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条约看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国际条约看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变迁.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迄今为止,各种通贯性二故研究著作,包括对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主要采取“战史”体系研究思路。除了军事领域,“战史”体系研究通常还包括反法西斯战争同盟各主要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等领域的战争动m和同盟国之间的重大外交举措、国际会议等.箔者认为,在二战研究学术体系构建中,应充分注意中国国际地位变迂这一视角。在投身反侵略、反法西斯战争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据中外旧约章汇编统计,从鸦片战争至1931年“九八事变”爆发之际,中外之间签署过近百个条约、协定、合同,这些约章中有的己经失效,但仍有相当部分依然制约着中国的政治、财经、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基本格局,妨碍中
2、国汇聚起抵御外侮的国力。如早期不平等条约赋予列强的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口岸租地居住和停泊兵船权等,一直延续到二战后期中国与有关国家订立平等新约才得以废除。晚清和民国初年达成的中外约章中,有不少涉及对外嫡款和借款,由此带来的沉重还本付息负担直延续到民国中后期。如1895年马美条约对日婚款直接导致清政府接连:次举借洋款,总额3亿余两白银,还本付息期限均长达数十年。1901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分39年支付总额达4.5亿两白银的赔款和4匣的年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际,中国依然承担着对多国支付庚款本息的义务。1913年,袁世凯政忖与五国银行团达成善后借款2500万英镑的协
3、议,期限长达47年。进入民国年间,中国所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一战期间,中国对德、奥宣战,战后中国通过参加对奥和约而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通过关于中国的九国公约瓦包括美英法和日本在内的其他各国承诺“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十与行政之完整”。中国成为国际联盟成员国和相关国际公约的签字国,表明已经加入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理应是平等的。自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外之间达成约150个条约和协定,反映了中国在反侵略、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艰辛历程和不懈努力。中国政府曾诉诸国际联盟仲裁,国联虽然作出过几个决议,国
4、联大会通过的“李顿调查团报告书”也否认了日木以武力改变东北现状的合法性,但都无法制止日本对整个东北的武装占领。日本甚至以退出国际联盟的方式,表示了对于国联盟约以及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公然否定。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中日进行了停战谈判并达成了停战协定;1933年热河长城抗战失利之后,中国被迫与日方签订塘沽停战协定;1935年发生华北事变,中日间以换文方式通过了所谓的何梅协定讥但这些退让和妥协的协定都没有满足日本的侵略野心。中国坚持抗战的努力,为与各主要大国交涉争得了主动权。1942年I月I日,在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卜.共有26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梢后设立盟军中国战区。1942年
5、3月,中美达成总额为5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协定,同年6月中美达成6抵抗侵略互助协定,中国与主要盟国之间建立起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时机已然成熟。1943年1月I1.日,中美、中英同时签署了关于取消英美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之后中国还与比利时、挪威、加拿大、瑞典、荷兰、法国、瑞士、丹麦等国订立了平等新约.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外长联合发表6普遍安全宣言h初步提出建立战后普遍安全机制的构想。1945年4月至6月,中国代表出席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大会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另外,1944年中国代表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嗣后中国成为国
6、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豆兴开发银行协定的卷字国。1943年I1.月,美英中三国元首举行开罗会议,会后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提出了战后中国将收回东北、台湾和澎湖。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K波茨坦公告上宣布三国将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重申和确认J开罗宣言对战后日本处理的决定.1945年9月2日,中国代表出席在东京湾“密苏垠”号军舰上举行的日本向盟军提交降书仪式。同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递交中日文降书各份,宣布无条件投降。总之,各主要中外约章、国际条约是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显示器.在中国二战研究学术体系构建中,应系统梳理
7、和研究相关中外约章和国际条约的演变过程,这也是拓展二战史研究的需要。中国与两次世界大成的关系非常纪杂,影响因素很多,是个宏大的课题。本文拟删繁就简,通过中国与两个国际组织的关系勾勒出最基本的线索,并尝试做一点解读。之所以选择国际组织切入话题,是因为中国与每个特定国家的关系千差万别,难以归纳,代表性也受到限制,而国际组织是众多国家的集合,更能代表“世HJ”界0一个现代国家的诞生,除了该国内部诸力量均朝着建设现代国家的方向极尽努力之外,其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对其的认可,也是重要的指标,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可用这标准来匍。两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国际间最重要的大事,塑造/20世纪世界历史的轨迹.大战之后,分
8、别建立了两个现代最重要、规模地大、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一一国际联盟(1.CUgUCofNations)与联合国(UnitedNaIionS)。中国与两个国际组织的关系、在其中的角色,大致代表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化和世界对中国的接纳与认可程度。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与国际联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以新面目示人,其国际地位有些许改善,但中国基本上仍是国际列强俱乐部的盘中轻。1915年日本遢迫袁世凯签定“二十条”,这个在没有发生实际冲突与战败的情况下签定的屈辱条约,在近代中国十分罕见,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签定条约的5月9日被视为“国耻日”。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
9、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甥发。大战发生在遥远的欧洲(中国最早称之为“欧战”),与中国并无直接关系,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于1914年8月6日宣布对欧战保持中立.当时中国正经历袁世凯时代与袁世凯过世后的军幅混战时代,一战交战的双方都想拉拢中国加盟战争。中国国内围绕是否参战发生了激烈的政争,甚至酿成了“府院之争最终,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福国、奥匈帝国宣战,站在了协约国(Trip1.eEntente)一边。协约国的英、美、日、意等国表示欢迎,并声明将尽力赞助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大国当有之地位及其优待”【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0页,中国虽未派士兵前往欧洲作战,
10、但向协约国提供了大批粮食,并先后派14万华工到法国等国前线服劳役,有2万多人命丧异国。据徐国埼教授的研究,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意义重大,“标志着中国人其正菽义上寻求国际化及新的国家认同的开始”【徐国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一国际史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文史哲2012年第5期,第9页.】,战后,中国成为故胜国,参加巴黎和平会议(ParisPeaceConference).“第次向世界提出中国的平等诉求,表达中国作为平等一处加入国际社会的建里1徐国琦: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一国际史研究方法及其应用h文史哲2012年第5期,第8页。】1919年1月,战后嫡和的巴黎和会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
11、27个国家代表参加会议。会前,美国总统威尔逊(ThOmaSWo1.rowWi1.son)提出“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二中国国内对巴黎和会抱有极大幻想,认为一战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和会能主持公道,中国能收回丧失的一切权利。中文版的威尔逊总统故时演讲录时洛阳纸贵。中国知识界更是普遍乐观,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天安门广场发表演讲:从此之后,“定把将国际间一切不公平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别用光明主义来代它”【藤元培:光明与黑暗的消长一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庆祝协约国胜利大会上的演说词(1918年I1.月15日),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5页。工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交rd
12、山东问题说帖中国希望条件说贴等,要求废除列强在华特权,收回第国在山东的权益,但会上,列强不仅拒绝了中国的正当要求,还将战前谯国在山东的特权转送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中国知识界大失所里,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塞和约(TreatyOiVersai1.Ies)上签字。但是,如果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第一,它是中国第一次参与大型的多边国际会议,且是以战胜国身份出席。即便只是出席巴黎和会,中国已部分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新的国家形象,并且参与了世界新秩序创建的过程.第二,以往中国参与的双边或多边国际交涉多数是被迫割地赔款、损在主权,巴黎和会上
13、中国第一次向全世界昭示了修正不平等条约、争取国际平等地位的要求。其目的虽未达到,但中国迈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王建朗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堀起始于第诙世界大战的结束。”【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人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同时也把中国带向世界”【徐国琦著,马建标译: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h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页,】第次世界大故给中国带来了工商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大成期间,由于列强纷争,无暇东顾,中国的轻工业尤其是植食加工、纺织等轻工业部门迅速发展,企业数量增加,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
14、期”。作为战胜国的一个收获,中国停止了支付部分辛H条约赠款,1901年的辛丑条约B规定中国向列强赔款总额4亿5千万两白银(包括利息约9亿8千万两)。中国参加一战,对盟友的协约国各国“缓付”部分赔款;与德奥宣战,终止对敌国的赔款;中国与苏联签订协议,苏联政府放弃俄国所得的赔款。三项合计,省却赔款数量亦可观。中国枯竭的财政得有喘息的机会。此外,北京政府与德国于1921年5月签订4中德协约讥规定德国取消因不平等条约而获得的在中国的一切权利,取消在华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以及在北京使馆享有的特权,在平等基础上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与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欧洲强国之一签照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15、在不平等条约的链条上打开了个缺口”【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第75页“工1920年1月10日凡尔塞和约正式生效的当天,国际联盟(以下简称“国联”)宣告成立,凡是大战中对德奥集团宣战的国家和战后新成立的国家均是国联的创始会员国。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普遍性国际组织,也是战后最大的国际组织。国联总部设在日内瓦,最多时有50多个成员国中国因拒签E凡尔塞和约瓦未能在第一时间加入国联,而是在格署了对奥匈帝国的圣日耳变条约(Tg1.yofS1.Gcrmain)后,于1920年6月29日加入国联。中国加入国陕,首次成为国际组织的成员。然而,当时国内战乱频仍、南北分裂
16、,无力在国联发挥应有作用,甚至经常拖欠会费主导国联的西方列强对远东事务不甚关心,曾任国联副秘书长的华尔脱斯(FP.WH1.1.so回忆,西方国家一度对中国代表的大会发言都“不愿候听二【英华尔脱斯(FPWa1.ters)著,汉敖、宁京译:国际联盟史上,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70页。】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国家统一后,开始与国联建立较密切的联系.国联内部建立了对华技术合作委员会,派卫生局局长拉西受(1.udWikJ.Rajchman)来华,担任驻华技术合作代表。拉西史在中国考察科学、卫生与农业情况,向国联行政院提出报告。1.g后,国联派出卫生与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来华指导工作。蒋介石并不满
17、足于此,他希望国联在帮助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方面发挥作用.蒋介石对国联代表说:“中国受不平等条约之害,与国际联盟会责任所在,忍令其会员有独受不平等条约,是为该会之耻辱。该会之有否或信与能力,当视其能否扶助中国取消此约也J【蒋介石日记(手稿本)(1931年4月3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入侵中国东北。蒋介石拒绝与日本直接谈判,接受拉西曼的建议,指示驻国联代表施荣基向国联理事会提出申诉,要求国联派遣调查团。蒋介石对国联寄望甚大,断定国联会支持中国:“此次国际联盟既出面干涉,如我国内不能一致对外,则中国从此无人格矣,忧焚无已。”【6蒋介石日
18、记(手稿本”(1931年9月23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国联接受了中国诉求,并派出以李顿侯的(VietOrAICXandCrGeO以CRobenBu1.wer-1.ytton)为团长的调查团到远东调查日本侵华真相。1932年10月,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东京、南京和日内瓦同时发表。报告书肯定东北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对“九一八”事变经过和伪满洲国也有较客观的叙述,向世界申明了中国被侵略的事实。国联大会上以40票支持,日本I票反对通过了基于李顿报告书的声明,否认“满洲国”的合法地位,并要求日本将满洲交还给中国。国联报告书通过之时,蒋介石评价:“昨日国联提案,认满州为中国之主权,不承认伪满
19、国,其态度比较优良。”【蒋介石日记(手稿本)(1932年2月1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许多中国人劝国联报告书并不满意,认为应该强烈谴贵日本。日本对国战报告书亦强烈不满,于1933年3月27日宣布退出国联.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国联报告书是倾向丁中国的“国联在中日争端问题上的看法,体现了彼时西方列强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一个选择难题,即在两者不可族得的情况卜.,是选择已较成熟的日本市场,还是选齐虽不成熟但已显示出无限潜力的中国市场。各国不愿意失去日本市场,也不愿得那日本,但它们己开始将中国与日本放在了天平的两边进行权衡。这在过去(即使在12年前的巴黎和会上)是不可思议的。二、第二次世界大
20、战:中国与联合国1937年7月,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边自主抵抗,边寻求国际援助9月12日,中国驻国联首席代表顾维钧正式提出申诉,要求国联依据盟约相关规定,采取适当与必要的方法与行动,制止日本对华侵略战价。其后,中国代表又根据侵华日军大规模的轰炸暴行,提出国联必须依据盟约宣布日木为“侵略国”,各会员国应采取具体措施制裁日本。国联的远东问题咨询委m会通过决议,谴责日本轰炸中国不设防城市与杀戮平民的暴行。IO月6日,国联大会正式通过决议,宣布日本对中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九国公约及巴黎非战公约之义务:建议尽快召开九国公约会议,“寻求以协定方式结束冲突之方法”:建议会员国对中国表示精神援助,不采取有损
21、中国抵抗力垃以致增加中国在此次冲突之困难的任何行动,请会g国设法个别援助中国。关于全面抗战后中国在国际联盟m求支持的过程,详见洪岚:南京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19371941),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相较于1932年的国陕调查团报告书,此时国联对日本侵华态度较明确,公开谑贡日本,鼓励成员国援助中国。但国联自知其约束力很低,特别建议召开九国公约会议以解决问题。中国看到了国联衰落的趋挎,在国际间争取同情的重点转到了另一个多边国际组织九国公约。九国公约是“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的简称,这是1921年底至1922年初九个与中国相关国家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通
22、过的条约,具有国际协定的性质。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各国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强调中国必须对各国开放,但对幻想“独占中国”的国家(尤其是日本也有定的约束作用。后来陆续有国家参加公约,至1937年,九国公约己有19个签署国。九国公约组织即将开会的消息传来,中国抗日战场上的淞沪会战正激烈进行。蒋介石为了获得九国公约组织的支持:,甚至卜令在故场上逐渐失去主动权、本应撤出收场的中国军队继续在上海死战。中国对于九国公约组织一致达成制裁日本侵略的决议并不抱奢望,但希望能将国联谴责日本之决议事实化,各参加国政府加紧对日一致之经济压迫,排斥日货,至少做到不以财力、物力帮助日本;同时希望各国能给中国以
23、军费借款及军械钱款。1937年I1.月,九国公约组织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讨论中日战争时,未能采纳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各种建议,尤其是经济制裁日本的四项建议.会议最后通过的宣言只原则上址中了九国公约的原则及和平的或要性,要求中日双方“停止战争,并改取和平程序”。九国公约组织在中日之间面临着与国联同样的困难选择,并没仃做出中国期望的决议。即便在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仍然很难在中日两国之间做出明确选择,不敢得罪日本,公开支援中国,有时还以牺性中国的利益来绥靖日本。1941年12月7日,在中国独立抗击日本四年多之后,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故争爆发。此时,中国战场抗击日本的限略价值突显
24、,美、英等国迅速与中国结成同盟。1941年12月3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1.inD.Rooseve1.t)致电蒋介石,提议由蒋介石担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指挥现在或将来在中国、越南、泰国境内活动的联合国家军队。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被国际军事联盟授以指挥权。随后,中国军队进入缅甸,配合英国军队与日军作故.1942年元旦,中国驻美大使胡适代表中国签署美、英、苏、中四国共同对付轴心国家的宣言,这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四强”行列。随后,美国白宫宣布了由美、英、苏、中及其他22个反轴心国家共同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Dec1.arationbyUnitedNations).凡签字国政府保证将运用其全
25、部的军事与经济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并在战争中紧密合作,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议和.罗斯福总统提议,聘美、中、英、苏四国列名在其他22国之前。中国首次在名义上取得了与美、苏、英相等的大国地位。美舍伍谯(R.E.Shcruood)著,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洋: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页】1942年秋,中国分别与英、美签订新约,英、美宣布取消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加之中国时日、镌宣战,列强强加在中国的双边不平等条约基本上失去了效力。1943年IO月30日,美、英、另: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直言及明确表示要尽快共同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并确立
26、了四大国为该国际组织重心的设想。于中国而言,该宣言是维联合国家宣言之后,进一步确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蒋介石在致三大国领导人的贺电中说:“四国联合宣言之签订,余及我全中国军民闻之无限欣幸。此一历史性的重要文件,昭示反侵略大义于世界,不仅增强我四国为达成共同信念之合作,且对全世界爱好和平之民族均以建立国际和平及普遍安全之保证,此于世界之前途实有莫大之贡献【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一一对日抗战时期第3编战时外交3(3),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版,第815页。】1943年11月,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CairoConference),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酋相邱吉尔(Winston1.co
27、nardspcnccrChurchm)共商对日作战与战后安排等重要问题。这是中国貌导人首次与世界大国领袖平起平坐,共商国际大计。1944年9月底至10月初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DumbarIOnOaksConference)上,美、英、苏、中就建立一个世界组织的目标、结构等达成一致,联合国篮图被描绘出来。蒋介勺1945年2月13日得知美、英、苏将确定组建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认为这是他至所期待,是“新年第一胜利之捷音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协商起草&联合国宪章:(CharteroftheUnitedNations),中国代表团出席。6月25日,全体大会通过联合
28、国宪牵,是为联合国成立的法律基础。宪章规定,美、英、苏、中、法五国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代表团在四个发起国中按字母列于首位,首先在宪章上签字.蒋介石闻讯,高兴地写道:“批准联合国宪章乃一世界之大事也JH蒋介石日记(手稿本方(1945年8月25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尢所档案馆藏。】事实上,在参与联合国筹建过程中,中国对自己的“大国地位”有较清醒逆慎的认识蒋介石在受邀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时向罗斯福总统表示,如无东方人民的代表,“则此会议将对于世界之一半人类失去其意义”【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一一对日抗战时期第3编战时外交(3),第828页。】意即中国是以“东方人民代我”的
29、身份参加会议.在联合国筹建过程中,中国代表常常站在小国弱国的立场发言.孙科对媒体表示,中国人应视取得大国地位”是一种义务而不应当作权利”,既然是义务而不是权利,中国人民“今后要切切实实自强不息,把自己的国家建设起来,迎头赶上先进国家,与英美苏及将来之法国诸世界大国并驾齐驱,共同负起维持世界和平的贡任”H重庆中央日报“1945年10月I1.日),转引自金光耀:中国在联合国创建中的作用及对自身大国地位的认识h4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6期,第15页.】。有人说,中国取得抗战胜利是“惨胜”,中国实际上尚无跻身世界强国的实力。成为“四强”之是罗斯福总统出于美国极略拉抬的结果,中国是个“虚幻的”大国.但从
30、前述的历史过程看,中国从独立抗击日本到与反法西斯国家军事结盟,到元首参加国际协商,再到成为国际组织的创始国,以这些事件衡量,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社会重要一员是确定无疑的。如果将现代中国在国际社会争取平等地位的努力与过程想像成条曲线,从1弘0年至1911年是第一阶段,基本上在下沉,并在低谷徘徊;1911年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是第二阶段,开始艰难爬升;曲线在1919年后加速上升,到1945年达到一个顶点。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世界秩序的巨变,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国,它成功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充当了一定角色(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武要盟国),均站在战胜国
31、一边,获益匪浅。正是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中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现代国际组织的局外人到进入国际组织,到国际组织的创始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四强”之一.从被污辱、被欺凌到受到尊重,成为国际社会平等的一中国为走上国际舞台努力的成效显著。如果要寻找这段“成功”之路的原因,可从国内与国际两方面着手:在国内,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逐步改变了传统时代“天下中心的世界观,走上了建设一个统一独立的现代国家、争取与世界接轨的道路.中国表现出努力向上的勇气,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具备作为现代国家的基本素质及光明的市场前景。费正洁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一书中曾用一节的篇幅写“中国的新心态”:“从1936年秋开始,种
32、新的乐观情绪及国家统感弥漫全国美费正清(J.K.Faiank)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页。】如果对比1900年代与1930年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后者明显比前者乐观品扬。当时中国政治多元性与包容性兼具,呈现出个现代国家的基本素质。第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尚未统一,处r南北对立的同势下,对丁是否参战,国内乩至引起政争。但到战毋结束巴黎和会召开时,虽然是北京政府执政,中国代表团中也有南方政府的代表王正廷。华盛顿会议召开时,中国代表团不但包含了北方政府、南方政府的代表,还有民间推举的代表,形成前所未有的“国民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两党政见明显不同,中国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代表团中国民党占了多数,但也有中国共产党、民主同盟及无党派人士。这样的构成,既在国际间显示了中国的团结,也能代表更多中国人的意志。国际方面,则是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提供的难得机遇,中国在对立的世界大国之间、在巨变的时代中作出了正确的抉择.两次世界大故,中国都站对了队伍,跟对了代表前进方向的主流国家,分享了胜利成果。当然,中国在加盟世界大战前后也作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开展了艰苦电绝的斗争,得到盟方广泛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