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承志小说中的宗教精神.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37142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张承志小说中的宗教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张承志小说中的宗教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张承志小说中的宗教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张承志小说中的宗教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张承志小说中的宗教精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张承志小说中的宗教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张承志小说中的宗教精神.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论张承志小说中的宗教精神摘要张承志的宗教之路,走的漫长而艰辛。两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推动着张承志走上了宗教的道路,首先是出于其自身对世俗化的厌恶与自我拯救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是由于漫长的寻根之路坚定了张承志对于自身回族血缘的强烈认同感。探究张承志及其创作特点的时候,可以从宗教方面入手。张承志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漂泊阶段与皈依阶段。张承志的创作特点在其皈依宗教后主要有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作品中男性形象从行为模式向心灵模式转变,女性形象则由母性定位朝着英雄同殉教的附属物而转变;第二,民间情感逐渐趋于认同;第三,从其后期小说风格来看,蕴含着极为浓烈的宗教色彩,这是其艺术创作的

2、最大转变,也是其小说创作最为突出的艺术亮点。崇高的苦难、独特的宗教意象、信念的守护与执着的忏悔是其创作中最为显著的宗教特征。关键话:张承志皈依宗教艺术文化宗教精神AbstractCheng-zhizhangversionaccordingtothereligion,isalongprocess.Tworeasonscombination,drivingthecheng-zhizhangtookthewayofreligion,thefirstisfortheirdislikeofsecularizationandstrongdesiretosaveitself,ontheotherhandis

3、duetothelongroadoftherootsestablishedthecheng-zhizhanghuiforitselfstrongsenseofkinship.Religiouse.dependsonisthekeytodiscerncheng-zhizhanganditsworkdoneandviewpoints.Forreligiouse.accordingtotheterminus,cheng-zhizhangsnovelscanbedividedintotwostages:earlystageofdriftand,inaccordancewiththeninthelate

4、stage.Aftercheng-zhizhangsittinginreligion,itchangedobviouslyartisticcreation,thenewchange:(1)emotionalexperiencefolkfromconfusiontoidentity;(2)ofthefemaleimageinearlyworksmainlyistheembodimentofthematernal,inthelaterbecamewithheroicmartyrdomsubsidiaryrole.Maleimagetocompletethetransitionfromabehavi

5、ormodetotheheart;(3)moreimportantly,cheng-zhizhanglatercreationofreligiousnovels,particularlystrongreligiouscolor,thisisthemostsignificantartcheng-zhizhangwindow.Specifically,hisworkbecauseofthereligiousmainlydisplaysin:faithguardian;Theloftysuffering;Persistentrepent;Theuniquereligiousimagery.Keywo

6、rds*cheng-zhizhangConverttoreligionArtandcultureThereligiousspirit目录IAbstract.TTTHlfM.1.1一、文化寻根民族认同感的强化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宗教饭依:自我拯救的精神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张承志小说艺术的新变3一、民间的情感:从困惑到认同3二、人物的命运:护教抑或是殉教4第三章浓厚的宗教色彩张承志小说艺术的新变4、教小说的开拓.4*、彳口/Evj*5、TJn623、Ir.6五、独特的教意象.7第四章张承志小说创作的一致性8刖百张承志小说在艺术构思方面偏向于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抗、妥协,、

7、水乳交融的关系来反映人性的特征。可以说,张承志最为重要的艺术风格特色便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宗教因素在张承志对待遗恨与苦难的态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可以说,张承志的艺术创作是对苦难岁月的回味,是对信仰、理想、激情、现身、精神等的虔诚与执着。正是由于其浓浓的血肉情怀,其永不妥协的对抗姿态,其对社会思想的批判精神,使他赢得了文艺界的一片叫好与大众的深沉仰慕。第一章背景和意义一、文化寻根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截至目前,业内对于张承志作品的解读与评说众说纷纭,既有犀利的指责也有华丽的赞美,产生这一分歧的原因在于评说者对张承志回族作家的特定背景有所忽视。近些年来对张承志作品的评论逐渐从杂语喧哗而趋于沉寂,对其

8、进行深入的解读时,其皈依宗教的事件一再被提起,这一事件不仅是张承志人生的转折点,更是其艺术创作的典型标志。张承志皈依宗教,并不是冲动之下的仓促举动,而是其文化寻根过程中思想碰撞的结果,是其经过反复的心灵对话后进行的理性选择,这一重大举措不仅左右了他的人生走向,也促成了其艺术风格的阶段性变化。从漫游北方游牧文化到皈依伊斯兰文化是张承志的民间化过程。经过漫长的文化寻根,在其回族血统的促使下,张承志最终将伊斯兰文化作为其心理的皈依之地。张承志的出生环境与成长环境有着根本的区别,他出生于回民之家、生长于北京,且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动荡与革命狂潮。关于自己信仰的转变,在路上更觉故乡远中可以一窥,张承志在此文

9、中曾这样表示:沙沟之夜是其人生中极为重要的启示之夜,是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让他那颗在暗夜中苦苦追寻的心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从那个沙沟庄子的夜晚开始,他仿佛被领上了一条更为真实、更为动情、更为深刻与朴实的人生之路。可以说,沙沟之夜照亮了张承志回归母族的道路,他皈依伊斯兰教的心从未如此坚定。促使张承志重塑伊斯兰教信仰的重要因素在于他在我国伊斯兰教徒的历史遭遇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与民族认同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张承志踏上了漫游大西北之路,伴着一步步凝重的脚步,他身上潜藏的伊斯兰教血脉也逐渐复苏,并在血缘的强烈刺激下,他实现了向伊斯兰教的皈依。回族血缘属性是张承志寻根问祖的敲门砖,并且这一属性也

10、随着其寻根道路的不断深入而得到强化,民族认同感被充分激发,进而再次坚定了其文化寻根的民族意识,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最终皈依宗教。张承志的文化寻根之路,必然会指向伊斯兰教文化,这是历史的必然,反过来讲,正是由于其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其回族血质才得以快速被激发,才能顺利的发掘其内心的民族认同感。二、宗教饭依:自我拯救的精神需求张承志宗教皈依具有两方面的驱动力,一方面在于其文化寻根行为引发的血缘因素,一方面取决于现实压力下的个人精神需求。张承志对于理想与精神的崇尚是极为强烈的,他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英雄的崇拜作为其信仰的核心,他仿若置身于纯粹的精神世界中,在重精神、追求理想、向往神圣的同时深深的厌恶着

11、世俗、鄙弃着现实与物质生活。他的写作风格也受到其人生信仰的影响,男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其人生信仰的直观折射,他的作品中,男主人公通常都被注入了英雄的气质,信念坚定且愤弃世俗,在理想与信仰面前,保持着一往无前的勇敢与虔诚。张承志的宗教皈依,并不意味着他会以自身信仰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他宗教文学的创作目的仅仅在于对人生信仰与精神追求的强调,并没有宣扬宗教信仰的意味。他对于精神信仰的强调在心灵史、西省暗杀考、残月等代表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心灵史走进大西北之前一代前言一文中他曾坦率的阐述过自己的创作意图,张承志表示,他描写的是人们所苦苦追寻的理想,是我们热爱却被世界所冷落的东西,而并不只是宗教本身。从张承

12、志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窥得,在他那里宗教是泛化的精神信仰。张承志的文学创作中经常会充满了矛盾冲突,并在这些冲突下产生取舍,即为了信仰与理想舍弃外物,并在这种取舍之中烘托出其强烈的精神信仰。宗教必然会走向现代化与世俗化的道路,并且会泛化成为一种精神关怀,从这一点来看,张承志的文学特质与世界宗教走向不谋而合。张承志并没有因为对于信仰的执着追求而走入误区,他坚持而不固执,他的信仰真挚而不单一。他不仅将宗教视作自我拯救的信仰力量,也愿意将宗教的力量传达给世人,希望人人都可以拥有信仰的力量。可以说,张承志的小说创作有效的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他在信仰问题上的见解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不可否认的是,在思想上,张

13、承志是保留着一丝孩子气的偏执的,而这恰恰是与崇尚平和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冲突的地方。第二章张承志小说艺术的新变一、民间的情感:从困惑到认同心灵的皈依与皈依的找寻贯穿了张承志宗教皈依的全过程。心灵史的发表是张承志宗教皈依的历史性节点。尽管张承志在这部作品发表之前便踏上了文化寻根之路,也在深入回民高原的途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民族认同。在大西北,他切实感受到了我国回民的生存状态,真实的触摸到了回民血统的真主信仰,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实现了灵魂的皈依。在其“皈依”阶段,张承志创作力极其旺盛,心灵史、残月、西省暗杀考、终旅等都是典型的宗教小说,金牧场与金草地这两部小说中宗教意味极为浓厚。在黑骏马这部小说中,主

14、人公白音宝力格生于草原,在进入大学后对草原的生活方式与原始观念产生了深深的质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痛苦之中。在草原的原始道德观念下,黄毛稀拉无恶不作,奸淫了善良美丽的索米拉,并致使其怀孕,白音宝力格内心愤慨万分,欲打抱不平的时候被额吉所阻止,额吉代表了草原人民普遍的落后心理,她认为奸污妇女并不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不必为此而杀人。索米娅在蒙受屈辱并怀孕仍然竭力保护腹中的胎儿。从额吉与索米娅等人的行为中,既可以看出草原文化中的优良之处,更显示了草原传统道德文化的愚昧与无知。白音宝力格在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生气的离开了草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心底深处来自草原的呼唤越来越强烈。九年之后,白音宝力格深深的

15、厌弃了城市的浮躁与喧哗,再次回到了魂牵梦萦的草原,但是却再也无法找到内心的归属感,只能失落的离开。二、人物的命运:护教抑或是殉教硬汉群体与女性群体是张承志笔下的两大人物类型。并且这两类人物形象也在其皈依宗教后发生了特征性的转变。在其第一部小说集老桥的后记中,他曾着重的描述过影响其生活轨迹的三位母亲,分别是蒙古族的额吉、哈萨克族的切夏与回族的妈妈。他将自己视作三位母亲的儿子,将母亲视作其忍受痛苦的源动力。额吉形象是张承志赋予最多笔墨的。额吉的形象贯穿了他文学创作的始末,早到第一部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再到黑骏马与金牧场,其改写作品金草地中同样有着额吉的身影。知情插包期间,张承志对于额吉产生了极

16、为浓烈的兴趣,额吉的形象驱动着他一路的创作之旅,他的浓浓感情最终寄托到了金牧场中,但是额吉形象带来的吸引力仍未得到彻底缓解。对于这种吸引力,张承志曾经坦言,一位母亲般的女性带给插队的知识青年的,是覆盖了对命运诅咒的感激,是弥补了青春失落的感动,是无尽的爱与启示,额吉带给他的,是浓浓的关心与感动。额吉对于他而言,是灰色插队生活中的一抹草绿,是呼啸山风之后的暖意,他将与额吉的相识看做是一大幸事。怀着对额吉深沉的感激与独特的情感,额吉的形象跃然纸上,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女性形象。在男性形象的描写方面,张承志大多将主人公设定为生活在俗世中的孤胆英雄,他们焦虑、愤慨,他们矛盾又决绝,在世俗世界中保持着独

17、特的人格魅力与坚韧的精神力量。主人公往往会在后期成为信仰英雄,成为精神世界的捍卫者,在追求信仰的道路上坚定不移,无视一切现实枷锁。但是主人公人物形象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精神量变的结果,且前后形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过渡的流畅自然。从张承志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即便其后期作品受宗教的影响较大,但是男性形象转变的描写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反而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第三章浓厚的宗教色彩张承志小说艺术的新变一、宗教小说的开拓张承志是当之无愧的宗教小说的开拓者,他不仅公开宣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还勇敢的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宗教文学之路。张承志坦然的表明了自己对于伊斯兰教的崇尚之情。张承志的宗教小说创作高峰期为

18、八十年代中期,在皈依母族后,他深入的梳理了内心的情感,将母族的苦难与血泪付诸笔墨,心灵史、残月、九座宫殿、终旅、西省暗杀考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另外还有一批宗教色彩较为浓厚的非宗教题材小说,如金牧场、黄泥小屋等。上述小说在艺术指向方面是一致的,并以其独特的宗教色彩被统称为宗教小说。张承志宗教小说的艺术高度是近现代以来无人超越的。张承志与史铁生具备精神发展上的一致性,即都将宗教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并皈依宗教。但是二人的着笔点有所不同,张承志皈依宗教的原因在于自身回族血脉的复苏与自我拯救的精神需求,是怀有一丝愤慨在其中的;史铁生基督教的信仰则充斥着博爱的情怀。此外,相比基督教而言,伊斯兰教义本身

19、便冲突性较强,因此与史铁生相比,张承志具有更为浓厚的宗教感。二、信念的守护从心理层面来看,精神信仰的需求是宗教的存在基础。宗教会存在于任何时代,只需要具备认知冲动和终极实在相结合的意愿。宗教的功能在于精神平衡力量的提供,其追求的目标为终极实在,是作为某种精神生活方式来存在的。信仰指的是通过对于超越的不断追寻,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亦作终极关怀。任何宗教都有着“神圣”与“凡俗”的区分,都对神圣事物的存在深信不疑。而区分神圣与凡俗的目的在于促使人们越过凡俗,迈入纯粹的精神世界。宗教的超越性体现在它的终极关怀上,它在人们的宗教追求方面并不苛求,仅仅以精神信仰的角色来为人们提供精神家园。保罗蒂利希曾经

20、对宗教进行过极为经典的定义,即一种终极的眷顾。“终极”最为广泛的含义为精神理想,是一种心灵的信仰。保罗蒂利希对于宗教意义的阐述与张承志宗教精神的内涵是一致的,张承志关于宗教精神的阐述与描绘是与现代宗教的发展轨迹不谋而合的。因此,张承志的宗教小说,并没有涉及到对于“彼岸世界”的追求与大篇幅描绘,其创作目的仅仅在于突出精神信仰的力量。对于“念想”的描绘,可以从黄泥小屋与三叉戈壁中一窥,张承志将“黄泥小屋”升华为苏朵三的“念想”,将“碧绿首落地”升华为农业工作者的念想。张承志笔下的“念想”都是可以触摸到的,是充满世俗韵味的。而九座宫殿、终旅、残月、西省暗杀考、(,自灵史等作品,主人公的“念想”更具有

21、精神的超越,是精神信仰的终极关怀。金牧场这篇小说中,“金牧场”代表了额吉的精神家园,是精神的超越性的直观展现。三、崇高的苦难宗教和苦难,仿佛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兄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曾经这样写道:宗教中的苦难一方面反映了现实中的苦难生活,与此同时还发出了抗议的呼声。马克思将宗教比作叹息、比作感情。宗教信仰是人们苦难生活的精神家园,是抹平受伤心灵的温柔的手,是苦难躯体赖以寄托的栖息地。苦难催生了宗教,宗教又以愤怒的姿态发出对显示苦难的控诉与抗议。这也是分析宗教中苦难意识的现实基础。母族被压迫的历史根源与现实苦难、四年的知青插包生活是张承志苦难意识的主要来源,因此,他对苦难的态度可以从其

22、小说作品中感受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又置于头顶的认同感。其作品中对于蒙古草原的描绘散发出了舒适的甜美与安逸,并没有过多的描绘生活的残酷与现实的苦难,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张承志本人对于草原母亲的深切感情,他不忍心对蒙古草原进行残酷而真实的试探。对于这种私爱,根据张承志后来所给出的解释,当时,他在写蒙古的时候仅仅只是因为怀揣着单纯的善意。而且在描写蒙古的过程中,又通过非常软嫩的语言将其表述了出来,这使得张承志所撰写的蒙古同他在蒙古所感受到的情境是截然不同的。而在张承志的文字中,基于这种单纯的善意而导致的文字同真实环境存在着不同的情境在其所描写的蒙古和天山中到处可见。因而在那一时期,张承志的作品并未

23、表现出极大的苦难意识,也由此可以判断,张承志文中的苦难意识大多在后者体现出来。张承志文学作品中的苦难意识是在对哲合忍耶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描述时爆发出来的,这种情绪基于生存的苦难,来自于对现实的焦虑,不仅仅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展现出来,更是通过反抗、牺牲等悲壮的情节渲染出来,所以张承志的作品中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悲壮的美感,让人拥有一种跨越艰难困苦后心灵得以洗涤的感受。四、忏悔忏悔同宗教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忏悔是宗教中常用的一种对自身进行灵魂洗涤和净化的方式,它可以视作一种神圣的仪式。在我国当前所涌现出的一系列文化作品中,属张承志的作品宗教色彩最为浓烈。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

24、,一名文字工作者,张承志撰写了诸多描述回民心灵信仰的宗教小说,其中以残月、西省暗杀考等为代表。这些宗教小说不仅渗透着非常丰富的宗教文化,同时忏悔意识也贯穿小说的始终。就拿西省暗杀考来说,关于忏悔的描写比比皆是,如在四名墓主的葬礼上都有“念讨白”的仪式;又如作品中的主角伊斯儿时常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忏悔,内心始终被痛苦的煎熬。由于“血衣的口唤”没有及时到来,伊斯儿没法帮教主复仇,于是他便反复待在痛苦的地狱中,并日日自责,夜夜悔恨。他认为自己罪不可赦,于是通过仿佛的诵读经文对自己无法复仇的行为加以忏悔,以求心灵的解脱。即便是归真时,他依旧对此事耿耿于怀,认为自己罪大恶极;在残月一文中,杨三老人在赶赴

25、晚祷的过程中不停自责,埋怨自己耽误了时间。在张承志的作品中,人物大多通过祈祷的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忏悔。祈祷是宗教活动中一种常见的仪式,认为人在祈祷的过程中便是对上帝打开自己的身心。他希望能够超越自己,不愿继续孤独,也不愿一个人待着然后他发现,有一双神秘的眼睛正在看着他,有一双神秘的耳朵也在认真听他的声音。于是他认为,在安静的环境中,他正在被人关注着被人倾听着,迎合他的全部,包括所思所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忏悔同祈祷存在着一致性,都是将心里的话讲述出来,是同主进行交流,从主的身上寻求心里的慰藉。五、独特的宗教意象张承志的小说同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存在着其独特性。而当我们对这种独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

26、时又更能够体会他的与众不同。张承志小说的特点在于意象仿佛比人物和情节等小说的主要元素更能体现小说的内涵。究其原因在于意象不单纯是一种图像式的再现;同时也是一种在刹那间所表现出的兼具理智和感情的复杂情绪,是多种截然不同观念的有机融合;或许由于张承志自身非常善于通过营造丰富的象征意义将其所想表达的思想通过人物或情节展现出来。可以这么说,对张承志而言,意象这一表现方式使其所独有的,将自身的所思所想倾诉出来的方式,也是一种兼具丰富感情和智慧的艺术符号。能够对意象中所包含的深度进行理解,也能够读懂看透张承志所要表达的内容了。张承志不仅有着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同时也具有理性的思辨头脑,这两者的完美融合使得其

27、作品有着其他作家所不具备个性。在他的小说中,你能够读到诗词的激情澎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找到敏捷的思辨。张承志选择意象表现他的思想,归根结底是因为他认为意象是最能够承载激情和理性的媒介,认为通过意象可以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彰显出来。于是,他通过意象抒发情感,而意象便顺势成为了他作品的标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象让张承志的小说更具有独特性和识别度。在意象的助推下,张承志将他的个性充分的发挥了出来,进而创作了一篇又一篇包含诗歌情怀的销售。同时,张承志的小说意象在不同时期也有差别,在早期,他的作品更偏重于抒情;而在后期,他的作品则更多的展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较前期作品相比掺杂了更多理性的成分。

28、而产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仅在于其“刻画人物清洁心史”这一创作的初衷,同时还因为他在加入宗教后,其无论是艺术眼光还是审美品位都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在后期,张承志的作品更偏重于讲述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第四章张承志小说创作的一致性上述内容均为张承志在投身宗教的怀抱后,其作品内容和立意等所发生的转变。通过皈依宗教,的确会使作家对世界拥有全新的认识,进而造成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风格发生转变。然而,这种变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发生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持续的渐变。然而就张承志的小说来看,其作品中两方面内容在其创作生涯中是贯穿始终的,并没有因为其最终皈依宗教而发生改变,这两点分别为:

29、1.浓郁的理想主义;2.“为人民”的原则。(1)浓郁的理想主义。在张承志所创造的某本小说集的最后,他对于自己的小说以及小说中的主人公进行了描述。他说他的小说承载着他的梦想,而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则是他所期望成为的样子。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感受到被净化与丰富的过程,于是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无比的热爱。当张承志创作时,总是忘我、尽情的将心里的所思所想通过自己的笔触传递出来,并独自陷入那个他自己所幻想出来的环境。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张承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并感觉到写作的意义便是抒发自己。根据张承志的看法,无论是文学作品、理想还是作品中的人物,其实都是相互联系的。文学将完美的主人公形象创造了出来,而为了让主人

30、公达到完美的需求,文学就必须为其创造一个纯净的环境,而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可能有理想的主人公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理想和完美由主人公表现出来,而主人公则恰恰体现了张承志的理想。因而在张承志的作品中,人物都有着一股非常有力的精神力量,有着“永不言退的对神圣彼岸的不死追求”。如今,现实主义文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炙手可热,在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同现实主义文学相比,浪漫主义文学则更像昙花一现,只经历过一小段时期的热闹后便已枯萎、无人问津。如今,我们的社会被科技占领,我们的时代缺乏信仰,我们的价值观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转变,越来越少的人还能维持着原先的那股使命感和责任感。然而,张承志并没有收到

31、社会、时代以及价值观转变的影响,能够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仍然守好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将自己的理想和激情倾注到自己的作品上,通过讲述在大漠深处不屈的宗教精神、讲述在苦难中谋求生机的民族之魂将自己精神的乌托邦描绘出来,通过他的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超越苦难的,讲述信仰的神话,通过他的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生存意志坚强的民族以及一部雄壮的英雄篇章。张承志的作品所展现出的意义不只是面对世俗文化的冲击,他勇敢的站了出来,通过作品向所有人展示理想永存的信念;同时,他还通过自己的人生向世界宣告,人民绝对能够变成理想的支柱。(2)“为人民”的原则。从刚刚进入文学园地时张承志就提到,自己的座右铭便是“为人

32、民”这三个大字。对此,张承志表示自己将永远恪守该原则,永不背弃,绝不反悔。张承志认为,“为人民”这三个大字不会看不见、摸不着的泛泛之谈,这更加不是一个即将枯萎的河流,在这三个字的背后,有着许许多多人的支持和殷切的盼望,将丰富的感受和实实在在的人情倾注了进来。他认为,坚持“为人民”理念的人有着真真正正的勇敢,即便别人对此不屑一顾、一笑了之,甚至这条路在走的时候非常艰难,也不会影响他最初的决定。那么多年,张承志始终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在一起,因而在他的作品中,不管是蒙古草原的人情风貌,还是黄土高原与新疆的风土文化,其中所设计的主人公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物代表。张承志所一贯遵循的“为人民”三个大字同

33、其后期所信奉的宗教间并不存在冲突的地方,从一定程度而言,两者存在着共性。第一,“为人民”三个大字不但是张承志作为一名作家所追求的创作目标,同时更是其理想信念的一种表现。无论是理想还是宗教,都是精神上的东西,都来自于人的精神需求。假设将宗教也视为理想的一种,认为其是理想的深化和象征,估计这样的说法会被不少人所认同;第二,就像心灵史中所描绘的回民那样,这些人即使在荒僻的乡村生活,日子也过得非常艰难,但是正是有了宗教信仰,他们全身充满着血性和追求,他们愿意为了理想信念而牺牲。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是张承志所认为的理想人物,这同其自身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些作品中的任务不但是理想的追随者,同时也是宗

34、教的信奉者,他们坚定的守护自己的信仰,而不会被外界的恶劣环境所影响。因而可以断定,在这些人物的身上,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以及对宗教信仰的崇尚已混融于一体。并非是独立存在着,而是相互交织、相互贯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艺术表现与创作原则的关系来形容。因而即便后来张承志皈依了宗教,他的作品中始终保持着这两大元素,基于此,张承志的小说从整体来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受。参考文献1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上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2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3王铁仙等著: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4马丽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安徽省教育出版社

35、2010年版。5王晓明主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6王达敏:新时期小说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张器友:近五十年中国文学思潮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8黄心川主编:世界十大宗教,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9马德邻等著: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0陈国思: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H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12陈娟主编:记忆和幻想一一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13张志刚:宗教文化学导论,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14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5颜敏:审美浪漫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一一张承志、张炜论,江西师范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16王安忆:心灵世界一一王安忆小说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