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48341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方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要求,紧扣“承接生态功能区的人口转移,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定位,聚焦建设生态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重庆郊区新城。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区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2、想,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紧扣“承接生态功能区的人口转移,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定位,以提升品质为导向,以城市更新为抓手,聚焦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围绕保护好利用好自然山水和文化,全面实施“全域治水湿地润城”,在突出湿地、森林和田园、柚园、竹园等城市特色和品质上下功夫,科学布局建设产城景融合发展的城镇组团,做靓“国际湿地城市、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三张名片,着力提升城市经济品质、生态品质、人文品质、生活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双50重庆郊区新城。(二)基本原则。规划引领,建管并重。融会贯通城市哲学

3、、城市美学和城市科学的前沿知识,以科学规划精准描绘城市成长坐标,以“工匠精神,精心推进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积极创新绿色低碳建造投融资模式,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进全城无废城市”建设,走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子。尊重规律,凸显特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功能提升放在首位,注重把握城市有机更新中的“留、改、拆、增”原则,避免过度超前或重复建

4、设。依托山水人文资源,因地制宜,彰显立体式交通、多样式建筑、组团式社区、田园式乡村等山水城市特色。紧贴民生,安全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城市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注重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升城市安全保障和韧性水平。全域统筹,重点推进。聚焦城区,推动乡镇特色发展,在功能提升、产业提升、生态提升、人文内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动态评估城市更新提升实施效果,实时增补重点专项,在提升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三)总体目标。依托梁平固有的良好自然、生态条件,以创建联合国人居环

5、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为目标,聚焦建设生态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双5(重庆郊区新城,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再升级。到2025年,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生态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开发强度、组团规模、人口密度、环境质量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达到95万平方米,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实现oo%城市住房供应和公共服务供

6、给更加优质均衡。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区新建成道路20公里,城区城市道路达到200公里、山城步道达到30公里,全区5G基站数量达到2000个。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深化。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初步构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以上,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35%以上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建设市级绿色示范社区5个以上,全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开展市级和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安全韧性能力稳步增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城市防洪排涝、消防、人防、基础设施等方面韧性不断增强,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消除,每十

7、万人拥有消防救援站达到0.56个,新建防空地下室6级以上人员掩蔽工程占比不低于7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7.5%。智慧城市特征日益明显。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达到16所,“智慧医院”达到3家,智能产业补链成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2%,奋力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城市人文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更加人性化、人文化,更加优美和富有特色,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1.05册,区级公共文化场馆数字文化服务覆盖率100%。展望2035年,梁平在渝东北三峡库区

8、城镇群“创新弓I领”作用更加突出,生态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基本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基本建成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二、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做好规划,是任何一个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水平编制和实施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一)坚持规划战略引领。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梁平是沿海地区和主城都市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地和

9、生态功能区人口转移的承载地”的功能定位和“建好郊区新城,促进区县城扩容提质”的要求,围绕“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目标,以建设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为契机,打造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重庆郊区新城,实现梁平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创新引领工结合梁平田园风光旖旎、湿地资源丰富的特点,聚焦产城景融合,精心描绘“蓝绿交织、城绿交融、田城相拥、水城相映”的美好蓝图。突出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引领作用,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不断提高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权

10、威性、协调性、操作性。(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双桂新城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各镇街人民政府)(二)优化空间发展格局。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部署,牢固树立一盘棋发展理念,携手明月山毗邻七区县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实现梁平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创新引领”,持续释放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效应。1 .加快建设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立足示范带地形地貌特点、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交通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按照“全域一体、平台共建、产业协同、突出特色”的发展路径,推动形成“一廊两片多组团”的发展新格局。突出“生态”底色,加快构建绿色低碳

11、产业体系,高水平打造舒适宜居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着力构建绿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区域融合发展,共同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样板地。(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镇街人民政府)2 .积极推动璧山一梁平对口协同发展。紧扣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璧山、梁平协同带动功能,以产业协同、城乡协同、创新协同、改革协同为重点,着力强化协作意识,健全协作机制,促进璧山与梁平在资源、科技、市场、人力等多领域实现全方位对接互动,助推梁平锻造特色产业长板、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筑牢社会民生底板、巩固脱贫攻坚

12、成果,确保璧山、梁平对口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见到新气象。(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3 .优化城区空间结构。强化城区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生态示范、生活宜居等功能,提升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将山水田园等特色资源作为景观要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按照功能相对完整、空间疏密有度的理念,布局尺度适宜、功能混合的紧凑组团。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三组团”城市空间结构,以双桂组团为城市核心,梁山组团和高新组团为依托的紧凑型带状城市格局。梁山组团坚持功能疏解、人口疏解、盘活存量,推进功能修补及生态修复,突出历史文

13、化底蕴,集中展示历史人文;双桂组团着力提升集聚效应,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突出生态宜居、智慧生活,以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集中展示生态文明;高新组团突出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展示区域开放。(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区林业局、区文化旅游委、高新区管委会、梁山街道办事处、双桂街道办事处)(三)统筹“三生空间”布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强空间用途管制,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1.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产业发展

14、规划的指导支持和约束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与资源、环境、生态相适宜的产业结构,落实各类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布局。以基层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产业为主,做好产业布局,以建设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为抓手,力争到2025年预制菜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500亿以上,到2030年,预制菜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100O亿以上。积极打造陆海新通道川渝东北集散中心、预制菜食品孵化园、新材料孵化园、保障性租赁住房、白洋河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支撑高新区发展。(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经济信息委、高新区管委会)2 .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突出精明增长的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控制城

15、市开发容量,盘活闲置土地、城中村,对现有低效利用土地进行再开发;引导城市功能混合,缩减交通距离,减少交通成本,提高步行比例,提升城市活力和用地集约度;塑造城市魅力空间,将赤牛城、双桂堂等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竹、桂、柚、湖等景观环境特色资源“找出来、亮出来、连起来、串起来形成城市特色空间体系;优化城市绿地体系,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将生态要素引入城区,加强绿地与慢行网络系统整合,提高绿地的可达性和连续性,加大湿地与绿地结合,持续彰显“湿地润城”形象。梁山城区以棚改为契机,提质为根本,开展“山体、水体、绿地”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青山绿水;推进“城区减负、道路畅通、设施完善、风貌保护”等城市修补,

16、补足城市短板。双桂城区优化调整用地结构布局,控制新增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增加高品质居住空间供给。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构建由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自然山体、滨水空间等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公园绿地可达性和服务覆盖率。(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城管局;责任单位:梁山街道办事处、双桂街道办事处、双桂新城管委会)3 .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两山多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加强水、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巩固“清水绿岸”长治久清,坚持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

17、,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优化城市生态格局和功能,提升城周森林质量,优化城区小微森林、小微湿地及绿道廊道,构建森林安全保障体系。优化产城景、农文旅融合格局,让山水田园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凸显山水呼应、林田共生、城景交融的自然山水格局,保留城区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属性,赋予城市生态、大地景观、公共空间、文化教育和农耕文明体验等功能,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绿道串联湖泊、湿地、游园,布局多条特色游憩线路,形成透风见绿、开合有致的生态绿网。加强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生态网络,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场景。(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

18、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利局、区城管局,各镇街人民政府)(四)加强规划管理。健全规划管理机制,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构建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规划管控制度,切实保障规划落地实施。1.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加快构建全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照“精简规划类型、减少内容重叠、避免内容冲突”原则,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和编制审批管理制度,实现“多规合一”。加强城市设计,细化城市设计分类,提高城市设计规范化、信息化能力。加强城区控规的研究及管理,细化地块建设的刚性指标约束。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指导,积极督促各项目业主单位高水平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方案设计。(牵头

19、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2 .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建立从“远景目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指标体系、行动计划、项目生成“层层深化落实的规划工作机制。建立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时序、范围、内容等引导和管控机制,科学引导和有序调控城市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完善规划考核、督察、审计、修改终身记录、违规处罚刚性约束机制。加大规划实施动态管理、跟踪管理、现场管理力度,运用科技手段,积极采用遥感监测系统实施日常动态监管,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有效保护规划实施的现实性,遏制违法建筑的滋生。(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司法局)3 .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建设国土空间

20、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有效支撑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数字化一体化管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定期长效评估制度,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规划定期评估结果,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强化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体检评估和动态维护的全周期闭环管理,进一步健全规划管理体系。加大规划统筹力度,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项目前期设计方案审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项目实施监管,建成后按照规划许可内容做好项目竣工规划核实工作。(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三、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突显山水城市特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着力转变城市发

21、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又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等重要指示精神,依托梁平独特山水人文资源,加强城市形态管控,提升建设品质,打造“建造强区彰显“山水城市”优美形态。(一)加强城市形态管控。充分利用山水城市特色和自然资源禀赋,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提升建筑设计水平,精心打造城市窗口地区,多维度、多视角突出“山水城市”风貌。1.塑造山水城市风貌。结合城市山水空间格局、功能布局、空间尺度,对接城市设计,依山就势、随形而变,合理布局建筑群体,严控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对牛头寨、石马山等城中山体进行划线保护,打造绿色开敞空间,发挥城市绿肺功能。优化水系格局,强化水域自然岸线

22、管控,结合城市功能的分布,突出不同岸线的景观风貌,展现湖光濒港、碧波荡漾的水域生态景观。严格按照梁平区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的规定,加强建筑立面及城市风貌控制,提升城市开敞空间及重要道路沿线的建筑单体与城市环境、城市文脉、建筑美学的契合度,展现梁平显山露水的特色城市轮廓。(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双桂新城管委会、梁山街道办事处、双桂街道办事处)2 .扮靓窗口地区形象。持续提升名豪商贸圈、都梁广场商圈、兴茂熙街等城市核心商圈品质,优化高铁南站、火车北站、高速出入口及龙溪河高速服务区、梁平高速服务区等重要窗口地区环境,实施精细化管理,打造特色窗口形象。联合整治城区主次干

23、道、沿道路等可视范围内脏乱差,将道路沿线打造成环境优美的风景线。着力提升双桂新城绿化、湿地及慢行步道品质,增设城市家具、城市小品,突出生态宜居城市名片。整体提升城市视觉系统,构建系统规范的城市标识、交通标识、文化标识、旅游标识。(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局、区文化旅游委、双桂新城管委会)3 .加强重点建筑管控。落实城市色彩师制度,对重点建筑立面色彩进行专门设计,城区重要建筑的色彩邀请城市色彩师在方案评审和项目实施时进行把关。按照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时,根据区域位置、景观敏感程度以及建设项目的类型,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

24、特别管控区、重点管控区和一般管控区,对于不同管控区的建(构)筑物空间形态实行分级管控。特别管控区域和重点管控区开展详细城市设计,对建筑布局,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天际轮廓线等内容提出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求,区域内重点项目开展方案征集或者多方案比选。追求城市美学和建筑艺术,将建筑融入城市环境,精心建设城市代表性、地标性建筑,推动建设明月山国际会展中心、都梁大剧院、数字大厦等城市代表性名片。(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二)着力提升建设品质。强化“精致宜居”理念,提升城市建设标准,提高设计水平,强化建设管理,提升建设品质,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1.提升建设标准。围绕建设

25、生态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的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品质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标准、规范、规定,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按远景需求确定重要通道、基础设施等的标准等级,一次性实施到位或者预控到位。加强桥梁、隧道、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的前期研究工作,强化科学性,合理确定建设内容、范围、标准、时序,推动各项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竣工并投入运行,增强建设的整体性。强化技术标准供给,加强基础设施、防洪排涝、生态环保等领域相关技术标准的对接,增强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2加强设计管控。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强化使用功能,注重艺术品质。倡导“优质优价

26、优选高水平设计队伍,推动国内外高水平设计机构与本地设计机构的交流合作和人才引进。健全优秀设计作品评选机制,强化重要项目设计方案指导及审查机制,提高方案决策水平。强化项目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跟踪监管机制,加大对擅自改变规划和建筑设计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城管局)3.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推动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同步实施,加强设计与施工协同,完善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监管机制,保证工程实施质量。完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体系,落实好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五方主体责任,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式,持续推进落实监理工作“十不准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落实生

27、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的长效机制,形成更加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健全的安全生产法治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安全发展基础,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坚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落实工程项目风险管控,强化危大工程的管理,严格控制建筑施工领域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智慧工地”的建设,加强扬尘管控,巩固工地的形象品质提升成果,不断提升工地现场“颜值”与“气质”,助推城市品质上档升级。(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城管局)(三)聚力打造“建造强区工以行业高质量发展

28、为目标,转变城市建设方式,建立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发展高端特色新兴建造产业,巩固传统优势建筑产业,提升建造规模能级,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响“梁平建造”品牌。1.提升建造产业能级。大力发展高端特色新兴建造产业,重点培育装配式部品部件、智能施工机械装备、智能家居产品、建筑再生产品生产制造产业,大力建设特色型产业园和企业级产业基地。培育现代建筑服务业,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信息化服务、研发检测、教育培训、物流运输等服务业。推动重点建造领域与科技、金融、人才深度融合,促进各建造领域间、高端建造产业与传统建筑业间紧密融合,畅通要素供给渠道,激发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潜力。(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

29、: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2.推进绿色智造建造。积极推进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和工业化建造融合发展。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拓展推进市政工业化。推广全装修技术体系应用,积极发展成品住宅。推进建筑产业绿色化发展模式,在绿色建筑中推广成熟装配式技术应用,通过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推动实施绿色建造。积极发展近零能耗建筑、低碳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动绿色低碳项目试点示范。(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大数据发展局)3,优化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加快完善工程总承包(EPC)相关的招标投标制度规定,制定工程总承包评标办法。加大设计牵头的工程总承包实施力度,推动政府投资工程带

30、头推行工程总承包。积极发展设计牵头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政府投资工程带头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鼓励非政府投资工程委托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实施细则和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工程咨询人才队伍建设。(牵头单位:区公共资源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发展改革委)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美丽宜居家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搞得好,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健全城市治理体制机制、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促进建成区及新区协同发展。下足“绣花”功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重庆郊区新城。(一

31、)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聚焦群众实际需求,改善城市“硬环境”,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规范环境秩序,完善服务配套,扮靓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1.优化道路空间环境。按照城市道路全要素整合设计导则,规范各类道路附属设施设置,科学有序推动“多杆合一合理布置地下管线及设施。有序推进城市道路平整专项整治和人行道完善提升。完善道路绿化,提升重要节点绿化水平。推动城市家具标准化建设、便民设施系统化建设。加强城市户外广告规划设计,严格按梁平区户外广告规划方案审批城市户外广告。加快城市绿色照明节能改造,消除城市照明暗盲区,全区道路照明设施完好率达到96%o(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公安

32、局、区交通局、各镇街人民政府)2 .提质城市开敞空间。编制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升公园绿地、山城步道、绿廊绿道、滨湖岸线、城中山体等绿色生态空间的连接度,构建立体绿色网络体系。推动“城市公园”品牌创建,构建“城市公园”体系。实施城市公园更新提质,开展园林绿化补缺提质,持续强化历史名园保护管理,丰富园林园艺展会活动。推进商圈广场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擦亮“梁平区国际湿地城市”名片,打造“赤牛城”文旅综合体。(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各街道办事处)3 .规整社区空间秩序。持续开展高层建筑“生命通道”集中清障行动,完善消防通道长效管

33、理机制,消除重点隐患,加大违章搭建整治力度。挖潜老旧小区周边路内停车空间,试点建设“小微停车场,逐步缓解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商圈等区域的停车难问题。加强对毁绿占绿等违法行为的监管。重点加强老旧小区的小游园、小运动场地等建设。(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局)(二)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强化垃圾治理,健全城市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环卫一体化建设,让城市干净、整洁、清爽,城市运行井然有序。1.强化城市垃圾治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广分类投放模式。完善厨余垃圾收运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厨余垃圾规范收运覆盖比例。规范可回收

34、物管理,实现全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以上。推进以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处理为主、填埋处理为应急保障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健全建筑垃圾源头排放、密闭运输、消纳处置利用的全过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商务委、区公安局)2 .提高城市环卫水平。完善保洁作业标准和长效管理制度,提高环卫清扫保洁效率和精细化水平。力口强“路桥隧”及附属设施清扫保洁,提升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能力。倡导环卫企业配置新能源环卫车辆,增强城市环境卫生综合应急能力。因地制宜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加强源头治理,统筹布局清漂设施,完善清漂设

35、备,建立区域清漂联动机制。(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公安局)3 .加强城市环境秩序整治。深化治理违法占道经营、人行道违法停车等突出问题,规范机动车路内停放秩序。开展“蓝天行动”监管执法和露天焚烧等烟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防控扬尘污染,持续创建(巩固)我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常态化抓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监管执法。构建城市违法建设监管执法体系,全力推进违法建设治理由专项治理、集中攻坚阶段转入全面防控、长效治理新阶段。(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公安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局)4 .加强小城镇环境治理。配套完善小城镇市政环卫基础设施,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36、;健全小城镇清扫保洁机制,强化环卫规范化作业。加大对小城镇中违法占道经营,违法侵占、损坏市政设施,砍伐、移植树木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小城镇庭院绿化、小区绿化、道路绿化,建设小公园、小广场等休闲空间。推进小城镇排水和污水管网建设,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有效改造小城镇老街巷、老厂房、老院子,塑造街区特色风貌;保持与修复小城镇自然格局、街巷肌理和整体风貌,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乡村振兴局)(三)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着力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

37、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全周期管理、同标准管理、智能型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 .深化“大城三管”。推动“大城三管”体系化,夯实细管基础、拓宽众管渠道、完善智管体系,促进城市管理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标准。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发挥城市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作用,落实各部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责任,消除管理盲区(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级有关部门)2 .深化“马路办公”。开展跨部门联合马路办公”,探索将“马路办公”下沉到社区,进一步贴近市民诉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健全“马路办公”长效机制,把分散式、以

38、面上城市管理工作为主的“马路办公调整为“解剖麻雀”式的“马路办公”。探索“马路督查”机制,持续推进“马路办公”从城市核心区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延伸。(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交通局、区公安局、区住房城乡建委)3 .推进城市管理智能中枢建设。推进建成区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加快建设梁平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丰富智能应用场景,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智治升级,实现“一网统管、一屏通览、一键联动、一端服务”,形成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于一体的城市智治体系,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应急快速化、决策科学化水平。(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级有关部门)五、提升城市交通水平,推

39、进交通强区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等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复合的现代化交通设施体系,构建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一)畅通多向出区大通道。围绕构建形成“六高五铁三机场两港口两国道六省道”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打造“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生态化、民生化”的铁公水空立体多式联运体系。着力提升对外运输能力,提升交通经济效益,有力支撑区域开放高地建设。1 .构建“四向”出境综合运输大通道。主动融入国家及区域骨干交通网络,规划建设9条横贯东西

40、、纵穿南北的四向出境大通道。拟建4条铁路,有效增强普速铁路运输能力,加快推进长垫梁铁路、达万铁路扩能改造、梁忠石铁路前期工作,并纳入上位规划。拟建5条高速公路,加快推动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建成梁平至开江、梁平至开州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渝宜高速长寿至梁平段扩能、梁平至石柱(西沱)建设,推动城口至邻水过梁平段前期工作。到2025年,实现梁平至主城都市区、川渝东北高速直连。(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2 .构建“Y字型”物流运输大通道。构建“Y字型”物流运输大通道,形成铁公水空立体多式联运体系。全力推进两江新区至梁平(梁平段)、大竹至梁平至万州新田港、大竹至梁平至忠县

41、新生港、梁平至达州(东部物流园区)、梁平至达川物流快速通道建设,推动建设达万铁路梁平站集装箱货场,充分发挥忠县新生港和万州新田港集散、中转功能,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打造梁平“无水港,(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二)合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积极协调川渝相关部门,有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铁路、公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利用铁路、机场、高速构建高标准枢纽体系,推动形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网络。1 .构建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铁路网络。加快推进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研究论证长垫梁铁路、梁忠石铁路等,加快建设达万铁路梁

42、平站集装箱货场,进一步提升梁平集装箱铁路货运枢纽集聚辐射功能,完善物流枢纽集疏运体系。(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2 .加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路网络。加快推进梁平至开江高速、城宣大邻高速(过梁平)项目,畅通梁平出省通道;大力推进高等级普通干线公路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大竹、达川、开江等相邻地区的多通道街接,实现与川渝接壤的区(县)之间快速联通,重点规划对S206梁平至开江段、G318梁平至大竹段和县道袁驿至南岳(达川)等国省县道进行改造。加快实施梁平区与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川渝毗邻乡镇融合发展交通项目,力争实现标准统一、推进同步,全面打通毗邻地区的断头路、瓶颈路,有力支撑梁平深度融入成

43、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3.构建高标准枢纽体系。加快建设梁平集装箱铁路货运枢纽。结合达万铁路梁平站集装箱货场建设,规划建设集运输、配送、存储、包装、装卸、公共信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货运枢纽,提升站场货运能力,全面支撑后方合兴物流园区发展。积极谋划航空物流枢纽。结合梁平机场航空优势,联合万州机场、达州金城机场,积极拓展航空物流,发展临空产业,打造梁平临空经济物流园。积极引进大型物流运输企业入驻园区,全面带动梁平物流产业发展,积极与快件物流企业示范合作,创新试验无人机飞行运输、配送、投递等智慧物流新模式,打造无人机货运试验基地

44、。探索谋划高铁快件试点示范工程。打造城乡统筹公路货运枢纽。提档升级专业物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推进高新区(双桂)公路货运枢纽、创新发展城市配送,依托亿联天华电商物流园区,发展电商物流,结合邮政城区网点和客运站布局,完善城市配送网络。(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三雎动区内交通协调发展。优化完善区内交通设施布局,提高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支撑道路沿线产业的快速发展。1.高质=建设区内互联互通公路。加快推进区内国省道、农村四好公路及高速公路互通与乡镇连接线等项目建设,提升国省道通行能力和改善乡镇的出行条件。以服务区内A级以上景区为重

45、点,完善重点旅游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路,促进交旅融合发展。以支撑全区工业园区、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发展为核心,推进建设一批特色产业路,进一步提升重要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互联互通水平。(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2.构建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依托渝万高铁梁平南站,积极打造综合客运枢纽,加强梁平候机楼的对外衔接,增强铁路、班线客运、城市公交、机场的有机衔接水平。推进梁平汽车站、中心汽车站等现有一级客运站综合服务功能改造,打造集班线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停放以及邮政快递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实施新盛、袁驿、云龙等重要乡镇和其他一般乡镇在客运

46、站的基础上完善建立10个乡镇运输综合服务站,进一步拓展乡镇综合服务站物流、快递、仓储、电商等功能。(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各镇街人民政府)(四)强化城区交通服务能力。依托城区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格局,聚焦城市重点区域,系统推进城区路网建设和更新改造,推动交通缓堵促畅,提高公交、停车设施和交通管理等服务水平。1.完善城市道路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一环路南段、创新大道西延伸段、高新大道西延伸段、知德大道北延伸段、都梁大道北延伸段和福德大道北延伸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竹贤路、创新大道、高新大道、迎宾大道、竹海大道、二环路为横轴线,以都梁大道、丹桂大道、知德大道、双桂大道为纵轴线的“六横四

47、纵”城市交通网络。加快实施双桂城区西南区、西北区、光明片区等道路骨架建设,着力规划建设与仁贤、金带、合兴街道衔接紧密的城市路网,加快推进高新大道至仁贤、金带旅游环线等道路建设,推动谋划牛头寨隧道、城市环道闸道等建设。完善片区次支路网,按照“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路网布局理念,加密城区道路网,增强城区路网可达性,加快建设双桂新城西南片区名柚大道(湖鸣路至都梁大道段)、湖滨路、净湖路、湖寿路、湖泽路、一支路、二支路、三支路等道路建设,大力缓解城区各片区畅联畅通瓶颈,形成层次分明,互联互通,功能俱全,特色彰显的交通体系。(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局、

48、双桂新城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2 .有序推进城市路网更新。改善梁山老城区居住区道路系统,结合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大力实施路网更新改造,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畅通微循环,盘活老马路、老街巷等道路资源,打造“马路上的老城区”,提高城市路网运行效率和交通出行品质。加强城市道路设施精细化管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微更新有序推进道路平整专项整治。动态实施道路交通堵乱点“一点一方案”治理。提升慢行设施品质,推进“山城步道”建设,构建“一环一轴五圈五廊,慢行步道结构,实施梁平山水游憩环62.4公里,都梁礼仪主轴10公里,五大主题园83.9公里,五大活力特色廊24.3公里慢行步道建设。新建人

49、行过街天桥与地下通道。(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管局、区公安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局)3 .提高公交服务能力。完善公交枢纽、首末站、换乘站等设施,公交车辆进场率达到100%。加快智能调度系统、智慧公交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公交港湾式停靠站改造。城区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100%。优化公交运力结构和线路组织。(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公安局、区城管局、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4 .加强停车管理服务调控。多措并举治理停车问题,健全停车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停车设施供给,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设置“小微,停车场;针对医院、景区等停车矛盾突出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地面或立体社会公共停车场;进一步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建立智慧停车平台,探索分时段、分建筑类型停车共享共用机制。加强停车需求调控,推行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合理引导停车需求,提升停车设施利用效率。定期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