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瓯海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瓯海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二0一六年五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现实基础3第一节主要成绩3第二节存在问题5第三节面临形势6第二章基本思路8第一节指导思想8第二节基本原则8第三节改革设计9第四节发展目标10第三章主要任务13第一节全力构建健康管理体系13第二节加强医疗服务综合管理17第三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改革20第四节整体推进健康产业发展22第五节引导均衡人口发展常态24第六节加速智慧医疗建设27第七节加强中西医协调大发展30第八节持续爱卫运动共享文明31第四章全面保障33第一节重点工程33(一)服务基础工程33(二)服务创新工程34(三)服务绩效工程34第一节保障机制35(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发
2、挥市场作用35(二)加强资源调控与增强规划刚性35(三)创新体制机制与提高治理能力36(四)完善卫计政策与加强内部管理36(五)大力营造政策环境与舆论环境36图1瓯海区“十三五”卫计事业重点工程布局图图2瓯海区生命健康产业布局图表3瓯海区十三五”时期卫生重点工程一览表刖百卫计事业上承国家战略,下联人民福祉。在当前和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将处于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当前在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基层为重、中西协同”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全面实施智慧医疗健康瓯海总战略,持续深化医药卫
3、生体制机制改革,稳步调整完善生育制度,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健康温州”战略,加速发展我区生命健康产业,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区域协调、运转有效、分工合作的卫计服务体系,为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城市示范区提供有力的卫计保障。我们认真组织编制了瓯海区卫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本规划在对我区卫计事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区卫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并为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城市示范区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本规划以201
4、6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是我区十三五一般规划,是未来5年我区卫计发展建设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规划编制依据:1.健康中国发展规划(2016-2020年);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3.浙江省卫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4.温州市卫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5.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章现实基础第一节主要成绩(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公立医院引进省市级医院优质资源,发展特色专科,与省、市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有力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均次费用保持零增长,完成473名全科医生的培训,区级
5、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比已达60.23%,基层医疗单位占比达到87.02%,村级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全区共到位省级基本公共卫生经费1590.83万元,拨付基本公共服务经费1590.83万元。以项目落实的数量、质量以及居民满意度作为绩效经费分配的依据,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落实,各项目成效明显。协调落实H7N9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联合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部门出动1300余人次开展市场巡查。各医疗机构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制度,规范管理,开展全方位宣传,疫情防控工作有序,疫情态势平稳。(三)计划生育导向政策全面落实。十二五期间,全区享受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
6、扶助享受人数和扶助金6261人/次,发放金额769.308万元;享受计生家庭特别扶助享受275人/次,发放金额152.28万元;享受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社会养老保险补助22235人/次,财政补助金额8189.8709万元;享受计生困难家庭幸福促进资助1088人/次,资助经费351.3万元;享受计划生育公益金1294人/次,发放金额99万元;享受生育关怀爱心助学资助112人/次,发放金额38.1万元。(四)医疗安全形势整体趋于稳定。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和“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加强电子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十二五以来全区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小于25%,住院
7、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小于60%,静脉输液率小于21机积极化解纠纷矛盾,十二五”以来,妥善处理市长热线交办单76起,未发生医疗责任事故。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检查、通报与整改机制,及时消除隐患,医疗安全得到全面保障。表1:瓯海区十二五卫计事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规划目标2015年完成情况1人均期望寿命岁7880.19完成2孕产妇死亡率1/10万100完成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1.96完成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97.7完成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7075完成6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覆盖率%9597.02完成7食品安全检测覆盖率%90100完成8每干人
8、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65完成9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人2.63完成W每千人床位数张4.46完成11居民20分钟可达医疗卫生机构比例95城市:95.83农村:92.17完成12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X88阳64完成13主要慢病社区规范管理率%60高血压65.22糖尿病67.36完成14城乡居民社区门诊就诊比例%6049.49未完成15自然增长率li6以内5完成16总和生育率1.6以内1.3完成17计划生育率%90以上92.01完成18婚前医学检查率%70以上93.47完成19孕前忧生检测率%80以上92.24完成20出生人口性别比115以下110.1完成21全员人口信息掌握率%90以上95完成第二节存
9、在问题(一)卫计人才建设亟待加强。在人员编制配置方面。疾控、妇幼、应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置不足,社区全科医生配备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全区千人床位数、医生数、护士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人才、设备、资源都还比较匮乏。基层卫生人员缺乏,全区基层预防接种人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基础建设力度尚需完善。茶山、新桥等基层卫生基础建设滞后。社会办医政策落实缓慢。医疗健康产业链急需要延伸,引导社会资本向康复、养老、养生保健、康复护理等医疗资源稀缺领域及特需医疗服务领域延伸机制尚未形成。(三)医疗资源配置尚需要加强。疾控机构建设经费不足,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水平远远
10、低于国家标准。财政补助方面基本药物的零差价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实际需求。差额拨款的分配有所限制,下不封底,上要封顶的政策不利于发挥医院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四)综合医改效应尚未凸显。“差额拨款、自求平衡的经费运行方式,导致公立医院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逐利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性发挥不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不够,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多元发展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第三节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总体来看,瓯海区卫生事业发展将站在新的起点,进入发展战略机遇期、发展方式转型期、发展水平提升期、卫生改革深化期,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
11、诸多挑战。(一)发展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落实人民福祉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以人为本,加快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卫生计生事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幸福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任务。在这个阶段,人民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对提高生活水平和卫生有了更多期待。卫生计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瓯海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二)发展方式转型期。“十三五”时期,我
12、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疾病谱转型速度加快,疾病负担不断加重。卫生服务模式必须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落实预防为主,强化基层卫生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形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维护健康”为中心的分工协作格局,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全人群的健康问题,提高人群健康素养,降低全社会的疾病负担。迫切要求转型卫生事业发展方式,向重基层,强基础,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综合效率、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的内涵式发展转型,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三)发展水平提升期。十三五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城乡居住区建设加速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逐步呈现城市化特征。提高小城镇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缩小城乡二元差距,统
13、筹发展将成为我区十三五”卫计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温州大都市建设不断推进,我区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吸引国际优质资源将成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区卫生事业发展将进一步接轨国际先进水平。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将在卫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将极大地促进卫生服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四)卫计改革深化期。“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我区卫生机制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改革任务更加艰巨,医改将逐步进入全方位、深层次改革的关键阶段,必须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14、,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创新。第二章主要工作第一节指导思想十八大以来,根据党和国家关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总体部署,沿着浙江省委“两富两美建设和温州市委健康温州,养生浙南,均衡发展,协调持续的总要求,我们把瓯海区卫计事业“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定位为: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幸福瓯海”总目标,全面实施智慧医疗健康瓯海的战略,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基层为重,中西协同”的卫生工作方针,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构建功能完善
15、、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区域协调、运转有效、分工合作的医疗卫计服务体系,为继续做好基层医疗事业改革模范、为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城市提供有力的卫计保障。第二节基本原则(一)立足制度建设。坚持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二)立足科技创新。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挥温州医疗改革试验区”效应,促进医学科技发展和卫生事业现代化。(三)立足城乡统筹。坚持城乡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重点加强郊区卫生事业发展,推动全区整体水平提升。(四)立足多元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引导社会参与,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五)立足对外开放。坚持借鉴国
16、际先进经验,促进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区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六)立足均衡发展。坚定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倡导和谐幸福健康生育观,科学引导,实现人口均衡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改革设计贯彻新时期卫计工作方针和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瓯海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计事业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幸福瓯海这一总目标,实现在发展中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更好发展。做到持续深化改革和“加快六个转型”。其中持续深化改革”就是要从局部突进式改革深化为医药、医疗、医保三医整合、综合改革、协调发展;大力改革政府主导型医疗资源配置传统,运用市场杠杆加强市场对医疗资源的配置补充
17、,鼓励政府与市场“公平竞争”;改革现有自主择医的单一模式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逐级转诊的递进式就医模式;改革药品集中采购体制,深化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一切阻碍健康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与健康服务“双轮驱动、协同发展。改革依赖行政体制的计划生育管理的固有思路和传统举措,建立社会关怀、有效监管与服务为主相结合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模式。加快六个转型就是加快推进从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从粗放式的外延扩张型发展路径向群众满意度为根本的内涵式发展路径转型;加快推进人口发展以数量控制为中心”向实现长期均衡发展转型;加快推进政府卫生治理方式从微观干预向宏观指导、依法
18、监管转型;加强医疗资源碎片化向医疗资源共享化转型;推动卫生计生管理方式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转型;从而努力提升卫计领域治理能力。第四节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十三五”卫计事业的发展总体目标设定为:到2020年,全面速成浙江省卫生强区示范城区,在全省率先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更加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提高全区人民的健康水平,人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区水平。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为支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城乡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保障全体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多层次
19、医疗卫生需求,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保持人口均衡发展,优生优育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自然,健康产业得到较快发展Q表2:瓯海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主要指标设计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健康素质1人均期望寿命岁81.5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5以下3孕产妇死亡率/10万95以下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4人口发展5总和生育率个1,66出生人口性别比1107出生缺陷发生率158免费计划生育服务覆盖率瑞95资源配置9每千人床位数张4.510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人3,511每千人护士数人3.612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人213区域范围内就诊率901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万人公共卫生医生数人3
20、服务保障15责任医生规范签约服务率%5016区域医学共享中心覆盖率%8017智慧医疗覆盖率10018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30以下(二)具体目标一一群众健康素质更高。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5岁,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8.5/10万和8.5%。以下,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省市水平,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4%。人口发展更均衡。全面二孩”政策稳妥有序实施,生育水平适度提高,总和生育率上调到1.6左右,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5%o,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0以下。免费计划生育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一一资源配置更优化。资源总量适度
21、增加,城乡区域资源配置更趋均衡。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3.5人和3.6人,争取每千人床位4.5张,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不少于2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万人公共卫生医生数不少于3名。资源利用更趋合理,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区属范围内就诊率达90%o-服务保障更有力。政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筹资渠道更加多元,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卫生总投入占全区财政支出5%以上(不包括新农合医保资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下降到30%以下。责任医生规范签约服务率达到50%,区域医学共享中心覆盖率达到80%,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人口健康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智慧医疗覆盖率达到100%。第三章
22、主要任务为实现我区十三五”卫计事业发展目标,重点要推进落实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任务:第一节全力构建健康管理体系:加强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工作,有效落实预防为主、主动干预的卫计工作策略,推进卫生强区建设,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一)健全分级诊疗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区级医院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标准。制订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疾病诊疗目录,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逐级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探索推进递进式就医模式。建立由区域医疗中心及中心镇、一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
23、室组成的区域金字塔”型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强化区域医疗中心的基础设施、龙头学科、全科、专科、中医优势病种、骨干医师培养等力度。强化中心镇区域地段分中心,强化特色科室建设,重点加强急诊抢救、住院服务、中医药、医疗康复等,具备一、二级手术能力。筑牢一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守门人”作用,通过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创建、设备配置、特色科室建设、基层适宜技术推广、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等举措,切实承担起常见病、慢性病、康复和疾病防控、健康促进、转诊等功能。健全分级诊疗运行机制。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突破口,通过结对帮扶、多点执业、签约服务、医保调节等手段,
24、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至2020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占门急诊总量比例达到60%以上。规范双向转诊业务流程,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上级医院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引导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构建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大力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管理模式。研究建立以区级医院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单位,村卫生室为协作单位的全区大医疗联合体。以区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派出机构,推进医疗资源纵深整合,实现全区资源上下联动配置。探索区大医疗联合体在专科对口扶持、业务技术指导、人才流动与培训、信息互认共享、双向转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紧密合作机
25、制,促进分级诊疗运行机制有序运行。(二)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保障优质医疗服务供给。构建现代医院管理体系。推进区级医院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实施院长聘任制,加快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实施目标管理,创新编制改革深化用人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全面推行公立医院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工资总额以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坚持医院公益性基本定位。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配备使用规定,继续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控制抗生素滥用
26、,继续落实处方点评制度,推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完善财政补助制度,保障财政资金投入,探索推行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强化医疗服务品质。实施医疗服务转型战略。积极提升医院管理模式,到2020年整体推进5家医院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1家医院取得区级人民政府质量奖,逐步引导医院按照现代管理模式运营;推广先诊疗后结算”就医模式,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建立起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联动预约挂号、预约床位及绿色转诊通道,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针对十二五时期区外转出率较高的病种,强化建设相关临床和辅助科室。(三)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夯实基
27、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标准化建设与上等创强。合理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人员配备、服务功能等标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尚未达到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标准的基层卫生机构实施医疗设备的填平补齐和升级换代。推进全科医生和签约服务。与相关机构联合设立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基地,加大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严格乡村医生执业准入和教育培训,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完善签约服务工作机制,提升签约服务能力。鼓励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与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等开展签约服务。加强基层流动机制建设。加快建立多点执业制度,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多点执业的,给予政策支持。依托帮扶结对或医联体,建立医务人员流动机
28、制。继续实施上派下挂,解决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和基层服务能力偏弱的问题。转变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模式。建立健全主动上门服务、进村入户随访制度,上门巡诊服务,到2020年全区全面实行巡诊服务,为实行居家养老提供医疗支撑。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定期开展卫生下乡巡诊活动,缓解偏远盲点地区群众缺医少药难题。引导中心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Wi丁健康管理体系7.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J度厂2.5家医院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区三医,区二医等;3.2020年全区全面实施巡诊服务;4.建立分级诊疗体系;5.建立医疗联合体;6.预约挂号,绿色服务;7.全科
29、医生签约服务;8.多点执业制度;第二节构建公卫综合服务体系:继续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做好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治工作,不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水平。(一)促进公卫服务均衡,强化居民健康教育。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细化、优化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规范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突出档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全面落实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全部实施实时查询制度。至2020年,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95%以上。加大对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保障力度,强化妇幼保健、老年人健康体检,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
30、范化管理,适龄儿童预防接种,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体检,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享水平。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工作。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以家庭、学校、企业和公共场所为重点,开展重大传染性、精神疾病心理健康、药物使用、健康饮食等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疾病防范意识。利用网络、APP、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创新健康教育。发挥基层卫计工作者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中的积极作用。(二)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加强疾病防治能力建设,完善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全民参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至2020年,区级疾病
31、预防控制机构的基础设施、设备配备等达到国家规定的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能力建设和业务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强化疾病监测预警、评估,建立健全综合防治机制,继续加大霍乱、艾滋病、结核病、乙肝、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lNl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力度,确保不出现因控制不力而发生疫情扩散流行,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强化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医防整合规范化医院为抓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联动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防控网络。加大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强化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的主动筛查工作。加强“健康自助检测点”建设,推广慢性病自
32、助管理模式。加强职业病体检工作,完善重点职业病监测预警,规范劳动者职业卫生防护和职业健康检查。(三)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持续健全医疗救助体系。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建立全区院前急救共享体系。加快建立120急救分站,构建中心+分站的120院前急救体系。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中的医疗救援能力,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等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与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跨部门应急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重点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并逐步将低收入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建立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33、,主动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救助,将救助关口前移,做到应救尽救。加强医疗救助与相关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四)推进妇幼健康工作,保障妇女幼儿健康。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整合。依托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提升妇幼保健技术服务水平,保障母婴安康。构建合理有序的孕产妇、儿童健康分级服务及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由基层镇(街道)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建册、各级医疗机构共同承担产前检查的新型工作模式。提供优质妇幼健康服务。加大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经费投入,推进国家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城乡居民全覆盖,至2020年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5
34、%以上。完善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监督协管,公共卫生区域的监管,加强卫生计生监督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在区级卫生监督机构为主体,乡镇(街道)卫生监督派出机构为基础上,巩固和规范基层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建设,推进卫生监督协管示范点创建。全面加强集公共卫生、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于一体的综合监督执法,完善卫生执法稽查制度,提升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效能,取得卫生行政许可的监管对象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建设。完善区卫生应急体系和预警、监测和报告信息网络体系,提高预案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形成覆盖全区、上下联动,集信
35、息收集、指挥调度、综合协调、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相结合的物资储备机制。重点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突发中毒事件、自然灾害、突发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等紧急医疗救援等专业应急突击力量建设。WiT医院服务综合管理彳.居良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至5%以上,实施全面开放;2.建立完善120急救服务体系;3.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5%;4.慢性病管理创建国家示范区建设;5.公共卫生服务包模式;6.区域医疗能力提升行动:打造区级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打造区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家;各镇街设置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1所;第三节持续
36、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探索现代医药卫生体制是卫计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持续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整体推动全区卫计事业。(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医药卫生运行机制。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等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优先发展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公立医院和社会力量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提升社会办医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医疗集团,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个体诊所,鼓励探索医疗机构连锁经营。创建多元办医示范区,基本形成功能互补、规范有序、持续发展的社会办医体系。增强社会办医发展活力,创新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模式和用人机制,落实社会办医在投融资、土地、
37、医保、财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大型医用配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强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支付调控和监管作用,有效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机制,建立科学补偿机制,使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明显减低,群众对医改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二)完善新型公卫服务体系,转变卫计事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遴选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完善服务项目。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优化体检项目,完善筹资机制,强化健康综合管理和
38、居民参与度。扎实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力度。积极推行区级公共卫生团队指导服务社区、基层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指导、零距离服务模式。积极开展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建立流动人口健康监测机制,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卫生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机制,强化与服务数量、质量和满意度挂钩的考核评价,提高资金使用和服务绩效。专栏3:医药卫生改革丁区域内就诊比例送到9磁上;一2.基层卫生机构就诊人次比例达到65%以上;3.卫生行政许可的监管对象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第四节整体推进健康产业发展:瞄准一流,放眼国际,高标准规划建
39、设“温州生命健康小镇”,精细化打造“温州潘桥医疗总部物流园”,综合利用瓯海优质医疗资源,精心织造生命健康产业链,有效驱动健康产业,扩大养生休闲业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需求。(一)扩大瓯海特色医疗影响,实现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推进发展健康医疗产业。依托我区区位优势,推进“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健康产业发展模式,以引进、集聚和培育健康企业为重点,以疗养为特色,打造医疗服务集聚区,推动开展老年护理、心理咨询、营养咨询、口腔保健、康复、健康体检与管理等服务。加快引进具备品牌特色、专科优势的社会医疗机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在高端医疗、健康体检、护理康复、中医保健、健康管理等领域做大做强。推
40、广中医药保健。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的特色优势,探索构建“区中西结合医院建设,强化对中医重点学科、特色专科的投入。加快构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进步提升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提升中医药在我区特色医疗体系中的发展水平。(二)大力加快医养结合进程,探索养老养生协同发展。构建医养结合智能化居家养老医疗支撑体系,实现全区养老医疗的全覆盖。大力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培育区养生保健辐射圈,强化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合作共享,提高医养结合护理机构数量。借助现有医疗优势,加强医疗卫生对养老产业的支撑作用,建立
41、健全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康复疗养等养老机构的转诊与协作机制,探索构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养老护理培训等工作。统筹发展社区、农村医养服务,探索以政府购买医疗服务等形式开发医养服务,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高龄、失能老人。不断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等服务能力。到2020年培育3个区养生保健辐射圈,医养结合护理机构达到1家,老年护理机构1家,发展健康养生服务业。建立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养护一体化的健康服务业。发挥山区丘陵湿地生态优势,结合高端养生和湿地文化要素,规划建设一批健康
42、医养旅游区,引进发展一批集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养生养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养项目。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需求,积极开发中医药养生等特色医养产品。到2020年建成4个健康医养旅游区。(三)积极倡导休闲运动方式,发展健体康体健康服务。培育发展健体康体产业。依托我区丰富的山区丘陵湿地资源,围绕生态建设,发展时尚运动等健康主题项目,积极发展徒步、露营、单车、划艇、越野跑、攀岩、越野技能和山区丘陵车等户外运动,加快推进全国知名户外健身运动基地建设,积极营造全民健体的良好氛围。强化运动知识宣传普及。组织开展各类宣教活动,通过讲座、现场演练、发放手册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居民和运动爱好者有关运动健康知识的宣传
43、与教育,特别是气象地理知识、运动装备安全、突发事故紧急处理等方面的急救医疗常识,增强安全意识与应急救助能力。专栏4:健康产亚爱展1.到2020年培育3个(三崖、茶山、丽番仙岩)区养生保健辐射圈。2.生命健康小镇。3.温州潘桥医疗总部物流园。4.医养结合护理机构达到1家,老年护理机构1家。5.建成4个(泽雅、茶山、三坤、仙岩、生命健康小镇)健康医养旅游区。6.建成4个(泽雅、罗山、三洋、郭溪、生命健康小镇)运动休闲基地。7.和平国际医院康宁300张床位8护理人员培养培训人。第五节引导均衡人口发展常态:推动计生工作从重人口数量控制向重人口质量调控、素质提升、结构完善转型,有效防范出生缺陷和性别比失
44、衡(一)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稳定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力量,健全乡镇(街道)卫生计生办公室,按常住人口比例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妥善解决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员的报酬待遇、养老保障等问题。完善和增强乡村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职能,统筹乡镇(街道)卫生计生资源,逐步建立集生育登记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幼卫生保健、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公共卫生计生宣教咨询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严格依法行政,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依法依规查处政策外多孩生育。健全县乡村出生监测网络,建立健全出生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把握出生人口动态。注重优生优育优教知识传播,目标人群优生优育优教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充分发挥计划生育
45、协会的生力军作用,切实加强县、乡级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和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级计生协组织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发展、青春健康促进等生育关怀行动公益品牌。(二)大力完善人口服务体系。积极应对国家人口新政,稳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前后期社会承受医疗资源配置,做好政策的衔接。加强生殖健康、妇幼健康、托儿所幼儿园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要帮助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要便民、利民,做好服务工作,力求惠民生、利长远、合民心、顺民意。(三)主动细致引导生育政策。很多家庭已经遵循生命周期规律进入了新的时代,政策需要与时俱进,发展成果要反哺这些家庭,特别是失独家庭,以社会福利制度济人口生育政策。积极构建家庭友好的人口政策和社
46、会政策体系,预防、控制和减少独生子女风险家庭,及时调整生育政策;要关怀、服务和保障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继续推进幸福家庭活动,加大对已经执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尤其是特殊困难家庭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关怀力度,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幸福和谐。(四)大力提升出生人口素质。确立优生优育幼教三幼服务中心,实施三级”干预工程,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重点抓好一级预防,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和免费生殖健康体检等政策,做好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服务,加大婚前医学检查的宣传力度,强化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开展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开展婚前和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加强优生咨询、指导和服务,促进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积极深化二、三级预防,提高产前筛查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听力筛查率。(五)促进出生人口性别均衡。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强对已经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利益的保护,优先解决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养老、照护等现实问题。为女孩家庭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落实全过程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孕产期全过程管理服务,加强引流产管理。建立数据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及时掌握孕情,从源头上防范两非”行为。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实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加强部门协作,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重点督导;加强区域协作,建立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