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00474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说明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专项方案设计说明书目录1 设计依据11.1 国家/地方规范、标准、技术导则11.2 上位规划/政策22 项目概况32.1 工程区位32.2 工程概述32.3 项目概况33 项目区域自然条件43.1 场地地理条件及交通位置43.1.1 地形地貌53.2 水文气象条件63.3 小结64 现状问题分析85 项目上位规划及相关要求96 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分析96.1 项目下垫面分析96.2 地下空间分析106.3 管网分析107 海绵设施方案设计127.1 设计目标与原则127.1.1 设计目标127.1.2 设计原则127.2 雨水径流控制容积127.3 排水分

2、区划分147.4 海绵系统设计要点157.5 海绵系统技术流程及LID设施的选择157.6 海绵系统达标评估167.7 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177.7.1 下沉式绿地错误!未定义书签。7.7.2 排水渗沟错误!未定义书签。7.7.3 透水铺装177.7.4 蓄水池187.7.5 雨水回用187.8 植物选择及设计187.9 雨水回用系统197.9.1 雨水控制和利用系统设置197.9.2 雨水回用系统设计207.10 海绵建设的监测系统217.11 高污染风险判定211设计依据1.1国家/地方规范、标准、技术导则(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

3、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4)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5)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6)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420-2010)(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10)城镇内涝防止技术规范(GB51222-2017)(11)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3)地表水环境质量

4、标准(GB3838-2002)(1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5)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范(JGJ155-2013)(16)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l35-2009)(17)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9-2012)(18)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l88-2012)(19)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20)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1)成都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22)四川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标准(DBJ51/T084-2017)(23)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5、导则(试行)(24)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标准DBJ51T1512020(25)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5)国家现行的其它给水、排水、卫生和消防等工程设计规范1.2上位规划/政策(1)审查批准该项目方案设计文件;(2)建设条件通知书;2项目概况2.1 工程区位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位于彭州市天彭镇泰安北路嘉仁七里香溪北侧,交通便利。图2.1-1拟建场地位置及区域构造图2.2 工程概述(1)工程项目: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2)建设单位:(3)用地性质:教育用地(4)建设内容:拟建“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位于(5)建设目标:本项目属新建公共建筑,海绵城市设

6、计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32.7mm。2.3 项目概况彭州市南街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参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计算)8945.47m2二、规划总建筑面积9502.46m,用地兼容的建筑面积0m,(一)地上建筑面积6515.59m11.地上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6515.59m,非住宅6515.59m1占计容建筑面积的比例100%公共服务配套设施6515.59mjA幼儿园6515.59m,2.地上不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0m1(1)首层架空部分(作为停车、公共活动使用)0m,(二)地下室建筑面积及层数2986.87m,1层其中:半地下室计容

7、建筑面积及层数0m,0层三,容积率0.73四、基底面积建筑基地总面积2756.18m2五、建筑密度总建筑密度30.81%六、总绿地面积2688.64m2七、绿地率30.06%八、机动车位87辆其中1、地面停车位20辆2、地下停车位67辆备注:1.根据行政许可法。设计方:成都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须如实申报各项经济指标,并对指标的真实性及指标与图纸内容的相符一致性负责。2.本设计方案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彭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及规划条件进行设计。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并对报规图纸真实性、一致性负责,不弄虚作假。如有违反自愿撤销相应的行政许可并承

8、担相应后果。3.项目设计平、立、剖图纸与总平面图表达的有关内容完全一致。3项目区域自然条件3.1 场地地理条件及交通位置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拟建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于彭州市天彭镇泰安北路嘉仁七里香溪北侧,交通便利、位置适中、地势平坦,排水通畅。根场地在大地构造体系上,西部属龙门山构造带,东部为龙泉山构造带;处于两构造带之间的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至名山、西抵龙门山前、东达龙泉山,隶属于四川沉降带川西褶皱带之成都坳陷。在构造部位上,属扬子准地台中的四级构造,其构造发育方向呈N3040E延伸,与成都平原长轴方向基本一致。竹瓦铺一什那断裂隐伏于成都平原第四纪沉积物之下,主要通过物探方法查明断裂南起石羊场

9、附近,向北东经竹瓦铺、彭县、什那、孝泉,至文星场北东,全长约70km,断裂走向北5560东,倾北西,倾角在地表及近地表较陡达60以上,向下则逐渐变得平缓,为一逆断层。在晚近期以来,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中下更新统巨厚,而上更新统较薄,全新统仅分布于现代河床及其两岸附近地区,说明区内上更新统至今,沉降活动大为减弱,趋于稳定。总体来说,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弱,周边松潘、平武和最近的5.12汶川强震均波及到彭州市区,彭州市区为波及区,非震中区,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其区域稳定性是处于中强活动环绕中的一稳定核块。拟建场地Ioknl范围内无全新世活动断裂,属基本稳定区。区内断裂构造和

10、地震活动较微弱,区域稳定性较好。3.1.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成都平原湎江水系一级阶地。场地地势开阔,地面高程600.33602.78m,高差2.45m。场地勘察期间为平水期,勘察时由于下雨,场地内局部集聚有少量地表水,对工程影响小。3.1.1.1 地下水(1)地下水的类型根据所搜集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勘察结果,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上部填土、粉土中的上层滞水和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上层滞水:它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主要补给途径为地表人类活动用水及大气降水;下渗受粘性土阻隔,以蒸发方式排泄。它埋藏较浅,分布不均,无统一的地下水位,水位变幅较大,水量较小,切断补给来源易于疏干,勘察钻孔深

11、度范围内未见上层滞水。孔隙潜水: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径流补给,并通过地下向下游径流、蒸发方式排泄。在枯水期,主要靠地下水侧向泾流及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方式及向河流泾流方式排泄;在丰水期,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侧向泾流。场地地下水(孔隙潜水)丰水期正常年变幅在1.002.50m左右,11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710月为丰水期,其余月份为平水期。本次勘察主要在11月下旬,为平水期。(2)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勘察期间(2022年11月)对钻孔内地下水进行了观测,地下水补给排泄受大气降水蒸发影响,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与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2.603.2

12、0m,对应高程为597.67599.37m。(4)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周围己建工程的勘察资料分析:该场地区域内丰枯水期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2.004.00m左右。历年最高水位为600.00m,基坑开挖之前应进一步核实地下水稳定水位。3.2 水文气象条件该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终年温暖潮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可知:多年年平均降水量947mm,雨季为69月,其降水量达700mm左右,7、8月份雨量集中易出现暴雨,日最大降水量为195.2mm,多年年均气温16.2C,极端最高气温37.3C,极端最低气温一5.9C,昼夜温差最

13、大120最大积雪厚度40mm。多年年平均风速1.35ms,极大风速27.6ms,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250Pa,主导风向为NNE向,出现频率为II%。3.3 小结(1)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一,交通便利,除部分场地有较厚的填土层外,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未见古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稳定,适宜建筑。(2)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本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场地为非H类场地类别时,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8.1、8.2条,对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反应

14、谱特征周期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进行调整。(3)场地岩土工程评价根据本次勘察成果资料,场地内的地层主要由杂填土、可塑粉土、松散密实卵石组成。结合拟建物的工程性质,各层土的地基基础适宜性评价如下:1)杂填土:填埋时间35年,杂色,稍湿,结构松散,成分复杂,由粉土及卵石组成,含建筑垃圾等,堆填方式为无序堆填,欠固结,压缩变形大,均匀性差,有湿陷性。多为附近工程建设挖方段弃土堆积及场地内拆除的建筑垃圾形成,分布于整个场地。揭露层厚0.400.80m。均匀性差,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工程性能差,不宜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2)可塑粉土:灰褐色,可塑,稍湿,以粘粒为主,次为粉粒,。分布于整个场地,揭露层厚0.6

15、01.40m。属力学性质一般的中等压缩性土,成层性较差,不宜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3)松散卵石:主要分布于卵石土层顶部,砾卵石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粒径大于20mm的卵石含量不大于55%o力学强度一般,经设计验算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两者均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要求后,可选作基础持力层。4)稍密卵石密实卵石:褐灰、褐黄色、青灰色,稍湿饱和,卵石含量为70%以上,粒径一般40120mm,最大粒径大于150mm,成分以岩浆岩为主,微强风化,磨圆度较好,多呈亚圆形,充填砂土、圆砾及少量细粒土。承载力较高,变形较小,成层性较好,是良好的地基基础持力层。根据钻探揭露情况,拟建场地

16、持力层中无洞穴、临空面。(3)地基分析根据场地的地层情况,结合拟建建筑物的性质,各建(构)筑天然地基评价如下:拟建幼儿园荷载较大,基底稍密卵石密实卵石载力较高,变形较小,成层性较好,是良好的地基基础持力层,满足设计要求,宜直接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建议采用独立基础。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要求及相关环保部门要求,绿地雨水可就地入渗,人行道、非机动车通行的硬质地面、广场、停车场等宜采用透水地面。根据本项目地勘报告,场地内分布的土层素填土渗透性较强外,场地内粉质粘土分布不连续,对海绵下渗措施影响偏小,总体渗透性强。其中粘土、强风化泥受水浸泡土体易软化,易

17、形成“橡皮土”,场地内分布的含粘土卵石层受水浸泡后,其力学指标受到的影响较小,场地内分布的杂填土、粘土、含粘土卵石受地下水影响会造成土体力软化,易引起地基变形,应考虑其对“海绵城市工程”建设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第4.5.153条明确表示黏土(粘土)地质场所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因此本项目在采用渗透低影响开发设施时,保证底部不位于上述土层,若土层为上述土层则需要对原始土壤添加改良剂以提高渗透率,土壤改良剂一般采用普通砂石并混入少量有机肥。施工中如发现有入渗系统位于上述地质内时,应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换填或改良土壤施工,并反馈设计院核查施工工艺是否达

18、到设计要求。4现状问题分析我国比较完善的现代排水系统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在个别城市开始建设。解放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排水系统才有了较大的发展,至今还有部分城市采用雨污合流制的排水管道系统。到八十年代中后期,部分大城市采用了比较完善的分流制系统,但随着城市的扩容、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建筑与排水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镇的不断扩大,地上建筑剧增,但地下建设进度滞后,导致城市建设与排水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产生城区管道充满度过大、发生污堵、城市内涝不及时影响交通等问题。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涉及全国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故本项目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自

19、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6号)要求,遵循成都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相关规定,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有效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5项目上位规划及相关要求本项目所在区域没有专门的海绵城市规划指标,根据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本项目属新建公共建筑,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以上,本项目设计目标为80%(对应设计降雨量

20、为32.7mm)。6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分析6.1 项目下垫面分析本次海绵设计下垫面分为:建筑屋面(普通屋面)、绿地(普通绿地)、硬质铺装、透水铺装、蓄水池等类型。各性质下垫面所占面积见下表:表6.1项目现状下垫面解析表下垫面类型绿地透水铺装普通铺装普通屋顶树穴水景面积(m2)2688.642315.31146.162756.18039.19占比(%)30.06%25.88%12.81%30.81%0.00%0.44%雨量径流系数0.150.30.900.90.151根据下垫面的统计数据可知,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分别为0.52,对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综合径流系数为各种汇水面积的径流系数

21、应加权平均计算)6.1.1 相关指标1.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项目内所有调蓄设施的调蓄容积/项目内总硬化面积表6.1-1各类海绵设施规模年径流控制率下的调蓄容积海绵设施面积(肝)持水层高度(m)调蓄容积(m3)1水景39.190.00.02下沉绿地0.00.150.03雨水调蓄池-170合计安全系数取值0.91532.透水铺装率透水铺装率()=透水地面铺装面积/硬化地面面积3 .下沉式绿地率下沉式绿地率()二下沉式绿地面积/绿地总面积4 .绿色屋顶率绿色屋顶率()=项目内所有绿色屋顶面积/项目内所有屋顶面积5 .雨水回用率雨水回用率()二雨水年回用总量/场地多年平均降雨总量

22、。表6.1-2下垫面解析表下垫面类型绿地透水铺装普通铺装普通屋顶树穴水景合计面积(m2)2688.642315.31146.162756.18039.198945.47占比(%)30.06%25.88%12.81%30.81%0.00%0.44%100%雨量径流系数0.150.30.90.3510.150.526 .2地下空间分析项目场地有地下车库,项目地下车库范围内雨水经过下渗溢流下渗至地下室边界外自然土壤、溢流至调蓄池,车库外地下均为为自然土壤,雨水下渗至自然土壤。7 .3管网分析拟建场地高差平缓,勘察范围内地面标高(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孔深1313.8m,相对高差0.8m。场地内排水系统

23、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外地表雨水排水设计采用地面找缓坡以下渗溢流式+雨水管道收集。室外道路设置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为3年,本项目为一个汇水区域。地块周边场地雨水由市政雨水管道收集排放,不汇集到本地块场地内,因此本项目没有雨水汇入。本项目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设计排水重现期3年一遇。本项目雨水经下渗、溢流至雨水口接入室外雨水管网汇集后收集至雨水调蓄池和雨水回用水池,超出收集量后雨水汇集接入市政雨水管网,排水能力满足本区域雨水排水要求。7海绵设施方案设计7.1 设计目标与原则7.1.1 设计目标本项目按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不小于32

24、.7mmo7.1.2 设计原则项目设计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在规划目标指引下,遵循因地制宜、系统、经济和创新等原则开展设计。(1)系统性原则对项目进行系统化设计综合实现雨水源头削减、净化、资源化利用等多重目标。(2) 因地制宜结合项目条件,科学选用适宜雨水设施,并根据需求进行技术优化;合理利用地形、管网条件,充分发挥绿色雨水设施、管网等不同设施耦合功能,尽量采用绿色雨水设施,减少灰色设施的使用。(3) 成本控制优选低建设成本、便于运营维护、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技术措施和材料,合理控制工程投资与造价。(4)创新性对选用的各类雨水设施进行结构、功能及布局形式创新与优化,保障其适应本地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的

25、同时,降低建设及后期运行维护难度。7.2 雨水径流控制容积(一)计算方法本项目在小于设计降雨量32.7mm的降雨条件下通过各类雨水设施的共同作用,达到设计降雨控制要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推荐的“容积法”,计算出其设计降雨量下海绵设施需控制的总容积。V=10HF式中:V控制容积,m3;H控制率下设计降雨量,mm;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可对各下垫面雨量径流系数(见表6.2-1)进行加权平均计算;F汇水面积,hm2o表7.2-1径流系数参照表下垫面种类雨量径流系数硬屋面0.90绿化屋面0.35混凝土和沥青广场、路面0.90透水铺装路面0.30绿地(普通、下沉)0.1

26、5水面(水景)1.00(二)雨水径流控制容积计算表7.2-2雨水径流控制容积计算表占地面积后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年径流目标控制率目标控制降雨量mm目标控制容积m38945.470.5280%32.71527.3 排水分区划分本项目为一个汇水区域,排至行政中路市政雨水管线。汇水分区示意图表7.3汇水分区指标彭州市南街幼儿园第四分园新建项目数值项目地规划面积8945.47绿地总绿地面积(11f)2688.64普通绿地2688.64下沉式绿地(行)0.00雨水花园(nV)0.00下沉式绿地率0.0%硬质地面总道路及场地面积(m?)3461.46透水铺装面积(门)2315.30普通铺装面积(产)1146.

27、16透水铺装率66.9%屋面总屋面面积(ml2756.18绿色屋面面积(肝)0.00普通屋面面积(m?)2756.18绿色屋顶率0.0%水面39.19树池0.00雨水调蓄水池雨水调蓄水池有效容积m3170雨水回用年雨水回用量(m3)2396.04场地多年平均降雨总量(m3)7783.45雨水回用率30.8%雨水调蓄雨水调蓄量(m3)153.0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nf/lOOnf)4.427.4 海绵系统设计要点本项目海绵建设设计要点:针对园区内部雨水径流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实现雨水径流控制。(1)根据计算得到项目所需满足的径流控制总量,按照

28、项目的下垫面、竖向、管网等分析情况,合理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布置,通过对各排水分区分解目标的达成验算最终实现项目总目标的完成;(2)对建筑屋面雨水通过散水沟或埋地管引入LID设施进行控制,进入建筑物附近设置的下沉式绿地;(3)将人行道和部分活动广场的硬质铺装替换为透水铺装,从而减少下垫面径流,增加雨水下渗量,降低地面综合雨量径流系数;7.5 海绵系统技术流程及LlD设施的选择Al清水池一回用一外揖图7.5-1海绵系统技术流程图图7.5.2雨水综合利用流程图根据本项目区域内现状竖向条件,地上建筑分布,按照海绵设计要点重点选择透水铺装、蓄水池等不同类型海绵设施进行雨水径流的滞蓄、净化、削减与资源化利

29、用。其中根据场地内不同的下垫面,针对建筑屋面径流雨水和道路广场绿化径流雨水分成两大控制类型进行径流组织的设计,其中对建筑屋面的雨水采取有组织的收集进行控制,而道路广场绿化的雨水多为地表径流进入就近设施进行控制。7.6 海绵系统达标评估设施的控制容积主要与设施的面积及控制流量深度有关表7.6-1各类海绵设施规模年径流控制率下的调蓄容积海绵设施面积(m2)持水层r度(m)调蓄容积(m3)1水景39.1900.02下沉绿地0.00.150.03雨水调蓄池-一170合计安全系数取值0.9153表7.6-3汇水区调蓄容积计算占地面积m2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年径流目标控制率实际控制率目标控制降雨量mm实际降雨

30、量mm设计调蓄容量实际调蓄容积Bl38945.470.5280.0%80.2%32.732.9152.0153.0通过分散布置的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调蓄池等对其汇水分区中大部分下垫面的径流雨水进行了控制,按照6.2章节中的径流控制容积计算方法:1.通过海绵设施对地块径流控制的总容积为153n,大于目标控制容积452m3;实际年径流量控制率为80.2%,满足年径流目标控制率80%的要求。7.7 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7.7.1 透水铺装透水砖铺装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主要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以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如建筑与小区道路、市政道路的非机动车道等,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可用于机动车道。

31、透水铺装结构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188)、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190)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规定。透水铺装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透水铺装对道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潜在风险较大时,可采用半透水铺装结构。(2)土地透水能力有限时,应在透水铺装的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3)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mm,并应设置排水层。透水铺装结构层做法见大样图,铺装面层的色彩依据景观施工图,透水和非透水道路之间采用防渗膜隔离,防止雨水对相邻道路路基产生影响。透水砖的透水系数不应小于等于LOXlO-2cms,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32、、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砂基透水砖JG/T376-2012的规定。透水面60-8Omm透水找平层20-3Omnl透水基层100-150mm透水底基层150-20OnImPVC排水管DN50图7.7.3透水砖铺装典型结构示意图7.7.2 蓄水池蓄水池指具有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同时也具有消减峰值流量的作用,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砖、石砌筑蓄水池及塑料蓄水模块拼装式蓄水池。蓄水池需根据雨水回用用途不同配建相应的雨水净化设施,雨水可回用于绿化灌溉、冲洗路面等。7.7.3 雨水回用本项目土建设计中在室外设置地埋水箱、机房一体化雨水回用设施,可作为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设

33、施。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用于绿化浇洒、道路冲洗,节约自来水等优质水资源。设备具体做法详见大样图。雨水供水管道应与生活饮用水管道分开设置,严禁回用雨水进入生活饮用水给水系统。雨水供水管道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并应采取下列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1雨水供水管外壁应按设计规定涂色或标识;2当设有取水口时,应设锁具或专门开启工具;3水池(箱)、阀门、水表、给水栓、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雨水”标识。7.8 植物选择及设计应用于LlD设施中的植物土壤应尽量以原始土壤为主,原始土壤应满足PH值为6.0-8.5,土壤含盐量在0.10%以下;有机质N2.5%;容重1.20gcm3;非毛管孔隙度NlO;渗透能力1.3

34、cmh;石粒粒径WICm,石粒含量8%;全氮量加.10%;全磷量K).06%;全钾量N1.7%等条件。对于不能满足条件的现状土壤,建议更换种植土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对于需要更换土的LID设施,必须用优质种植土进行部分或全部置换。回填土必须经过镇压或灌水沉降,夯实基础位置;换土土壤一般采用85%的洗过粗砂,10%左右的细沙,有机物的含量5%,渗透能力不小于2.5cmh,其余含量指标参见原始土壤。植物是影响低影响开发设施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植物在LID设施中有雨水滞留、渗透和蒸腾作用,污染物拦截、固体颗粒沉降、生态修复、稳固土壤、审美等重要作用。植物的合理选择与配置对长期维持LID设施功能起着重要

35、的作用,除了考虑植物的美学、生态原则,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LID设施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及发挥的功能。1.ID植物的选择宜遵循以下几种原则:(1)科学性原则、美学原则、功能性原则。LlD设施中的植物种类的选择与种植地点的生态环境相适应是LID设施中植物存活的基本保障,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宜以本土植物为主,本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长势较好,适应当地环境能力强,种植效果快,短期内有利于生态群落的稳定,也能节约LID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成本。(2)根据LID设施的结构、立地条件应与所选植物种类相适应,不同LlD设施根据设施的功能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下凹式绿地的植物选择宜考虑耐涝能力和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植物

36、种类,其他的则根据前文所述的项目所在场地的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具体的种植种类,植物的选择要适应LID设施雨水滞留和雨水净化的功能。总体来说,植物的功能性应具有耐污染、抗污染能力、净化能力、周期性耐涝耐旱,同时也宜多年生植物优先选择则,满足LID长期或永久作用的功能。植物在搭配上要结合景观的设计需求进行搭配,使其能和项目的景观相辅相成,具有形式、意境、空间上的美感。本项目的植物优选了本土适宜的植物,由于本项目占地面积小,绿化面积较小且都是普通绿地和下层绿地,LID设施植物种植图本次不单独出图。下层绿地种植植物要适应水环境,建议采用以下植物:马蹄金、斑叶芒、细叶芒、银边沿阶草。普通绿地建议采

37、用台湾二号、混播草坪。7.9 雨水回用系统7.9.1 雨水控制和利用系统设置雨水利用系统包括雨水入渗、雨水收集回用两种形式,其中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作为项目配套设施供本项目地下车库冲洗使用。雨水利用系统安全措施十分重要,回用水是非饮用水,必须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根据不同的用水标准要求,用于不同的使用目标,保证使用安全,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严禁雨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以任何方式连接,避免发生误接、误用。7.9.2 雨水回用系统设计(1)水质标准雨水回用水质标准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规定(2)雨水收集方式项目内建筑屋面采用传统重力式屋面排水系统,雨

38、水立管通过断接方式先进入雨水花园或下凹式绿地入渗,溢流雨水通过溢流口和雨水管网排入蓄水池中,在水池前端设置雨水预处理系统,经弃流后雨水进入雨水蓄水池,后经雨水深度净化系统净化杀菌后贮存于清水池中,用于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弃流雨水排入污水管道;雨水蓄水池设溢流措施,当超出储存能力时雨水溢流进入市政雨水系统。(3)雨水回用工艺流程雨水回用工艺流程见下图。下雨时,雨水通过雨水管网,进入预处理系统;由提升泵输送至雨水蓄水系统,再通过絮凝、过滤和消毒处理后,进入清水池;再按不同水质,由变频供水设备,将清水池内雨水提升至各用水场所(包括人工景观水体补水)。图79雨水回用工艺流程整套雨水调蓄回用工艺完整、合

39、理、科学,兼顾了雨水的预处理、储存、净化、回用、节能等各个方面。系统控制方面,采用雨水控制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可以做到对各水池液位进行监控,对水泵及净化设备的控制。同时监控供水、排水、补水等情况。(4)雨水设计用量W5悠=WMly式中:qi第i种用水户的日用水定额(nd),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和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计算;日第i种用水户的用户数量;Iy用水时间,宜取3d。(5)雨水处理机房设计雨水处理机房设于室外埋地机房内,且不影响教学功能和使用,处理流程包括雨水过滤、消毒、清水储存和变频供水设备等。机房内设置基本的照明及通风,机房排污排至机房外排污井

40、内。机房内电控柜对整个雨水收集系统及回收系统主要设备进行监控,并实现整个系统的工艺处理过程。电控柜可选配人机界面,能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系统控制设定,确保系统出水水质。电控柜显示齐全有各用电设备运行、停止、高低液位等。清水池(箱)内的自来水补水管出水口应高于清水池(箱)内溢流水位,其间距不得小于2.5倍补水管管径,且不应小于150mm;向蓄水池(箱)补水时,补水管口应设在池外,且应高于室外地面。雨水回用系统及机房详图见水施雨水调蓄池及水处理机房大样图。7.10 海绵建设的监测系统基于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综合运用在线监测、一体化信息管控平台等先进技术,可全面提升海绵城市的运营管理水平,为考核与评估提供依据。本项目在对海绵城市监测系统设计中,根据需求在项目地块雨水管道接市政雨水管网位置处设置了监测点,主要通过在线监测及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监测项目为水文监测及水质监测,参数数据包括:径流量、峰值水位、SS污染物。7.11 高污染风险判定径流污染控制是海绵城市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控制目标之一,园区径流污染主要为地面尘土及较少的生活污染物,无其他工业废水等化学高污染物。园区内严禁向雨水收集口和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内倾倒垃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严禁将城市污水管网接入低影响开发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