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讲义.ppt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5367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PPTX 页数:113 大小:39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讲义.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心理咨询师讲义.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心理咨询师讲义.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心理咨询师讲义.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心理咨询师讲义.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讲义.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讲义.pptx(1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4月24日星期一,1,心理咨询师讲义,第二章社会心理学,1/27/2020,2,第一章 概述,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1/27/2020,3,第一单元 定义和研究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F.H.奥尔波特(192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G.W.奥尔波特(1954)社会心理学了试图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1/27/2020,4,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包括个体习得的行为,亲社会

2、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及群体的决策行为勒温(1936)社会行为公式B=f(P,E)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1/27/2020,5,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霍兰德(1976)-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阶段哲学思辨启蒙期经验描述形成期实证分析确立期,1/27/2020,6,一、哲学思辨阶段,时间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27/2020,7,二、经验描述阶段,时间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

3、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主要学术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1/27/2020,8,三、实证分析阶段,时间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特点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1/27/2020,9,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1/27/2020,10,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学习论二、社会交换论 三、符号互动论四、精神分析论,1/27/2020,

4、11,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1/27/2020,12,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概述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涉及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1/27/2020,13,终身社会化儿童青少年期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如劳动教养制度,1/27/2020,14,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的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1/27/2020,15,五、几种重要的社

5、会化类型语言社会化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1/27/2020,16,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一、什么是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二、社会角色分类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获得方式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1/27/2020,17,心理咨询师、老师、警察、医生、公务员成就、规定性、自觉型、表现型角色工人成就、功利型、自觉型、规定性角色,1/27/2020,18,三、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四、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指同一主体内两个或两个以上

6、角色间的矛盾导致的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1/27/2020,19,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自我的定义定义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知包括主我、客我、镜我,1/27/2020,20,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 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1/27/2020,21,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1/27/2020,22,二、身份定义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地位身份,

7、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是易变的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1/27/2020,23,三、自尊定义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的满足会导致自信自尊公式詹姆士(1890)提出自尊=成功/抱负,1/27/2020,24,影响自尊的因素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的进行社会比较,1/27/2020,25,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1/27/2020,26,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一、什么

8、是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即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行为原因的知觉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发生的基础,1/27/2020,27,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认知者的经验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作用图式的作用影响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我知觉、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情绪,1/27/2020,28,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定义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印象形成个体在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

9、向的过程,1/27/2020,29,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有重要影响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熟人间尤其是亲密的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1/27/2020,30,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是以偏概全的现象,1/27/2020,31,刻板印象定义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作用及局限有社会适应的意义,简化社会知觉过程偏见、歧

10、视,1/27/2020,32,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1/27/2020,33,四、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定义定义又称为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印象管理重点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印象形成对认知者而言重点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1/27/2020,34,印象管理的作用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其角色的期待常用的

11、印象管理策略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与抬高自我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其所好,1/27/2020,35,第三单元 归因,一、归因的定义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1/27/2020,36,二、行为原因的分类内因与外因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这样单一的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1/27/2020,37,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人的情绪易变人格特征、能力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可控的原因表明个体通过

12、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变化做出预测对不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1/27/2020,38,三、控制点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理论内控者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相信自己能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其态度和行为是符合社会期待的外控者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1/27/2020,39,四、归因原则不变性原则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

13、变联系折扣原则凯利提出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1/27/2020,40,协变原则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凯利提出,也称为三维理论个体归因时要考虑三种信息特异性原因、共同性原因、一致性原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更可能做出内部因素的归因,1/27/2020,41,五、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解释会有差别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失败时,外归因会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人皆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动机性

14、归因偏差观察位置时间因素,1/27/2020,42,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1/27/2020,43,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二、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的循环过程,1/27/2020,44,三、社会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与调节功能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1/27/2020,45,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

15、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亲合需要亲合动机亲合行为,1/27/2020,46,亲合的起源依恋亲合的作用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2.获得信息3.减轻心理压力4.避免窘境,1/27/2020,47,影响亲合的因素1.情境因素外在压力,悲惨情境2.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3.出生顺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亲合倾向比其弟妹们更明显,1/27/2020,48,二、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成就动机的重要性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

16、观估计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系,1/27/2020,49,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目标的吸引力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1.家庭教养方式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1/27/2020,50,三、权力动机定义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社会控制的需求对无能的恐惧,1/27/2020,51,四、侵犯动机侵犯行为的构成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侵犯行为的原因1.本能论的解释弗洛伊德 洛伦茨,1/27/2020,52,2.挫折侵犯

17、学说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要点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1/27/2020,53,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能力4.社会角色与群体5.大众传媒的影响,1/27/2020,54,五、利他动机利他动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利他行为的性质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的原因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2.社

18、会规范论的观点认为人类道德中的一个普遍准则-交互性规范人类社会还存在一种普遍的规范-社会责任规范,1/27/2020,55,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情境 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在场人数越多,利他发生的可能性有时越小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的特点,1/27/2020,56,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内疚人格3.利他技能,1/27/2020,57,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一、社交情绪的定义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1/27/2020,58,二、几种基本的

19、社交情绪社交焦虑 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同时伴有生理上的症状个体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1/27/2020,59,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特点针对性 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1/27/2020,60,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个体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1/27/2020,61,内疚是个体

20、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1/27/2020,62,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1/27/2020,63,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一、什么是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1/27/2020,64,态度的成分1.认知成分-C2.情感成分-A3.行为倾向成分-B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态度与行为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1/27/2020,65,二、态度的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

21、知功能三、态度的维度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1/27/2020,66,四、态度的形成依从认同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1/27/2020,67,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1/27/2020,68,一、态度转变模型霍夫兰德提出了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可信 差距 信念 警告|意图 畏惧 人格 分心,1/27/2020,69,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的威信2.传递者的立场3.说服的意图4.说服者的吸引力,1/27/2020,70,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

22、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2.畏惧能唤起中等强度的畏惧的信息能取得最好的说服效果3.信息倾向性4.信息的提供方式,1/27/2020,71,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接受者根据直接的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2.人格因素自尊水平高、自信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3.个体的心理倾向,1/27/2020,72,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1.预先警告2.分心3.重复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曲线的关系,1/27/2020,73,三、态度转变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人们在转变态度时,遵循费力最小原则P-O-X模型P个体、O他人、X对象(人或事物)P-O-X三者间的关系从各方面

23、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关系,1/27/2020,74,认知失调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有4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社会交换论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1/27/2020,75,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1/27/2020,76,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1/27/2020,77,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定义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大众沟通也称

24、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大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1/27/2020,78,二、沟通的结构沟通过程由七个要素构成信息源信息最重要的是语词通道人际沟通以视听交流为主信息接受者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障碍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影响沟通的每一 要素及整个沟通过程,1/27/2020,79,三、沟通的功能获取信息的手段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 织目标的实现,1/27/2020,80,四、人际沟通的分类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按信息流动方向单向沟

25、通与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所左右和引导,1/27/2020,81,五、沟通网络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式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较高非正式沟通网络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1/27/2020,82,第二单元 身体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妆饰、人际距离等人们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1/27/2020,83,一、目光与面部表情目光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面部表情是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二、身体运动和触摸身体运

26、动触摸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1/27/2020,84,三、姿势与妆饰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身体语言四、人际距离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社交距离工作关系个人距离(1.5-4英尺),1/27/2020,85,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一、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是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1/27/2020,86,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过程中把自己私人

27、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探测器自我暴露的程度的4个水平情趣爱好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隐私,1/27/2020,87,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相互性原则2.交换性原则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得失或得=失,至少是得别太失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和支持4.平等原则,1/27/2020,88,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

28、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退缩、孤独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1/27/2020,89,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定义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1/27/2020,90,二、影响喜欢的因素熟悉与邻近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相似与互补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都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外貌 才能人格品质真诚,1/27/2020,91,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一、人际互动的定义专指人们

29、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二、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与竞争合作及其基本条件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行为条件目标一致、共识与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1/27/2020,92,竞争及其基本条件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多伊奇的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个体行为的目标和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和手段间如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彼此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合作关系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个体的目标与手段才能实现竞争关系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与手段才能实现,1/27/2020,93,第七节 社会影响,社会

30、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1/27/2020,94,第一单元 从众,一、从众的定义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的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特点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的,也可是想象的群体压力可是个体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没意识的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1/27/2020,95,二、从众的功能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让个体适应社会是被动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三、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四、从众行为的原因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1/27/2020,96,五、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因素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越高,个体越易产生从众

31、行为群体规模的临界值大致在3-4人个体人格因素个体的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情境的明确性其他因素性别、智力,1/27/2020,97,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一、社会促进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绩效的现象社会干扰(社会抑制)有时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社会促进的2种效应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观众效应,1/27/2020,98,二、优势反应强化说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优势反应指已经学会和掌握的相当熟练的动作三、社会懈怠(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人

32、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1/27/2020,99,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一、模仿模仿的定义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的意义是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形成,1/27/2020,100,塔尔德的“模仿率”下降率几何级数率先内后外率,1/27/2020,101,二、暗示定义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照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1/27/2020,102,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暗示者的权利、威望、

33、社会地位、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被暗示者的个性、学识、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有关系-年龄小、女性易受暗示情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易受暗示,1/27/2020,103,三、社会感染定义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倾向和行为特点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1/27/2020,104,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1/27/2020,105,第一单元 爱情,一、爱情的定义定义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感情特点一般在异性间产生基本倾向是奉献,具有利他性,1/27/2020,106,二、爱情与喜欢区别依恋利他亲密三、爱情

34、的发展阶段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1/27/2020,107,四、爱情的形式浪漫式、游戏式、占有式、利他式哈特菲尔德(1988)激情爱和伙伴爱五、爱情的三角形理论斯坦伯格(1988)爱情有亲密、激情、承诺三因素组成,1/27/2020,108,第二单元 婚姻,一、婚姻的定义定义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本质社会性动机经济、繁衍、爱情,1/27/2020,109,第三单元 离婚,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需求不满价值观念的不一致自我的远离夫妻的性差异二、离婚的原因低龄结婚、闪婚、有婚前性经验、性生活不满意,1/27/2020,110,第四单元 家庭,一、家庭的定义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1/27/2020,111,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家庭的结构结构要素成员数量代际层次夫妻数量结构模式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1/27/2020,112,家庭的功能经济、性、生育、教育、抚养与赡养、感情交流三、家庭生命周期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解体,1/27/2020,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