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党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报告汇报材料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区党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报告汇报材料2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区以“党建+”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汇报*县打造社区“五金”推进搬迁社区治理体系工作报告*县党建引领激发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报告某区以“党建+”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汇报*区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建+”理念,以新思路、新机制、新手段谋划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迈上新台阶。一、以“党建+物业”为支点撬动社区治理大能量住宅小区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随着城市社区的转型变迁,业主委员会应运而生,物业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既为城市发展注入活
2、力,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小区是*区的惠民工程,也是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规划面积约40万平方米,小区居民超过100O户。整洁清爽的小区环境、和睦友爱的邻里关系、秩序井然的物业管理小区的和谐环境得益于“红色物业”的创建。*项目部成立了党小组,在*小区建立了党群活动中心,同时与*社区党总支、小区业主委员会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党建工作体系,并建立了联合党组织。*党支部紧紧围绕“支部进社区、党员进楼栋”的形式开展各项服务活动,“红色物业”在*小区扎了根。小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20%,对休闲娱乐活动场所有很高的需求。天气渐热,居民们希望小区里能修建几处凉亭,用来乘凉聊天、休闲娱乐,然而大家在选址
3、位置上意见不统一。为了集思广益办好实事,在社区的支持下,物业主动靠前服务,小区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志愿者齐发力,仅用一周时间就基本解决了选址分歧问题。为提升业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项目部常态化开展扶贫助困、环境美化、医疗保健、文化健身、尊老敬老等兼具公益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打造“红领物业”基地、开辟“红领物业服务窗口”、成立“红领物业服务站”和“网格驿站”等方式,深化“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构建10分钟“红色物业”为民服务圈,做实做细品牌服务,把小区打造成高品质物业管理服务综合体。通过在物业公司成立党组织,物业服务质量更高了,党组织引领力更强了,群众心里更踏实了。*社区
4、“红色物业”不仅让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位居民,更发挥了系统管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使“红”的特色不断凸显,让“红”的浓度不断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全面提升。二、以“党建+网格”为抓手构建社区治理新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是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文明创建精细化、常态化,有利于推进社区管理的信息化、社会化。*区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将支部建在网格上。构建“党建+网格”工作模式,探索网格化管理新举措,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突出党建引领,将创新网格化社区治理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党建网格、社会治理网格
5、、民生服务网格、社会组织网格“四网融合”,使党的领导充分延伸到社区治理的末梢。社区按照“1+1+N”模式(党小组+居民小组+N种社会力量)划分设立党支部、党小组,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共享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社区6号、10号楼周边因前期规划问题,存在路面狭窄、缺少非机动车停车位、绿化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正常出行,居民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社区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搜集居民意见建议,制定方案,对6号、10号楼周边进行提升改造,增加党建宣传元素,既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也美化了小区环境。*小区是安置小区,少部分居民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存在圈地种菜、乱扔垃圾等现象
6、,不仅破坏了小区绿化,也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在小区内开展环境集中清理整治活动,同时党员干部也积极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宣讲创城知识。通过整治,既有效改善了社区环境,也凝聚了人心,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三、以“党建+服务”为支撑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难。把群众的需求了解清、解决好,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是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关键。*社区推行“五位一体”治理模式,以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方式,强化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突出服务功能,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网格覆盖的要求,
7、建立“社区一小区一网格一小组一楼栋五级党建网格服务体系,通过“五级负责”将党的组织和党员有效融入,实现社区党建网格化全覆盖。探索运用社区便民服务信息系统,对社区内20个综合网格、15个专属网格存在的安全隐患、社情民意、社区建设等群众诉求进行收集,感知社区态势、畅通沟通渠道、强化基层治理、方便群众办事。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紧扣“居民受益、群众满意”主线,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推动社区党建、卫生、文化、治安、环境等服务进楼栋,政策宣传到户,工作落到实处。*社区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志愿服务室、法律援助室等服务型功
8、能室,成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积极推行“一站式”“最多跑一次”窗口便民服务,将党建、计生、民政、社保、妇联、综治等服务项目集中到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下操作”的服务模式,努力让居民群众“最多跑一次“。将心系万家的“便民服务卡”发放到1377户居民家中,入户率达到100%,社区居民随时可以拨打负责人员的电话咨询和反映问题,向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一张“便民服务卡”成为了社区与群众的“连心桥”。社区还全面推行“黄金两小时”工作制,即每天上午提前一小时上班,下午推后一小时下班,精准满足群众需求,精细做好为民服务,让干群关系更和谐。*县打造社区“五金”
9、推进搬迁社区治理体系工作报告*县紧扣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的工作目标,不断深化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五金”幸福社区,有效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社区搬迁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一、打造群众就业“金饭碗”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确保搬迁群众能够稳定就业,*县注重在技能培训、拓展途径上下功夫,依托*职校、*正大职校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培训,开设烹饪、电工、家政、挖掘机等就业培训班,今年累计开展就业培训8场次526人,实现就业420人;进行“立体式”推荐,利用招聘会、入户讲解、便民墙发布、*广播宣传等方式,做好就业信息宣传、发
10、布和岗位推荐,今年共发布就业信息5000余条,开展就业招聘会1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抓好“集中式”输送,组建*县同协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总社,以及*等社区劳务合作社分社,抓好劳务输出,截至目前,组织到*、*等地稳定务工2000余人。通过创办扶贫车间、合作社吸纳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稳定就业,充分利用*、*等地对口帮扶资源,累计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及财政扶贫资金488万元,在移民小区及周边建成洗涤、制衣、蜡染等车间4个,吸纳稳定就业230人,人均年收入增加L5万一5万元,提供临时就业岗位500余个,人均年收入增加0.4万一3万元。积极整合财政扶贫资金盘活社区闲置土地,大力发展生
11、产周期短、效益好的农业产业项目,今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4万元,发展辣椒、硒锌商薯、林下中药材、鸡等种养殖产业,带动脱贫劳动力务工3560余人次,日增收80150元;在移民小区开发楼道管理、巡逻员、网格员、环卫协管、社会治安协管、门卫保安等公益性岗位316个,优先帮助无法离乡、无业可就的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设置人社专项招聘岗位42个,人均年收入1.8万元以上。二、打造公共服务“金品牌”*县进一步强化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综合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建立“学校+社区”教育服务沟通机制,将1187名搬迁户子女转入社区周边学校就近就学,创新创办“四
12、点半学堂”,对三年级及以下学生进行免费托管。*街道建成县*中学,校舍面积22.7万平方米,共4690个学位,教师287人,满足搬迁户子女的就学要求。建立“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制,将所有慢性病人档案转入社区管理,定期联系医务人员上门服务,举办卫生健康培训,组织妇女儿童健康体检,就近安排卫生防*服务;配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疾控中心、*医院以及社区卫生室,配备医务人员,定期组织县医院骨干医生到社区开展业务指导,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足搬迁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7个便民服务窗口,为搬迁群众办理民政、养老保险、水电缴费代理等10多项服务;设立社区服务站,建立完善老年服
13、务中心、儿童活动中心、职工之家、法律服务站等功能健全的服务机构;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强化物业管理,承担水电收费、社区绿化、公共维修、隐患排查、投诉受理等服务事项;鼓励和支持搬迁群众开办购物超市、餐饮、家政物流等商业服务行业200余家;进一步优化养老尊老服务,建立“老人+”服务机制,提供劳务、托教、文娱、用餐、医疗、交流学习等服务,确保“老有所乐”。三、打造社会治理“金钟罩”*县将安置区按照区位和人口分布成立4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设立基层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将4个移民安置社区划分成75个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依托*基金的扶持,选派75名搬迁群众担任网格员,形成“居委会一网格一楼栋”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14、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组建应急救援队、义务巡逻队、义务消防队、巾帼服务队等队伍,配合承担消防安全、治安巡逻、应急处置、矛盾纠纷调解等职责,实现基层群众系统规范自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为移民搬迁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宣传教育、文体活动等各项服务;按照“综治中心+N”模式建强移民社区综治中心,配备警务室、视频监控室、公共法律服务室(调解室)、人民调解室、法官工作室等,推动平安社区建设,建设法治广场,倡导共建共享,平安创建活动形成常态;坚持安全隐患、社会矛盾“双排M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机制,用好“居民公约”“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载体,落实治安
15、联防联控责任,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四、打造民族文化“金钥匙”为不断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帮助搬迁群众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县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推进群众就业统筹起来,通过减免场地租金、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建设*公司、*饰服饰加工厂、*厂等4个民族特色扶贫车间,带动90余名搬迁户劳动力就业;将民族文化队伍建设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起来,积极支持搬迁群众组建芦笙、山歌、宣传文艺等各类文艺队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刺绣、剪纸、蜡染、芦笙等民族传统手工艺术协会会员170余人。充分利用春节、元旦、端午等重要节假日和*年、吃新节、翻鼓节等少数民族特色节
16、日,开展芦笙比赛、铜鼓舞、篮球比赛、篝火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体活动,目前成功举办文体活动8场,场均参与群众约5000余人;利用“新市民追梦桥”平台,与工青妇等相关部门协作,举办银饰、刺绣、蜡染、芦笙等非遗工匠技能大赛2次,有效促进民族手工艺工匠之间的交流提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道德讲堂、移民夜校、广场电影等载体,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将移风易俗、“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创建、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等联系起来,开展树文明新风活动;建立社区评先选优常态机制,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星级网格员”等评选宣传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宣扬传统美德、弘扬优良传
17、统,今年来,已开展评选表彰活动6次。五、打造基层党建“金种子”队伍强则事业兴。为进一步加强后续扶持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县注重把政治素质高、带动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同志选进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不断提升社区干部队伍战斗力;同时,建立健全社区后备力量选拔、培养、任用机制,实行社区干部“1+*”联系、帮带、培养后备干部模式,引导后备力量到网格党小组一线、产业发展一线、乡村振兴一线锻炼,目前,已储备年轻优秀社区后备力量58人,其中在网格党小组内任职10人。创新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按照“一网格一组织”原则,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
18、方式成立网格党小组,实现网格党组织覆盖率达100%、场所落实率100%、功能配套率100%,进一步延伸党建触角;扎实抓好党建业务培训,定期举办党务知识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授课培训I、交流借鉴等方式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抓党建促发展的能力素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创新“加减法”抓实社区服务,通过加强暖心服务、党员联系、民情家访、关爱帮扶、共建共驻,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量化工作等方式拉近与移民群众的距离,不断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质量,积极营造社区服务“零距离”的良好氛围;以“党群联干、党政联推、党社联合”为主要抓手,抓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服务;认真落实各项党建制度,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党支部标
19、准化规范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县党建引领激发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报告*县*社区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对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引发城市内涝、供水供电中断等重大险情、灾情,*社区党员、志愿者迅速响应党组织号召,机关党员就地报到,组建起12支党员突击先锋队和12支志愿服务队,冲锋在前、向险而行,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工作,鲜红的党旗让社区群众有了主心骨。平时过得硬,关键时才能打得赢。*县坚持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健全工作机制、灵活组织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夯实工作基础,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推行“一联盟一链条”社区治理服务模式,推动部门
20、单位资源力量下沉社区,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不断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建强组织筑堡垒*县加强党对城市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机制,精细化下活社区党建“一盘棋”,推动建立社区“微治理”网格管理架构,聚焦社区治理难题,畅通民情通道,强化责任落实,推动社区从“群龙无首”到“党建引领”转变。以街道改革为契机,强化街道党工委“轴心”作用,不断完善街道职能体系框架,赋予街道党工委统筹调度公共事务、统筹使用下沉资源等8项职权。制定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案,全面统筹各部门资源,压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责任,逐步健全信息收集、流转交办、
21、督办反馈、考核管理等工作机制。在社区“两委”换届中,围绕“选好干部、配强班子”目标,把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班子中,实现“一肩挑”和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100%,班子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将6个城区社区、10个安置社区划分成120个网格,每个网格设1名正式干部网格员和1名公益性网格员,12个楼栋设1名楼栋长,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上,搭建“街道党工委一社区党组织一网格党支部一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构架。制定社区“网格事项基础清单”,整合党建、综治、信访、宣传、应急等多个部门职责,形成兜底“一张网”,推动党建联建、社区服务高效化、便捷化。二、联建联动解民忧针对部分老旧小区长期无人管、
22、脏乱差,安置社区人员结构复杂、问题多等社区治理难题,积极搭建社区红管家服务体系,推行社区物业组织联建、机制联创、党员联动、服务联做、活动联办“五联共建”党建联建模式,构建红色联盟和小区治理共同体。统筹用好社区工作者、公益岗、楼长和单元长等现有力量,组建网格服务队、党员先锋队、物业管家队3支队伍,实现物业服务快速响应、及时回复、有效解决。建立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非公经济组织依法注册,市场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为社会救助对象、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社会工作专业服务100余次、社区活动32场次,受益人数3000余人。建立驻区单位党组织结对联系社区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
23、”服务机制,实行结对帮扶联系制度,推动1870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广泛开展“点亮微心愿”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延长“居民点单一社区派单一组织接单一党员领单”服务链条。建立“三亮一比”工作机制,即社区亮目标、亮举措、亮成效,“双报到”单位党组织亮承诺、亮项目、亮成果,“双报到”党员干部亮身份、亮特长、亮成绩,为社区群众提供民政、卫生健康等社区服务和维修、缴费等便民服务50余项,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Ll万余个。三、基础提质惠民生为集中破解“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基本能力”建设问题,*县全面实施“基础提质”工程。统筹县级民生实事中涉及城市基层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事项,全面启动棚户区350户改造工程和
24、3个街心花园提升改造项目。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社区干部报酬“345”保障机制,实现每个社区年均运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5万元以上,党群服务中心达到400平方米以上,对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标准,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要求,完成规范化建设。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党建、政务、综治等资源,在社区配备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等功能区,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开展“一站式”服务,满足居民红色教育、业务办理、休闲娱乐等多种需求,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围绕服务能力提升,在易搬社区,按照安置点建设“六个同步”要求,成立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打造“党支部+部门+团体”的红色联盟,汇聚一批在职党员、社区党员、公益性人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组建志愿服务队10支,围绕群众需要,充分发挥各部门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新市民追梦桥”“公益微讲堂”“四点半课堂”“关爱妇女大讲堂”等特色活动,定期开展“文艺活动进社区”“点亮微心愿”“健康义诊”等服务,促进和谐、温暖、活力社区建设,让群众居住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