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79709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7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马顺林第一章教育根底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开展及其特点一、小学教育概述(一)小学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根底教育的一局部,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二)小学教育的任务根本任务:打好根底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开展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特点: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效劳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

2、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四个标志性事件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1897年,盛宜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IJ3、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公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

3、教育的开始。)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四个学制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公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开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三)当代的小学教育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开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3、2001年开

4、始了第八次根底教育课程改革。三、小学教育的根本特点小学教育的根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开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开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开展的最正确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开展的最正确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开展童年期是生理开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开展和提高。有意注意不断开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开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5、思维开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2)小学生的开展可能性(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补充:小学生认知开展的一般特点(1)小学生感、知觉的开展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到达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开展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开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开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开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开展。(3)小学生思维的开展小学生思维的根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

6、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4)小学生想象的开展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2、小学教育的根底性(1)小学教育是社会开展的根底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根底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开展起着奠基作用(2)小学教育是个体开展的根底(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根底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4、小学教育

7、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教育。补充:(二)小学教师的特点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表达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示范性: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长期性系统性2、小学教师的素质(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2)教师的知识修养(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4)教师的心理素养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根本学制和开展方向。第二节小学的组织与运行一、学校管理概述1、学校管理的根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

8、心二、学校的运行机制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局部。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的功能职能部门:1、校办2、教务处3、政教处4、总务处基层教学实践机构5、教研室6、年级组第三节教育学根底知识一、教育概述(重点)(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9、,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途径。教育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1)广义:但凡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开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2)侠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开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二)教育要素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方案、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

10、员。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三)教育的性质(重点)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

11、、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c、教育与政治经济开展不平衡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开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四)教育的功能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开展功能和社会开展功能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起源与开展(重点)(一)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2、生物

12、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开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二)开展1、原始社会的教育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效劳;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内容贫乏;教育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教育权力平等,男女教育有别的根源在于分工;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的人员、机构场所以及组织形式;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有着紧密联系。2、古代

13、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1)奴隶社会教育中国,专门的施教机构产生,如我国夏、商、西周“庠”“序”“校”西方:古希腊:雅典(显著特点:培养和谐开展的人)和斯巴达(显著特点:军事教育)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所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宗教教育盛行古埃及:设置文土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2)封建社会的教育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开展,百家争鸣,其中儒墨为显学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土制度。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隋唐:科举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根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14、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宗教性3、近现代教育4、20世纪以后的教育(1)新特点:终生化,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补充,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C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15、2)现代教育的开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开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二、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开展的内在动力(二)教育学的开展1、萌芽阶段(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中国: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相传作者为乐正克。对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阐发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原那么、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以对教

16、育原那么的总结最突出。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西方: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挖苦、定义、助产术三步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那么,注意到儿童心理开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开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一理论一练习”三个阶段特点:尚未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总结。以

17、习俗的认识为主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2、创立阶段(1)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主要思想:关于教学原那么,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开展的原那么关于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那么、方法关于教学思想: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关于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具体的教学原那么: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稳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那么卢梭:法国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倡

18、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著名的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裴斯泰诺齐: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其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那么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主要观点: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标准教育学的建立。主要观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

19、育学的理论根底,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根底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那么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杜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学校即社会提出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20、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3、开展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开展代表人物: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根底,探讨教育问题。凯洛夫: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开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现代教育理论的开展赞科夫:教学与开展,提出了开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开展。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

21、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皮亚杰:论述了智力开展的阶段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布罗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高级思维技巧三、教育与社会开展(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高等教育群众化(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

22、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开展。(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效劳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可以促进民主(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

23、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1、文化对教育开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影响教育目的确实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3、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局部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制度(标准)文化。四、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

24、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家长的期待等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二)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鼓励作用评价作用: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三)教育目的的理论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

25、士。代表人物: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2、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开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开展的奉献。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3、个人本位论: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否认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四)教育目的的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

26、标(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2、人的身心开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六)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开展的学说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要求(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效劳(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托方面全面开展(3)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

27、本内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开展促进学生个性开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五、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表达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开展1、前制度化的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开展根底。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

28、趋于定型。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具有以下特点:教育主体确实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制度化教育的特征: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明确的修业年限:标准的教学组织;整体贯的课程设置;严格的管理制度:专业化的教育人员: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3、非制度化的教育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认。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构建学习化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表达。(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1、生产力

29、开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开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开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开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1、我国当前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开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开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开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动力)促进公平(根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两根本、一进入”:根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第四节根底教育课程改革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广义的课程:学

30、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根底。二、课程的类型()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起主导价值在于

31、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方案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三、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二)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三)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金蒂斯、布迪厄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把握)(一)课程方案1、概念:

32、课程方案,又称教学方案。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根本依据。2、课程方案的组成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方案的首要问题。3、课程方案的作用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补充: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方案应具有的三个根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根底性(二)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2、课程标准的

33、结构第一局部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根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第二局部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第三局部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第四局部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3、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根底。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三)教材又称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编排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和直线式编写两种根本形式。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

34、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局部,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材的作用: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根底,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提供了根本材料。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四、课程开发(一)课程开发的概念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在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方案、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

35、终到达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开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开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二)课程开发的模式1、目标模式:泰勒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3、情境模式:劳顿的文化分析理论五、课程评价1、目标评价模式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根底上形成的。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到的是课程方案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的效应。3、ClPP评价模式是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

36、评价、成果评价的缩写4、CSE评价模式六、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一)根本理念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表达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3、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开展的需要。5、开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6、校本开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

37、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开展。(二)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开展”。具体表现在: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七、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2、表达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

38、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甑别和选拨的功能。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八、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I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二)课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表达出普及性、根底性和开展性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三)课程实施1、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开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3

39、、教师观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4、教学行为方面: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四)课程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窕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五)课程评价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

40、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表达多渠道信息反响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无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开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补充: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那么: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开展的特点。第五节教师专业开展补充:教师的权利与义务除了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般权利和义务,教师还具有其职业特有的权利和义务。(一)教师享有的权利教师的权利是指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享有的与其职务相关的权

41、益。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享有以下权利:1 .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的最根本权利。2 .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 .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开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 .薪资休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 .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 .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二)教师承当的义务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教师依法承当的与其

42、职业职务相关联的责任。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承当以下义务: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方案,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根本原那么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着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 .关心、保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开展:5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抗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一、教师专业开展的内涵(一)教

43、师专业开展的含义教师由一名新手开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开展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通过自身反省和反思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实现个人成长。二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外力促使教师提升的过程。答案二:所谓教师专业开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开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二)教师专业开展的特点1、漫长性2、生长性二、教师专业开展的内容(一)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道德(二)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等。条件性知识:是

44、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三)专业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2、教学语言能力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5、教育研究能力“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6、创新能力三、教师专业开展的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忧的问题时,“学生是否喜欢”“同事如何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

45、材料是否充分等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教师成长与开展的根本路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3、进行专门的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示:经验+反思=成长科顿等人,教师反思框架布鲁巴奇:四种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3)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合作学校所共享。(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良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那么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良。代表人物:库尔勒勒温(三)教师专业开展的根本策略(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2)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3)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4)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5)促进科研,开展教师的批判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