前,提升为民服务本领为目标,樟木镇党委定期开展“以考促学抓落实,以学促改转作风主题知识测试,测试对象包含党员领导干部、村主干、驻村工作队及寺管会干部,测试内容涵盖党员干部应知应会手册以及基层党建、强基惠民、民族宗教工作等各方面基层干部需具备的理论知识,以考促学及时发现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门布乡8个村党支部开展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为主题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3、集中学活动,驻村工作队带领支部班子成员逐一学习三不腐四风具体含义,带动村两委班子自发向农牧民群众宣讲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必须遵循的三原则,使党员充分认识到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工作为切入点,44个村(居)党支部巩固实践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4个居委会党支部探索实践“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边境基层治理约出民主团结文明原则,补充完善整治私搭乱建”等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未涉内容,组织村民代表签订新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遵守及执行承诺书,督促以行动自觉践行,乡风文明建设始终坚定把握社情民意主旋律J四、坚持绿色发展有机融合,书写生杰文明的山水篇章。坚定不移贯彻绿色
24、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类专合组织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协同推进,整合强基惠民资金42万元投入生态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波绒乡寺龙村生态保护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垃圾处置压缩机、清运转运设备,加快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设施设备、管理服务等标准,完善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兑换制度,设置分类回收垃圾箱、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点和回收站,绿色银行生态合作社经管运营越来越符合市场规律。截止目前,寺龙村已形成全县最大的可回收物转运处理中心,寺龙村生态合作社向日喀则市可回收物集中处理站送货4次,收入2万余元;扎实开展“美丽聂拉木、清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8个生态合作社与希峰党员志愿服务队有机联动,定期组织清理希峰及生态旅
25、游线路、乡村公路、主干道、河道、沟渠,对各时段环境清洁进行检查评比,鼓励合作社社员、广大党员及农牧民群众既做高质量发展护旗手,又做生态文明建设守门员。截至目前,全县投入资金104万元实施水源地保护项目27个,生态合作社在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投入人力11928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056吨、村内沟渠600余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500余吨,实现合作发展与乡村治理有机融合新发展。五、坚持党建引领有机融合,书写美丽和谐的新篇章。制定实施“各乡镇特色领航党建计划”,深入开展“整村建强、整乡推进、全县提升”的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建设,在现有17个党建精品示范点(自治区级2个、市级7个、县级8
26、个)的基础上,设立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标准,涌现出以白玛曲林村集体经济为代表的“红色引擎、以军警地联建共创为代表的红色屏障、以寺龙村希峰耗牛托运生态环保为代表的绿水青山”、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代表的星火燎原”等先进典型,创成红色美丽村4个、生态康美村4个、乡风淳美村4个、产业富美村4个,全面构建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基层党建红色堡垒体系,实现为乡村振兴“全程护航。经验做法:三力同发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县是全省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丘区面积占全县90%左右,贫困人口占全市37%,尤其是南部深丘腹地,远离城市、基础较差,贫困发生率高达1.8%,发展整体滞后于全市全县。2023年1月,市委
27、决定以县南部100平方公里深丘腹地为范围设立市丘区农村乡村振兴示范区(综改区),旨在通过改革创新、集中攻坚,探索丘陵地区乡村振兴、农村改革发展新路,确保共同富裕不落下一户一人。2月正式启动以来短短一年时间,示范区完成投资3.7亿元,重点区域率先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活力加速迸发,呈现出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融合互动的良好态势。三产融合、产村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探索和探索产业内核、三位一体模式,推动农村综合改革以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规划为例调研报告,被第五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刊载。近日,中央电视台刊发专稿一四川绵阳:脱贫试验田探索生态致富路。一、市上支持、县上主体,五级联动聚
28、合强大推动力针对县脱贫任务面宽量大且不属于国省重点扶贫区域、县本级财力十分有限的实际,精心研究建立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变县镇单打独斗”为市县乡村社五级联动二一是市上高位推动、集中支持。市上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30余个市级部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一年内,累计24名市以上领导到综改区调研指导,得到了各方广泛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市上每年初专门制定目标绩效考评指标和市、县部门任务清单,严督实考,倒逼工作落实。二是县级主责主建、靠前指挥。县以及7个镇乡、村严格履行主体主建职责,将其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设立以县委
29、书记、县长为指挥长的前线指挥部,落实2名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常驻前线指挥部一线指挥,同时选派17名干部到指挥部工作,县、镇、村各级累计召开1000余次会议研究部署综改区建设工作。三是各方统筹联动、齐帮共扶。省、市、县安排5个部门定点帮扶5个村。市、县选派72名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副书记)和镇乡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并专门制定出台挂职干部管理办法,实施挂职工作日记实”制度。一年来,市县挂职干部累计争取170余万元落实到村到户,为综改区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二、全域规划、分步实施,“三个率先增强造血源动力综改区基础欠账多、贫困程度深,定位不清是首要问题,道路不畅、水利薄弱是最大瓶颈,产业发展滞后
30、是关键症结。针对这些问题,坚持“三个率先,以必要且有效的输血逐步缓解了造血能力严重不足的“病症。一是率先制定全域规划引领区域协调发展。聘请清华大学、中国农大、省农科院等规划机构,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综改区总体规划和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产业、乡村旅游等4个专项规划及11个镇乡的总规和控规,明确了两纵两横”的交通发展体系及主导产业和空间布局。美好的发展蓝图有效凝聚区域干部群众建设家乡的激情,30余名长期在外务工的群众主动回乡创业。二是率先配套交通路网和农田水系。针对发展急需、群众热盼的基础设施问题,打破行业界限、部门分割,统筹整合74个涉农项目1.5亿元,启动建设县乡道路96.7公里,其中与绵投集
31、团融资4亿元,开工建设45.8公里的中涪路,加速打通综改区南向通道;完成161公里村社道路建设,基本实现了区域内村通水泥路全覆盖;完成6000余亩土地整理、田土条型,新建近百公里田间作业路和水利沟渠,为开发开放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率先推进示范带动性强的重点区域。坚持优先选择干部有激情、产业有基础、群众有愿望的地方率先突破,辐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2023年,集中支持1+5+4(1个重点镇、5个幸福美丽新村、2个新村聚居点和2个产业示范园)重点区域,累计新建聚居点2个,改造土坯房335户;投入2500万元实施景福场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河道整治及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场镇面貌焕然一新;2
32、000亩甜橙基地、IoOO亩油用牡丹基地基本建成。三、政策引导、社会主体,四大转变激发创新驱动力针对综改区干部群众思想观念闭塞、产业发展落后、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坚持政策引导、改革创新,加速推进四大转变”,群众和社会的参与热情高涨,区域发展活力加速迸发。一是政府大包大揽加速向社会参与群众主体转变。着力增强群众主体意识和致富能力。发放致核心区群众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2.5万余份,累计组织100余名基层干部、种养殖户到省内外20余个地方考察学习,争取省科技大篷车首次开进综改区。与清华大学等6所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基地,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余人次。通过系列措施,群众主
33、体意识显著增强,在道路设施建设中,群众筹资达1200余万元,农户自建入户道路25.6公里,筹资达过去8年的总和。加速推进开放合作,吸引社会投资。制定项目推进办法,明确招商项目、村民自建奖补政策,打造区域投资“洼地。瞄准市场有需求、发展前景好、综合效益高的产业策划包装项目30余个,累计邀请30余家企业实地考察,开展宣传报道60余次。去年8月集中签约总投资3.5亿元的4个农业产业项目。二是传统低效产业加速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确立“粮油下田、经作上山、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品牌引领、三产互动”的产业发展思路和互联网+生态立体农业+乡村旅游主导方向,连片发展甜橙2000亩、油用牡丹100o亩、双低油菜1
34、0万亩,协和乡红花园村1800亩生态农业及康养旅游项目正加快建设。以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探索丘区互联网+订制农业”新模式,建成运营景福镇综改区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和105个电商网点,开通“梓州购云端363”电商平台,建成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村和电子商务农产品生产基地1个。三是粗放低效经营加速向新型合作生产转变。同步推进七权同确”,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引进培育5家龙头企业、39个家庭农场、7家农业专合社,累计流转土地6000余亩。探索实行可士可公司代建代管、红花园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农户自建公司回收模式等新型合作模式,其中双乐乡甜橙产业园采取政府引导、合作社牵头、农户入
35、股、企业建设”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专合社,专合社委托公司代建代管(三年),每年给予农户300元/亩的保底分红,三年后基地由专合社经营管理,公司按照1元/斤保底价回收,收益按入社农户、专合社、集体经济、公司7:1:1:1分成,深受群众欢迎。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试点,购买9800亩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服务,平均综合损失率下降3%。四是大水漫灌扶贫加速向精准滴灌脱贫转变。围绕实施五个一批”,对综改区1742户4923名困难群众建档立卡,实行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1+3(1个贫困村,1名县领导、1个县级部门、N个帮扶干部)全覆盖对口扶贫模式,安排县、镇、村党员干部1742人定点帮扶,分户落实帮
36、扶措施。在双乐乡王家堰村率先建成全县首个贫困村”乡村振兴作战指挥室,一系列图表全部上墙,真正实现挂图作战”。建立3个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和1个农村资金互助协会,互助资金总额达到78万元。在1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免费午餐计划。加快实施538人异地搬迁。建立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和先天性心脏病远程会诊平台,与中国心志愿者团队合作开展“互联网+扶贫”试点。2022年,实现2481人脱贫。产业支撑助推乡村振兴主要做法:推动粗放低效产业加速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启动综改区建设以来,县主责主建,前线指挥部靠前指挥,始终坚持把农业转型升级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聚焦支柱产业,聚力机制创新,先后引
37、进龙头企业5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70余家,连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近万亩,带动2481人致富解困。2022年核心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一、路子如何走一一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着力把握适生高效这个关键综改区地处深丘腹地,人均仅7分耕地且80%为坡台地,林地面积广但绝大多数为柏树、杂木,传统产业比重大,种养业收入极低。为加速改变这一现状,综改区一方面聘请清华大学、中国农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深入调查研究论证;另一方面组织100余名基层干部、种养殖户到省内外20余个地区考察学习,着力开拓视野,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有效破解想发展无门路的问题。一是精心论
38、证力求适生高效。结合区域气候、土壤等条件,重点发展有种植传统、有市场前景的柑橘和耐干旱、耐贫瘠,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木本油料两大主导产业。同时,适度发展草饲型养殖和水产养殖,加快提升粮油品种品质和品牌。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甜橙产业园、“油牡丹+山桐子高产高效套种示范园和藏黑猪、品牌土鸡集中养殖基地。二是合理布局确保形态适宜。确立粮油下田、经作上山、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发展思路,根据丘地断面特点布局不同建设业态,沟槽地以双低油菜和稻渔藕复合模式为主,二台地着力发展果一草一畜模式,坡顶发展坚果及其他高效林产业。三是创新模式促进融合互动。同步编制示范区总体规划和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4个专项规划及11
39、个镇乡的总规和控规,明确城镇、产业、生态三类空间布局。采取“点一线一面带动模式,以重点乡镇+示范园区,中心村+规模产业,为核心点,发展互联网+生态立体农业+乡村旅游,促进镇园融合、农旅融合、产村互动。二、基地如何建一一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紧紧扭住改革开放”这条主线道路不畅、水利薄弱,招商引资无人来;缺资金,缺技术,没有龙头带动,群众自主发展困难多、风险大。针对这些问题,综改区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统领,大力“筑巢引凤,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多种组织形式破解发展无门路、缺手段的难题。一是政府主导筑巢”。坚持项目跟着产业走,探索3322(资金用途、管理权限、实施主体三个不变,一个部门牵头、一张图纸设计、
40、一个标准验收,综改区指挥部、镇乡“双审双签”全程把控)项目整合办法,出台综改区项目推进办法,明确社会投资、群众投入等以奖代补政策31条,去年累计整合投入1.5亿元,吸纳社会投资达2.2亿余元,群众筹资达1200余万元,累计启动建设县乡道路96.7公里,建成村社道路161公里,农户自建入户道路25.6公里,完成6000余亩土地整理、田土调型,新建近百公里田间作业路和水利沟渠,为开发开放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市场主体唱戏。实行土地三权分置,定向颁发土地经营权证,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先后精心策划包装项目48个,对接企业20多家,累计引进铁骑力士集团、可士可公司、牡丰公司等龙头企业5家,培育家庭农场39
41、个、农业专合社7家,连片建成甜橙、油用牡丹、稻鸭(嫉)共育基地近万亩。积极探索丘区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模式,首批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网点20个,建成综改区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开通梓州购和云端363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额186万元,同比增长86%。探索互联网+定制农业”,引入电商企业采用企业+众筹合作模式,在红花园村整村流转土地1800余亩,建设电子商务农产品基地和康养基地。筹资300万元设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吸引和支持31名长期在外务工的群众回乡创业。三是配套改革补缺。深化与西北农大、西科大和省农科院、林科院的院企、院地合作,建立5个产业合作基地、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和专家工作站
4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平台,设立300万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发放产权抵押流转收益贷款540万元;注册5000万元成立梓信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将综改区新型经营主体全部纳入担保范围;新建3个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和1个农村资金互助协会,互助资金总额达到78万元,累计发放借款210万元,有效解决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开展政府购买水稻植保公共服务试点,作业面积8000余亩,病虫综合损失率下降2.52%,亩平直接创收92.1元。三、群众咋参与一一利益联结,共建共享,始终围绕群众增收”这个核心群众乡村振兴始终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综改区按照区域发展和精准致富双轮驱动的要求,坚持建基地先建
43、利益联结模式,有效破解龙头企业与农民争利问题,构建起群众与企业基地共建共享的良性格局。一是四方分成互惠共赢。在宋观庙村试点探索整村以土地入股甜橙种植专业合作社,专合社委托企业代建代管基地三年,盛产后基地由专合社统一经营管理,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按照1元/斤保底价回收。收益按照农户、企业、专合社和村级组织四方7111”分成。甜橙盛产期亩产可达5000斤以上,人均增收近3000元,真正实现企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入的共赢局面。二是股权量化精准扶贫。在王家堰村试点探索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将支持该村水产养殖基地的财政补助资金340万元,量化到水产专业合作社成员。整合扶贫产业周转金、社会帮扶资金53
44、万元,作为建卡贫困户集体股本投入水产养殖基地。集体股本收益的80%由建卡贫困户按人分成,20%建立致富巩固基金,解决致富后长期帮扶问题。目前,已发展泥叙养殖基地200亩、稻嫌共育基地230亩,可实现年收益300万元,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1800元。三是龙头带动种养助农。试点1+4(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土鸡养殖产业扶贫新模式,目前存栏土鸡160万只,直接带动贫困户230余户。同时,引进铁骑力士公司,推广1211生猪养殖模式,即:一栋圈、两夫妻、年出栏IoOo头、纯利润10万元以上,53户养殖户今年可户均增收10万元。四是银企合作惠民兴业。引进广汉蒲金鹅业,在石桥沟村推广公司+金融
45、+农户模式,公司鹅苗由市商业银行提供20元/只贷款为农民统一支付,剩余10元鹅苗费用在公司回收鹅蛋时统一抵扣,鹅蛋由公司按照4元/个保底回收,有效降低了农民的投入成本。目前,已率先与20户贫困户签订协议,发展青草鹅2000只,预计今年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五是产村相融旅游促收。顺应旅游消费升级新趋势,大力发展生态立体农业+乡村旅游,同步建设特色小镇、美丽新村,加快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完成景福、双乐场镇4公里街道黑化整治及绿化、亮化配套,新建1个场镇污水处理厂;出台土坯房改造奖补办法,依山就势新建荷乡果居”花香院子2个新型村庄,新、改建1028户农房,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木花窗的北民居与甜橙、油牡丹、莲藕等近万亩观光农业交相辉映,旅游观光加速成为群众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扶贫,厚植区域产业发展优势,努力为丘区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探索新路,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