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0077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XX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XX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XX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XX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一村一品调研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村一品”调研报告展美白产业的调研报告2012年5月12日为了更好的了解一村一品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关注感受一村一品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并进一步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特此利用假期时间,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通过走访部分农户,对本人所在的龙门镇观山村一村一品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现将汇报如下:一、一村一品的定义及发展背景所谓的一村一品就是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和优势,集中力量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手段。上世纪70年代,日本大分县率先推行一村一品运动,振兴了农村经济,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成功典范。陕西是全国一村一品发展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做得最好

2、的省份之一。2007年省政府更是提出了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即在XX省选择100O个村进行示范,辐射带动IoOOO个村的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二、基本情况与产业现状1、地理位置:在镇政府驻地西南L7公里处,海拔115米。古称下园和观兰山。村委会设在观山,辖5个自然村:观兰山、溪州尾、后井、土楼角、福地厝。观山村东至龙门,西至湖山,南至翠坑,北到金狮。2、人口与土地面积。观山村共分11个小组,共有人口3165人,面积5平方公里,农田760亩,森林1640亩。3、近年情况。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民与时俱进,争先发展,乡村村组水泥路全部铺通,田间道路宽广畅通,降低了村民

3、劳动强度,提高了村民劳动效率。人畜饮水基本解决,电话、电器基本普及,医疗卫生设施齐备,医保、农保平均达到90%以上,村委办工条件趋于现代化,村民收入逐年提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种植也主要以水稻为主,种植面积约为700亩,亩产750斤左右。多年以来村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2000元左右。从2005年开始全村采用统一规划、分户种殖的模式,大力发展美白种植产业,截止2011年,现有120户500余人从事菱白种植,村农民人均收入也达到了3500兀左右三、主要经验1、必须选准一个切合实际的产业。观山村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元增长到3500元,关键在于寻找到了一个能快速增加农

4、民收入的产业一菱白种殖产业。2、必须有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该村“两委“班子团结有力,在美白产业的发展上十年如一日,一张蓝图绘到底,把英白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总抓手。3、互帮互助,良性发展。俗话说,同行使对手。然而观山村的广大农户亲如一家,自发成立“菱白种植协会”共同交流切磋,氛围融洽,相互帮扶,增进了感情。大家抱成一团,资源共享,共同致富。全村菱白种植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三、一村一品发展存在问题1、是市场信息不灵,盲目生产多,产业效率低而不稳。2、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投入很少,只能用作工作奖励,不能保障产业发展。3、是农业技术服务跟

5、不上,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从目前的一村一品项目上看,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水平,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4、是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一村一品发展,信用贷款难度大,对一些很好的项目心有余而力不足。5、合作组织未发挥作用。限于政策、人才、组织化等方面的原因,该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产业化组织在产销连接、信息服务、利益协调中的主体作用还不明显。四、一村一品发展建议1、积极加强调控。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利益中间流失大,生产者得到的收益,而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能力有限,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

6、手段,不断健全市场体系。2、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要继续把发展美白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将美白产业持之以恒的抓下去。3、打造强势品牌,提升竞争能力。要立足资源优势,开展品牌创建,尽快注册自已的品牌,努力打造名优产品。同时,要向农民宣传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标准化技术规程,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4、健全服务机制,拓展发展空间。一要强化科技支撑。整合现有的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加大科技推广培训力度,满足农民群众发展美白产业的技术服务需求。二要加强村组干部和农民培训,提高发展美白产业的能力和水平。三要积极争取项目资

7、金,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第二篇:“一村一品”发展调研报告*县“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县把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突破口,以发挥资源、传统和区位优势为前提,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一村一

8、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5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3%,其中“一村一品”示范村18个。全县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4大类35个,其中食用菌17个,蔬菜种植6个,小杂粮种植2个,畜牧业9个,林果业4个,农产品加工2个,民间工艺及观光农业4个。2010年,全县“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9952万元,从业人员20446人,主导产业人均收入1达6422元。(一)主导产业日益凸显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全县18个示范村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优质杂粮、绿色蔬菜、食用菌、林畜产品、剪纸文化五大特色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12家,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合作社62个,带动2.

9、4万户农户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由种养业为主向特色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的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向产业化经营、社会服务转变。全县“一村一品”向纵深方向发展。(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随着示范村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示范村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0年,全县18个示范村特色产业经营收入达6386万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6238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39元。农民收入的增加,示范村农民在良种的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改变,示范村农民的科技素质得到提高。(三)特色产业链不断延伸按照“一个产业、

10、一个龙头、一个链条”的思路,建基地、强龙头、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龙头、基地、农户有效连接起来,围绕优势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开发、加工、销售等后续产业不断延伸,形成了食用菌生产加工、林畜产品加工、小杂粮加工等产业链,这些产业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拓展了生产经营领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四)经营逐步走向产业化全县立足五大特色产业优势,扶持壮大了一批新兴企业。全县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各类合作经济组织359个,其中6家企业被确定为市级“513”工程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合作社连农户等多种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市场拉

11、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非农三产型等多种“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进程。二、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是搞好“一村一品”工作的关键为加强对“一村一品”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农委主任为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了县农委,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事务。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定人员,专职负责此项工作,为全县“一村一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科学规划是引领“一村一品”正确发展的方向我县“一村一品”工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培育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方向

12、,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产业经营为目标,着力培育食用菌、小杂粮、蔬菜、林畜产品等特色产业。为了提升五大主导产业,促进“一村一品”发展,结合实际,制定了*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2010年一一2015年),“一村一品”示范村及专业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短期发展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三)突出重点是确保有限资金捆绑使用的重要举措“一村一品”项目资金对农村产业化发展仅仅是杯水车薪,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对于启动好、引导好和实施好项目至关重要。因此,我县将“一村一品”项目纳入农村产业化考核目标,对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镇*村按照“项目不变,集中使用资金”

13、的原则,围绕抓好“一村一品”示范工作,在全村重点推进食用菌种植产业,积极试验示范,大胆尝试新技术,仅集中制菌种和菌袋生产,就为大棚户增收不少。2010年,全村食用菌年产值302万元,主导产业人均收入达6315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四)搞好各类适用技术培训是优化服务的集中体现在推进“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全县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培养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一村一品”优秀技术骨干。组织村负责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经纪人和种养大户参观考察“一村一品”典型,学习借鉴山东的生产经营管理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思路,提高“一村一品

14、”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县农委、扶贫办加强了对“一村一品”示范村及专业村农民的技术培训,为发展“一村一品”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一村一品”项目高端起步奠定了工作基础。各乡镇农技站围绕“一村一品”,制定服务措施,强化服务职能。每个示范村都有一名包扶领导和一名专职技术干部,做到包扶到村,技术服务到户,确保“一村一品”顺利实施。三、存在问题我县在推进“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一是群众思想观念守旧,认识不到位。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许多群众惧怕风险,存在求稳心理,思想不够解放,参与“一村一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千家万户的

15、农民没有完全融入“一村一品”建设的整体,导致部分村的“一村一品”建设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二是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田水利基础条件较差,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欠账较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降雨丰沛、农业丰收,降雨少,则农业减产,土地流转慢,不利于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三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低。我县龙头企业与先进地区相比,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满天星斗,不见月亮”,作坊式的企业多,规模化、集约化的企业相对较少;粗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循环项目少。我县最大的资源是农产品资源,农产品精

16、深加工相对滞后,与农业大县地位极不相称,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四是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品牌意识不强。“一村一品”发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农民群众的质量品牌意识还不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和必然选择。从目前形成的专业村看,无论是主导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还是农产品“三品”质量认证水平,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五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县矿产资源少,工业企业较少,社会投资渠道少,在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上,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金融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因企业及农户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不能保障

17、产业发展,资金仍是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瓶颈。四、发展建议一是把发展一村一品真正放在“三农”工作重要位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合力抓,形成各级联动,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二是省、市要加大对一村一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项目,增加资金投入,信贷部门要加大对一村一品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做到申请一笔,信贷一笔,见效一笔。三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一村一品示范村、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准备一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洽谈,力争引进一批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实业型企业来我县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四是积极加强调控。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

18、利益中间流失大,生产者得到的收益,而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能力有限,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不断健全市场体系。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日第三篇:西迎南风村一村一品调研报告厚积薄发在那绿色的小山村马峪乡西迎南风村“一村一品”调研报告近年来,XX县区马峪乡西迎南风村把发展葡萄种植、葡萄采摘和休闲观光旅游作为该村“一村一品”的主攻方向,依托地理优势和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一、基本情况西迎南风村位于XX县区马峪乡西白石沟中段的葡萄主产区,距县城6公里,全村有IlO户,30

19、0余人口,葡萄种植面积达IoOO余亩,主要经济来源为葡果种植,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12700元。马峪乡是清徐葡萄的主产区,依山面川,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101平方公里,葡萄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素有“葡萄之乡”美称。以马峪为主产区的清徐葡萄早在解放初期就同新疆吐鲁番、河北宣化、安徽XX县区被列为全国四大葡萄产区。西迎南风村处于马峪乡葡萄种植的核心区域,尤其葡峰山庄一带,地处东经11lo30112o30,北纬37。38o,属于全球葡萄生长的黄金纬度带。马峪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有着深厚的葡萄文化底蕴。历史上当地群众中就流传有“马峪有葡萄,相传至汉朝”的说法。西迎南风村

20、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总数2577小时,日照率达到58%,无霜期达118天,年平均降水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0,符合葡萄生产所需的水分、光照。二、几点做法1、政府引导,科学规划马峪乡党委、政府将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在西迎南风村大力扶持葡萄种植产业,及时制定了马峪乡发展都市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实施意见、马峪乡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奖励办法等方案。对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尤其是发展“一村一品”方面成绩显著的村和个人给予重奖。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带领下,西迎南风村的葡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亩,年产优质葡萄300多万公斤。马峪乡

21、政府通过组织协调、整合资源、集体规划,积极为西迎南风村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引进新技术等方面申报项目、资金倾斜,让农民实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实惠。仅2011年清徐葡萄采摘节接待游客24万人次,直接带动葡萄销售达300余万斤,比上年增长11%;“农家乐”接待人次达到4.5万人次,同比增长10%。直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3300元,同时拉动了周边葡萄种植户的收入。西迎南风村“一村一品”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旅游、餐饮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局面。2、科技支撑,加强培训尽管西迎南风村有着悠久的葡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种植经验,但仍然属于经验种植和“老天”配合,在新品种技

22、术和日常管理上存在不足。乡生态办、农科站、村委会等部门积极联系市、县科技局、农委、果树所等部门,指导群众实行精细化生产管理,采用生物技术控制病虫害,推广“葡萄套袋”、避雨栽培等生产技术。同时,根据葡萄生长的不通阶段定期聘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技术传授,确保了西迎南风村葡萄真正优质、安全、营养丰富的产品。今年上半年,由大学生村官、西迎南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建赞创办的XX县区葡峰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村民举办了七期葡萄栽培技术培训班和两期农家乐培训班。3、鼓励专业合作社,推动产业化经营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干部、专业大户、种植能手、农村经纪人创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西迎南风村在大学生村官任建

23、赞的带领下创办了“西迎南风村葡萄协会”,把管理延伸到葡萄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通过会员的形成扩大了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在第九届村委换届中,我乡大学生村官任建赞被高票选举为西迎南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就积极领办“XX县区葡峰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该社已发展社员IlO户,基本覆盖葡峰山庄所有葡萄种植大户,辐射带动葡峰山庄周边8个葡萄种植村100O余农户。合作社围绕“发展高优农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大学生村官抱团创业,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为主题,以“服务客户,富民兴村”为宗旨,成功创建“葡峰山庄景区+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合作社+

24、农户”的种植新模式,注册了“葡峰老农”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格局,形成葡萄山庄优势产业带。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业基础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西迎南风村属于山区村,葡萄种植地都是通过人工修整的山坡、半山坡,水利设施不完善,仍然属于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葡萄储存技术落后,一方面很难满足城市人群的购买需求,另一方面存储量很少,大多农户不得不在入冬前低价出售。2、专业化程度不够,缺乏后劲。虽然通过举办“采摘月”等活动,西迎南风村“葡峰老农”品牌初步形成。但是一方面受葡萄生长期限制,采摘活动和农家乐存在很大的季节局限性;另一方面“采摘月”

25、活动基本靠乡政府来统一安排实施,本身并不专业,农家乐也没有统一的机构或公司来经营,农户各家接待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管理和有序的经营环境,影响了未来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其次,基础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到接待能力和接待质量,旅游经济发展后劲不足。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质量品牌意识不强。葡萄标准化生产滞后,农民群众品牌意识不强,农户都采取散户零星种植,集约化程度不高,离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包装粗糙,目前除日前合作社外没有属于自己的包装盒;销售方向也只大多针对集贸市场、水果批发商,很少能进入超市等高端市场。四、思路对策1、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抓好招商引资,通过政府引导和政

26、策、项目、资金的扶持,引进和培育有经验的企业进行投资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及参观景点、休闲场所的建设,对西迎南风村的葡萄采摘和农家乐旅游进行统一策划、品牌营销、规范管理。积极与旅游公司、电视台等媒体提档次和对外知名度。加快山西费尔蒙酒庄高档葡萄酒建设项目,推动山西葡萄酒有限公司、野泉酒业等本土企业项目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延长葡萄加工链条。2、优化旅游环境,打造西边山生态旅游区。一方面以葡峰山庄为核心,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生态长廊、露天演艺厅、葡萄示范园、拓宽停车场等工程,提高接待能力。另一方面建设中国葡萄博览园和葡萄酒堡等标志性项目,提高旅游档次,逐步实现葡峰山庄由普通假日旅游向商务接待延

27、生,由季节性度假向长期休闲拓展。其次,打造精品线路,将周边的香岩寺、狐突庙等10余处文物古迹连成一片,形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和休假度假的完美组合。3、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合作社、协会等团体向农民传授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标准化技术规程,提高葡萄品质。在龙眼葡萄原产地认证的基础上,为西迎南风葡萄进行商标注册,努力打造成国家级、省级名优农副产品。产品逐渐由农贸市场向超市拓展,葡萄销售逐步实现量到质的转变。利用各种媒体,多种形式宣传推介葡峰山庄乡村假日文化旅游,提升知名度。4、加强组织领导。县、乡、村三级联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宣传工作力度,特别是注重宣传优秀典型,使“一村一品”深入人心,让群

28、众了解、理解、主动参与并确实从中得到实惠,营造“一村一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马峪乡刘俊杰第四篇:XX县区一村一品发展调研报告综述关于对XX县区南部山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工作的调研报告泽州代表团第四小组:赵晓霞调研时间:2013年5月30日调研地点:XX县区南部山区(晋庙铺镇、山河镇)参加人员:泽州代表团第四小组成员:王文霞,唐克,张存太,赵晓霞,尹粉红。调研内容:根据市人大的统一安排,在市人大孔主任的带领下,在XX县区人大的组织下,我们泽州代表团第四、五小组代表,在2013年5月30日,对XX县区南部山区的“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在主要针对晋庙铺镇的“一村一品

29、”,“一县一业”工作调研情况作一简单汇报:一、基本情况1、“一村一品”情况(1)发展格局晋庙铺镇自2011年以来,在“一村一品”建设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群众增收为目标,按照“一村一品一社”的思路,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大力扶持农牧专业合作发展,基本形成了“四位一体”发展格局,具体为:一是以黑石岭、小口、石槽、大池头等村为代表,致力于打造万亩山楂园、核桃树基地的特色种植村;二是以拦车、韩家庄、晋庙河、伏堂街等村为代表,致力于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的规模养殖村;三是以范谷坨、大山河、天井关等村为代表,致力于形成集旅游观光、避暑消夏、休闲采摘于一体的观光休闲村;四是以山尖、

30、草地铺等村为代表,致力于巩固运输优势、融入中原物流的现代物流村。(2)、建设成果2011年,大山河、石槽创建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在2012年,拦车、山尖加入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行列,黑石岭村创建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沙石堡、晋庙铺、小口、韩家庄等8个村成为县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今年,晋庙铺镇将继续努力创建包括晋庙铺、小口2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3)、合作社发展情况合作社是“一村一品”的基本组织形式,近年来,晋庙铺镇不断推动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黑石岭村成立的“百花谷农牧专业合作社”,已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发展山楂1300余木,2万只蛋鸡养殖基地正在建设中,已解决剩余劳

31、动力40余人。石槽村成立的“孔子回车农业专业合作社”,已有入社农户102户,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发展核桃树400余亩(目标为IOoo亩),种植小杂粮100余亩,已解决剩余劳动力50多人,2012年实现收入7万元。拦车村成立的“天煌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投入资金70余万元,建设生猪、土鸡养殖基地。现存栏生猪500多头,土鸡散养8000余只,解决劳动力20余人。2012年实现收入近20万元。山尖村成立的“晋鸿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投入资金10万余元,发展核桃树200余亩,解决劳动力30余人。目前,全镇共有各种专业合作社33个,以发展核桃树4222亩,山楂树5010亩,连翘3000亩,苹果树265亩,

32、梨树250亩,桃树20亩,大田蔬菜550亩,蚕桑850亩;发展张虎街、大池头、拦车等养猪场27个,生猪存栏10050头,出栏13000头;发展晋庙河、伏堂街等村养羊户33户,羊存栏3000只;发展黑石岭、南李家庄等村禽类养殖场3个,鸡1万只,鹅110只;发展石盆河、化布施等村养蜂户7户,蜂600箱,年产蜂蜜2万斤。(4) “一村一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a、认识不足,思想不够解放。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许多群众惧怕风险,存在求稳心理,思想不够解放;一些基层干部观念陈旧,怕担责任,对当地资源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重视挖掘不够,对发展“一村一品”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的关联度认识不清,工作缺乏创

33、新意识,千家万户的农民没有完全融入“一村一品”建设的整体,导致部分村的“一村一品”建设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制约了“一村一品”工作的健康发展。b、是抵御突发性风险能力差。比如。开年后,禽流感爆发,晋庙铺的土鸡散养受到严重打击,土鸡蛋无人问津,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还有,在4月19日,晋庙铺镇遭受雨雪冰冻灾害,致使大范围的核桃树受到严重冻伤,损失很大.c、是经济效应不明显,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种植果树生长慢、周期长,短期无任何经济效益,而且误工多,造成群众不愿参与。d、是资金缺口大。比如在发展规模种养殖上,前期开发需要大量投资,后期维护也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缺口很大。e、是是品牌知

34、名度不高。虽然大山河的绿色无污染蔬菜,石槽的金石小米,拦车的土鸡蛋等都有着很好的口碑,但和南岭黄梨、鲁村小米、巴公大葱等兄弟乡镇品牌相比,劣势明显。2、“一县一业”情况生猪养殖是XX县区发展“一县一业”的载体,2012年,晋庙铺镇在生猪养殖上实现重大突破,成功引进泽州雨润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的落户开工,这对推进晋庙铺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该项目已投资L25亿元,完成了饲料仓库、办公场所、功能区的主体工程建设。(1)全镇生猪养殖现状晋庙铺镇现有养猪户33户,其中,标准化养猪场1个,规模化养猪场2个,小型养猪场27个,散养户2个,共存栏1

35、0050头,能繁育母猪455头,2012年共出栏13000头,无害化处理150头。(2)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情况a、雨润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2011年12月份成功签约,2012年10月份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2.5亿元,占地360亩。b、利农专业养殖合作社。2002年建成投产,占地4500平方米,猪舍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现存3000余头,年可实现产值30万元,同时,可解决劳动就业20个。(3)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晋庙铺镇畜牧兽医站共有职工4人,村级动物防疫员20人,每年春、秋两季集中为全镇养殖户防疫注射(常年补针)、消毒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服务,2012年共防疫注射23050头(只),消毒面积

36、达1万平方米左右,发放宣传资料IOoO余份,为养殖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受到了养殖户的普遍好评。(4)加工销售体系建设情况全镇共有2户卖肉摊点,都在晋庙铺村,主要经营猪肉销售。2个买肉点都有动物卫生防疫合格证和营业执照,属合法的卖肉摊点。(5) “一县一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a、是发展环境欠缺。比如,由于晋庙铺镇属缺水乡镇,供水不足的难题已成为制约生猪养殖业做大做强的最大瓶颈所在.b、是市场风险较高。目前,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猪肉价格将走低,但饲养成本居高不下,养殖户难以有较好的收益。c、是规模较小,融资困难。由于规模小,再加上市场风险高,回报周期长,银行和信用社不愿意也不敢大量贷款,养殖户难以

37、融资扩大规模。d、是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门槛不断提高。从2013年起,要求养殖户养殖占地必须达到3亩以上,而且在土地审批和环保办理上,难度大、费用高,小养殖户难以承受,只能自生自灭。e、是政策没有连续性。比如说政府只免费提供树苗,至于后期的管理费用和果实的销售问题无人问津。有些种植户短期内收不到效益,或者找不到果实的销路就只好半路夭折。二、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的几点建议通过对XX县区南部山区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的调研,针对晋庙铺镇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的发展情况对XX县区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1、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38、,落实工作责任。解决应该抓、必须抓、务实抓“一村一品”、“一县一业”问题。要进一步深化“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的认识,形成从上到下,各级各部门同心协力抓“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思想认识;建立健全“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组织保障体系,充实“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发展办公室,加强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高效决策,科学调度,精心实施;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关键是工作落实,过硬和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是发展和实现“一村

39、一品”、“一县一业”的必备措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要攥在一把手手中,确定的分管领导和人员一定要到岗到位的工作。制定、出台严格的考核奖惩激励政策,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列入乡镇和部门年度考核范围,作为干部提拔、任免、享受待遇的主要依据,在各产业各乡镇之间开展定期的评比活动,并对结果进行通报督察。2、宣传发动,典型示范。加强宣传工作力度,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深入人心,让群众了解“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理解“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主动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着力营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对已经形

40、成“一村一品”的产业要进一步培育壮大,重点抓好山楂树和核桃树等种植业以及生猪养殖示范村建设。通过资金、项目、技术集中投入和帮扶指导,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竞争力的示范村、示范乡镇,定期召开“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现场交流会,通过总结交流,从中发现好的典型,推广好的做法,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并对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进行大力宣传。3、增加投入,强化扶持,加快发展。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县财政调整优化支农支出结构,把重心向“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上倾斜,通过对“一村一品”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品牌培育、市场

41、开拓、农民培训等扶持,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创业精神,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提高“一村一品”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三是增加金融资金投入。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金融机构,把支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作为支农突出重点,增加投放额度,适度降低门槛。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4、优化发展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借助外部力量推进。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宽松的投资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安全的社会环境,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借助外力,为我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输入动力。利用我

42、县已搭建的招商引资平台,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精心准备一批果树种植业、生猪养殖业等“一村一品”招商项目,进行推介洽谈。5、建全“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服务体系。解决“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健康发展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市场、信息、技术、人才、金融等服务体系,依托完善的体系支撑,确保“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作步入健康道路。目前要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民。一是整合现有的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使各产业都有与之对应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人员。二是加大乡土技术人才培训力度,满足农民群众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技术服务需求。三是加强村组干部和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实施“一村一品”、“一县

43、一业”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等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提升“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科技含量。要健全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信息服务站和“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信息平台建设,着力解决信息站、信息平台有效运营问题,让群众得到真正、有效的信息和技术;通过,能人大户带动,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等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6、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实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的新突破。壮大龙头企业是“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当前,XX县区的“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在抓好产业建

44、设的同时,要在继续强力扶持省市级龙头企业的基础上,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把我县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低廉的劳动力,良好的区位条件,策划、整合成一批投资回报率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吸引外来人才、资金、技术来我县兴办农业企业,开发农业资源。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示范区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产业链。让龙头企业带领千家万户闯市场,抵御市场风险,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推动我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程的跨越式发展。第五篇:XX县区一村一品发展调研报告范文XX县区一村一品发展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XX县区辖11镇3乡,1

45、44个行政村,耕地53万亩,人口46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农户9.9万户。境内水利条件较好,地势平坦,耕地肥沃,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XX省苹果、软猴桃、辣椒、秦川牛基地县及全国食品工业强县。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7L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L3亿元,第二产业42.4亿元,第三产业18.21亿元,农业总产值19.1亿元,其中牧业总产值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2o据调查统计,到2008年底全县144个行政村中,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32个,其中蔬菜类专业村5个,瓜果业类专业村12个,畜禽养殖类专业村5个,粮油生产类专业村3个,农产品加工类专业村4个,民俗旅游接待

46、1个,非农产业2个。2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和10个达标推进村特色产业经营收入达25.44亿元,主导产业经营收入达到19.63亿元,示范村农民纯收入达到4440元较上年增长38%,从事主导产业农户人均主导产业纯收入达到4584元,增收成效显著。产业门类涵盖农业、加工业、旅游业等三大领域,涉及粮食、畜牧、水果、蔬菜等14个产业,安乐镇猫猴桃、祝家庄镇的苹果、故郡乡和大营乡的设施瓜菜等区域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二、主要成绩和特点:一是主导产业明确。从全县农业“一村一品”发展的现状看,每个村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主导产业,该产业是农民群众农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家坡镇水寨村是XX县区“一村一品”状元村,全村

47、建有16条方便面生产线,生产方便面2万吨,年产值及销售收入达2.16亿元。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338元,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6836元,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1%。雍川镇小营村加工手工空心挂面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曾于清光绪年间作为贡品呈献给宫廷,1931年还获得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金奖。现在,全村建有9户挂面加工企业,参与农户572户,占全村总农户71.7%。年生产挂面2000吨,产值1359.6万元,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447元,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4525元,成为XX县区有名的挂面生产专业村。二是资源优势发挥充分。一村一品典型村普遍都立足村情实际,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经

48、济。北郭村依托周公庙旅游景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臊子面”接待为主的民俗旅游产业,被誉为“陕西民俗第一村”。全村民俗接待户达到118户,每日餐饮接待能力达到3500人次,住宿床位500多张,带动发展臊子肉、手工挂面、食醋、油酥锅盔等加工户202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1.8%以上,从业人员800多人,其中吸纳周边村组200多人,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先后被命名为“XX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XX省一村一品农家乐明星村”。三是产业化程度较高。XX县区22个专业村中,有17个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达到5647户,占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48.2%。主导产品销售收入中,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金额就达4331万元。故郡乡西源村瓜菜协会,组织当地农民大力发展大棚瓜菜,全村680户,有480户加入协会,年种植大棚西瓜秋延蔬菜2000多亩。近年来,协会共为会员提供瓜菜种苗340万株,组织农资230吨,棚室建材80多万件,开展技术培训68场(次),外销瓜菜4500吨。由协会申报的“文王西瓜”名噪关中西府,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全村人均纯收入4401元,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4601元。四是经济效益显著。“一村一品”模式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