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20XX-20XX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20XX-20XX年).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20XX-20XX年)目录前言3一、危险废物产生及利用处置现状4(一)危险废物产生现状4(二)利用处置情况6(三)跨省转移情况7(四)各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缺口情况7二、存在问题与形势分析9(一)存在问题9(二)面临的形势12(三)需求分析13三、总体要求15(一)指导思想15(二)基本原则15(三)规划期限16(四)规划目标17四、主要任务17(一)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结构17(二)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空间布局18(三)建立健全危险废物收集体系19(四)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提标改造20(五)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和应急能力力五、规划项目23(一)利用
2、处置项目23(二)投资估算23六、保障措施24(一)压实主体责任24(二)保障建设资金24(三)给予政策扶持25(四)加强环境监管25(五)重视技术支撑25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六条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的建设规划,科学评估危险废物处置需求,合理布局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确保本行政区域的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置。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关于全面加快提升全区危险废物管理能力的总体要求,指导和推
3、进全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统筹布局和建设,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促进全区危险废物安全利用处置,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对全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规划项目、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力争通过规划的实施,在20XX年底前合理布局全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逐步完善“种类齐全、能力匹配、结构合理”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确保本行政区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利用处置。一、危险废物产生及利用处置现状(一)危险废物产生现状20XX年,全区共产生危险废物X万吨,其中工业危险废物X万吨,社会源危险废物X万吨,医疗废物X万吨。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现状。20
4、XX年全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共计X家,全年共产生工业危险废物X万吨,涉及31大类221小类。从类别看,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前五位的类别依次是HW34废酸、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HW31含铅废物、HWO2医药废物、HW49其他废物,分别占全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49.09%、25.55%、4.30%、4.03%和3.90%,详见表Io表1产生量较大的工业危险废物类别及产生情况表序号废物类别行业分布产生量(吨)占比1HW34废酸颜料制造、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基础化49.09%学原料制造、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2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25.55
5、%3HW31含铅废物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压延加工业、炼钢4.30%4HW02医药废物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4.03%5HW49其他废物有色金属冶炼、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其他仓储业、黑色金属铸造3.90%从区域看,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前五位的地市依次是XX市等,分别占全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33.88%、18.96%、14.63%、10.55%和6.45%,详见表2。表2产生量较大的工业危险废物分布区域及产生情况表序号废物类别行业分布产生量(吨)占比1XX市颜料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日用陶瓷制品制造、炼钢33.88%2XX市有色金属冶炼18.96%3XX市颜料制造、铝冶炼、燃
6、气生产和供应业、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14.63%4XX市颜料制造、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炼钢、钢压延加工业10.55%5XX市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火力发电6.45%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现状。社会源危险废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船舶、基站、加油站等产生的废铅蓄电池和废矿物油,以及废弃农药包装物、实验室废液等。经调查,20XX年全区废铅蓄电池产生量X万吨,废矿物油产生量X万吨,废弃农药包装物、实验室废液因尚未开展调查暂不纳入统计,故20XX年全区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预计为X万吨。医疗废物产生现状。20XX年,全区医疗废物产生量总计X吨,产生量
7、较大的地区为X市等,分别占全区医疗废物产生总量的30.74%、9.82%和9.63%、7.80%和7.21%。(二)利用处置情况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20XX年,全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总计X万吨,自行利用量X万吨,自行处置量X万吨,委托利用/处置量X万吨,年贮存量X万吨。截至20XX年12月底,全区共有工业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X家,核准经营规模共X万吨/年,其中,危险废物处置单位X家,核准处置规模X万吨/年;危险废物利用单位X家,核准利用规模X万吨/年;危险废物收集单位X家,核准收集规模X万吨/年。社会源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20XX年,全区经规范收集的社会源危险废物X万吨,主要包括废矿物
8、油和废铅蓄电池,其中废矿物油主要采用常减压蒸储方式利用处置,废铅蓄电池主要采用冶炼方式利用处置。医疗废物处置情况。20XX年,全区医疗废物产生量总计X吨,处置量X吨,处置率为100%,主要处置方式为:焚烧、高温蒸煮等。截至20XX年12月底,全区共有医疗废物经营许可单位X家,核准经营规模共X万吨/年。其中,高温蒸煮X家,处置规模X万吨/年,焚烧处置X家,处置规模X万吨/年,另有1家既可焚烧、又可高温蒸煮,处置规模X万吨/年。(三)跨省转移情况20XX年,全区跨省转出危险废物X万吨,占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4.2%,主要为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HW49其他废物、HW31含铅废物、HW5
9、0废催化剂和HWO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等,委托区外有资质单位利用处置。全区跨省转入危险废物X万吨,主要为HW49其他废物、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ll精(蒸)镭残渣、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和HW04农药废物等,委托区内有资质单位利用处置。(四)各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缺口情况全区除贵港市、崇左市外,其他X个地市辖区内均存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缺口,其中,X市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缺口较大,分别为3分万吨、231万吨、2.29万吨、0.96万吨和067万吨,各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缺口情况详见表3。表3各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缺口情况表序号地市存在利用处置缺口危险废物类别利用处置缺口(万吨)
10、1XX市HWO4农药废物、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ll精(蒸)僧残渣、HW12染料、涂料废物、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HW17表面处理废物、HW18焚烧处置残渣、HW31含铅废物、HW36石棉废物、HW45含有机卤化物废物、HW48(321-023-48)大修渣、HW50废催化剂2XX市HW24含种废物、HW29含汞废物、HW31含铅废物、HW48(321-002-48)含种废物3XX市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ll精(蒸)偏残渣、HW12染料、涂料废物、HW24含珅废物、HW31含铅废物、HW35废碱、HW50废催化剂4XX市HW22含铜废物、HW29含汞废物、
11、HW50废催化剂5XX市HWlO多氯(澳)联苯类废物、HW48(321-023-48)大修渣6XX市HWO3废药物、药品、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12染料、涂料废物、HW21含辂废物、HW29含汞废物、HW39含酚废物、HW50废催化剂7XX市HW02医药废物、HW08废矿物油、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HW50废催化剂8XX市HWO3废药物、药品、HW26含镉废物9XX市HWlO多氯(溟)联苯类废物、HW15爆炸性废物10XX市HW29含汞废物11XX市HW36石棉废物12XX市HW29含汞废物二、存在问题与形势分析(一)存在问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结构不合理。一是部分类别危险废物
12、利用处置能力过剩。我区废矿物油、煤焦油以及含锌、铅冶炼废渣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能力充足并趋于过剩。经测算,全区废矿物油和煤焦油现产生量分别约为3万吨/年和9万吨/年,现有23.5万吨/年和17万吨/年的利用处置能力均充足并趋于过剩;全区含锌、铅冶炼废渣年产生量22.24万吨/年,现有利用能力达117.8万吨/年,但实际年对外经营量不到10万吨,利用能力严重过。二是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均衡。全区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单位10家,处置能力达80.05万吨/年,占总利用处置能力的24%,可处置包括农药废物、医药废物、焚烧处置残渣、染料、涂料废物等34个大类共378小类的危险废物,但近两年来处置设施运
13、行负荷均较低,普遍达不到35%,存在区内原料“吃不饱”问题,只能从区外接收危险废物原料。全区现有110家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单位,除8家为综合收集单位(合计能力27.1万吨/年)外,其余绝大部分为废铅蓄电池收集(含少量废矿物油收集),收集能力达213.9万吨/年,但近两年来总的收集量均达不到10万吨,收集能力远远过剩。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供大于求易引发市场的恶性竞争和环境违法现象。三是部分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空缺。部分利用价值较低或尚未具备经济技术可行的利用处置方式的危险废物,如大修渣、废盐、含汞废物等,目前区内少有可处置单位,主要依靠贮存或转移到外省处置,其中,电解铝行业大修渣主要分布在XX市等,
14、含汞废物主要分布在XX市等。废盐目前区内暂无产废单位,但“十X五”期间玉林、XX等市即将建设的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生物医药项目及X市即将建设的再生冶炼项目,将会产生一定量难处置的废盐。四是部分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存在短板。如有色冶炼和磷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含碑废物,目前区内仅有1家含碑废物处置单位(X市现代环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且不能处置种含量高的物料,部分有色金属冶炼和磷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含碑废物种含量高,不符合入窑处置要求或不符合柔性填埋要求及处置费用高等问题未得到有效处置,只能贮存或转移到外省处置。目前区内各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容已接近饱和,原则上各设区市城区和具备焚烧处理能力或建设条件的县级市及
15、县城,不再规划和新建原生垃圾填埋设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可靠的处置去向将出现短板。利用处置设施空间分布不合理。如含种废物产生单位主要分布在沿海的XX市及桂东南的梧州市,但含碑废物处置设施却布设在X西北的X市,产废单位需从沿海、X东南地区长距离运输至桂西北地区才得以安全处置,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也加大了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隐患。焚烧、填埋等集中处置设施主要分布在钦北防地区,但X北防地区危险废物产生量占全区危险废物总量不足10%o收集单位主要集中在XX市和XX市,占全区总收集规模的52%,但XX市和XX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占全区危险废物总量不足2%。危险废物收集转运体系不健全。一是小微工业企业收集体系空
16、白,小微工业企业数量多、分布散、产废少,目前区内尚未建立小微工业企业收集体系。二是非工业源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存在短板。非工业源危险废物同样点多面广、量小分散、流向复杂、废物流失、无证经营和违规经营现象严重,高校、科研单位实验室废物,机动车维修行业以及通讯、电网企业等危险废物的收集转运体系尚不完善,面临危险废物收集不及时、转运不顺畅、处置费用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三是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效率有待提高。全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虽已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全覆盖,但受到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限制,部分偏远乡(镇)、村医疗废物仍然难以实现及时收集、转运,还存在就地不规范处置的情况。部分利用处置设施工艺技术水平较低。
17、如废铅蓄电池利用工艺存在电池破碎分选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过程联系性差、“两高”问题严重等;XX等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已运行十多年,设备老旧、故障率高;XX等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因处置能力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常常出现超负荷运行现象,负荷率分别达到125.7%、117%、100%和100%o医疗废物处置工艺中目前占主导的高温蒸煮和微波消毒工艺相对于焚烧工艺,自动化程度底、“减量化”效果不佳、可处置的医疗废物类别不全,且不具备病理性医疗废物、化学性医疗废物和药物性医疗废物等处置能力。此外,全区危险废物普遍存在资源化能力欠缺,综合利用水平低,先进技术应用水平不足等问题。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和应急能
18、力有待提升。我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起步晚,历史欠账较多,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对核发后的许可证缺乏有效监管,执法人员配备不到位、执法能力不强;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考核或评估退出机制尚未建立,违法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案件时有发生。部分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填报信息与实际情况不吻合,影响信息管理系统汇总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化管理水平短板明显,现有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只能实现登记申报等简单的流程化管理,未能实现电子联单、网络监管、视频跟踪等智慧化、信息化和可视化的闭环监管,尤其是未能和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利用处置企业的监控系统、跟踪系统进行有效连接。(二)面临的形势
19、“十X五”期间,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区大力开展“清废行动”“专项治理”“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专项行动,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能力得到提升,环境监管能力、环境风险防控水平不断提高。但部分危险废物类别利用处置能力短缺、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合理、收集转运体系不健全、工艺技术水平偏低、环境监管和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结构与布局有待优化,环境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十X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关键时期,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的五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
20、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全区危险废物产业在拥有巨大市场空间的同时,也将迎来发展与转型的机遇时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优化和转型升级成为发展重点。同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水、气、土治理将全面加强,对当前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深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逐步完善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体系,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需求和日益严格的环境监管要求,为“建设壮美XX共圆复兴梦想”提供
21、有力保障。(三)需求分析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是考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业振兴、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源头减量等情况。二是考虑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调整,危险废物的种类发生变化,预计将新增较大部分低品位、难处理的危险废物种类。三是考虑我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届时医疗废物的处置需求将会不断增加。综上,到20XX年,预测全区危险废物产生量将达457.9万吨,其中,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390.49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达6.81万吨,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达60.6万吨,详见表4。工业危险废物。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业振兴、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源头减量等情况,以20XX
22、-2OXX年我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作为原始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预测到20XX年全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390.49万吨。医疗废物。随着我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疗废物产生量也会随之增加,以20XX年为基准年,采用病床.废物系数法和门诊-废物系数法分析预测医疗废物产生量,预测到20XX年,全区医疗废物产生量达681万吨。社会源危险废物。根据2021年全区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和基站的保有量及20XX-20XX年废铅蓄电池和废矿物油年增长速度,预测到20XX年,全区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将达60.6万吨。表4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单位:万吨)危险废物类别基准年产生量预测年产生量备注20X
23、X年20XX年1工业危险废物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2医疗废物采用病床-废物系数法和门诊-废物系数法分析预测医疗废物产生量3社会源危险废物根据20XX-2OXX废铅蓄电池和废矿物油年增长速度预测合计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到20XX年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实现我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总体匹配,不断推升危险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科学化、精细
24、化、现代化水平。(二)基本原则严格准入,科学匹配。依据全区危险废物产生类别、产生量及其增长趋势,严把项目环评准入关,严格控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工艺技术低水平设施的建设,严格控制同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重复建设,防止区域内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过剩,实现全区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利用处置能力科学匹配,促进全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解决急需,补齐短板。针对不同类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及其分布区域,按照“适度超前”原则,重点加强局部地区大修渣、含种废物、废盐和含汞废物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补齐我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短板,满足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长期发展需求。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新、改、扩
25、建集中处置设施原则上应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工艺设备,鼓励企业对设施提档升级改造,鼓励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进入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以处置能力缺口危险废物分布区域为基础,合理布局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构建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处置设施体系。对点源产生量小、分布广的危险废物,鼓励各市加强收集转运能力建设,实现处置服务的全覆盖。提升管理,防控风险。以信息化、数字化为牵引,通过智慧物流、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等技术手段,逐步建立源头防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监管体系,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XX至20XX年。(四)规划目标通过规划引导、规
26、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科学布局和建设,到20XX年底,建成与全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需求总体相匹配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体系,提高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培育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质利用处置企业,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监管效能,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四、主要任务(一)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结构严格控制收集单位盲目扩张。针对我区危险废物收集单位明显过剩的现状,通过规划、市场及行政手段,合理布局、整合收集单位,并在审批环节依法审核、严格把关,严格控制收集单位数量,构建分级分类收集体系,避免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严格控制利用处置能力过剩项目建设。鉴于全区煤焦油、废矿物油、含铅、锌冶炼废渣利用能力过剩,水泥窑
27、协同处置能力过饱和,支持从严控制利用处置设施规模总量,重视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发展,严格控制新增煤焦油、废矿物油、含铅、锌冶炼废渣、水泥窑协同处置等利用处置设施建设,优先鼓励针对目前利用能力存在缺口的危险废物类别建设综合利用设施。补齐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短板。以主要产业基地为重点布局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在资金和政策方面支持和引导大修渣、废盐、含碑废物、含汞废物等能力空缺项目建设以及废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处理、再生冶炼、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需求迫切的项目建设,努力解决我区危险废物及固体废物领域突出的短板问题,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置。(二)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空间布局优化现有危险废物
28、利用处置设施空间布局。鉴于当前我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布局与危险废物产生源的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一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在含种废物产生量较大的桂东南地区建设含种废物处置设施,确保含种废物得到妥善处置;二是通过规划引导,控制产废量较少的钦北防地区盲目扩增焚烧、填埋处置项目;三是通过市场、行政等手段,控制产废量少的XX等市新增危险废物收集设施。此外,各市科学评估辖区内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容量,新建产废项目应当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新建利用处置设施前对辖区内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进行科学评估,以满足当地需求为主,保证设施正常运营。推动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建议园区规划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
29、设施纳入基础实施予以配套。根据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布局,针对危险废物产生园区集中化、种类多样化的特点,科学评估新建园区内企业危险废物产生种类和数量,综合考虑企业服务半径和危险废物运输风险,合理规划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配套建设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项目。(三)建立健全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开展小微企业收集试点。鼓励各市根据利用处置设施布局情况,对辖区内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设施进行合理布局,按照“就近收集、规范储运、应收尽收”原则,合理布局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和转运试点,鼓励依托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在小微企业数量较多的工业园区、开发区、高校集中区统筹配置集中贮存和预处理设施,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
30、,建立完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建成科学、专业、规范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贮存体系,实现收集范围全覆盖。推动现有收集体系升级。以机动车维修拆解行业产生的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为重点,在现有收集体系的基础上,推动综合利用示范单位联合生产企业以及社会机构,探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构建逆向回收等多途径网络体系,推动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收集体系专业化、规范化。支持危险废物专业收集转运和利用处置单位建设区域性收集网点和贮存设施,开展小微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等产生的危险废物有偿收集转运服务。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结合实际建立乡(镇)和县级医疗废物周转站、周转中心;鼓励配备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为
31、偏远基层提供就地处置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和处置工作纳入重大传染病疫情领导指挥体系,强化统筹协调,保障所需的车辆、场地、处置设施和防护物资。(四)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提标改造补齐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短板。提升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支持对贺州市、梧州市、河池市、崇左市超负荷运行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提质扩容。支持对北海市、梧州市等建成投运时间早、工艺水平达不到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全面实施技术改造。支持现有高温蒸煮工艺的处置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统筹推进以焚烧工艺为主、消毒工艺为辅的医疗废物处置体系建设。鼓励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改造升级。鼓励危险
32、废物经营单位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自动化水平高、运行稳定的利用处置设施,对建成投运时间较早、工艺技术落后的利用处置设施进行提标改造,督促各市依法依规逐步淘汰工艺技术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利用处置设施。鼓励现有危险废物柔性填埋项目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全区填埋处置需求,划分部分柔性填埋区域升级为满足标准要求的刚性填埋区域。加强废酸企业自行利用处置技术提升,鼓励使用酸焙烧再生工艺,淘汰酸负压蒸储工艺。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鼓励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业对年度经营负荷较高、装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实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的高效配置和利用处置水平总体提升,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专业化
33、和规模化,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二是通过科学的政策调控和充分的市场竞争,督促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通过技改、清洁生产等方式进行工艺升级,依法依规及时淘汰规模小、工艺水平低、环境风险大的落后产能。三是重点研究和示范推广神渣、废酸、废盐、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和污染环境防治适用技术。(五)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和应急能力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一是严控跨省转入。危险废物经营企业申请跨省转入危险废物进行利用处置的,对其转入量占经营能力的比例进行必要控制;未依法缴纳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和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直接进行填埋的,原则上不予转入;纳入“白名单”管理的事项以形成产业
34、链和国家统一布局的危险废物类别为主。二是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实施危险废物条码溯源管理,实现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在线申报、管理计划在线备案、转移联单在线运行、利用处置情况在线报告和关键环节的视频监控。系统掌握危险废物的收集、转运、贮存和处置去向,构建可靠的危险废物状态信息跟踪网络。三是严格环境准入。新、改、扩建项目要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适时对已批复的重点行业涉危险废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开展复核,实施工业危险废物排污许可制度,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四是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执法,将其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
35、法重要内容。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打造XX危险废物智慧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通过智慧物流、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等技术手段,实现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计划在线备案、经营单位出入库全程管理、跨省转移审批、电子联单在线运行等全过程智慧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海事管理、卫生健康和应急管理等跨部门信息化管理协调机制,实现与XX“互联网+监管”系统的对接和相关部门数据共享互用,构建“全覆盖、闭环式、一体化、可溯源”的危险废物智
36、慧管理平台。建立危险废物应急处置保障系统。一是完善危险废物应急处置机制。将涉危险废物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纳入辖区政府应急响应体系,完善环境应急响应预案,加强危险废物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保障危险废物应急处置。以危险废物智慧管理平台为基础,建设全区涉危险废物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应急人才队伍、应急预案等各类应急保障系统,有效应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公共安全事件、涉疫废物收贮转运处置等各类情况。加强危险废物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吸纳骨干企业进入环境应急处置工作体系。二是保障重大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各市应统筹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资源,明确协同应急处置设施,同时明确该设施应急状态的管理流程和
37、规则,根据实际设置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备用进料装置。五、规划项目(一)利用处置项目根据当前全区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情况、环评审批情况,并考虑各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缺口情况,“十X五”期间,拟规划建设85个利用处置项目,预计新增利用处置能力1135.72万吨/年。其中,在建的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19个,预计新增利用处置规模244.55万吨/年;已批未建的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13个,预计新增利用处置规模123.72万吨/年;根据各市利用处置缺口情况,拟新增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53个,预计新增利用处置规模767.46万吨/年。根据当前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情况、环评审批情况,并考虑各市处
38、置需求,“十X五”期间,拟规划建设14个医疗废物处置项目,预计新增医疗废物处置能力9.2万吨/年。其中,在建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8个,新增处置规模4.2万吨/年;已批未建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项目1个(提标改造),新增处置规模O万吨/年;根据各市处置需求,拟新增医疗废物处置设施5个,预计新增处置规模5万吨/年。(二)投资估算20XX20XX年,规划新(改、扩)建99个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X亿元。其中,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85个,总投资X亿元;医疗废物处置项目14个,总投资X亿元。建设项目一览表详见表5。表5建设项目投资一览表类别E建巳和匕未建拟建合计项目(个)投资额(亿元)
39、项目(个)投资额(亿元)项目(个)投资额(亿元)项目(个)投资额(亿元)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1913538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81514合计27145899六、保障措施(一)压实主体责任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各司其职,按照职责分工加强配合,切实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要强化规划约束,建立规划的定期调度、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在20XX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终期评估;新增综合利用设施项目规模满足需求后,投资主管部门不应再审批新的
40、利用处置设施。(二)保障建设资金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原则,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切实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确保规划项目建设如期落地见效。(三)给予政策扶持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纳入当地公共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对于补齐短板、解决急需和应急处置的建设项目应开通项目审批工作绿色通道,并在建设用地方面给予政策保障。推动国家有关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发挥政策引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作用。(四)加强环境监管
41、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合力健全监管模式,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人员配备,保障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加强与珠三角邻省市在危险废物处置和监管上的合作,强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监管,做好风险管控;开展区内“点对点”定向利用等试点工作,推进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将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纳入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考核体系,督促地方政府落实监管责任。(五)重视技术支撑完善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增强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序推进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持续关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升级改造和示范推广;支持研发、推广减少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和降低其危害性的工艺和设备,推动源头“减量化”、“无害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