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前15页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前15页纸.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前15页纸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内涵*1、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3种类型):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2、社会工作特点(5种):专业助人活动;注重专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互动合作;多方协同。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1、社会工作的目标(3个层面):(1)服务对象层面:解救危难;缓解困难;激发潜能;促进发展。(2)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3)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2、社会工作的功能(2个方面)(1)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恢复弱化的功能;促进人的
2、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2)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建构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3、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4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路径。第三节社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的要素(5点):(1)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与扩大);(2)社会工作者(3类角色);(3)专业价值观(灵魂);(4)专业的助人方法(基本功);(5)助人活动(最核心的部分)。2、社会工作者的角色(3大类)(I)直接服务角色角色内容服务提供者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物质帮助、劳务服务和心理服务等);治疗者对偏差
3、行为的矫正,帮助建立正确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戒毒、网瘾治疗;支持者鼓励服务对象自强自立、克服困难,成为服务对象的支持者、鼓励者;关系协调者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处理社会关系的技巧,协助他们处理好与他人及环境的不和谐关系;倡导者政策倡导(对政府行为的倡导);社会倡导(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倡某种行为)。(2)间接服务角色角色主要内容行政管理者对助人过程的科学设计、便于助人过程合理、有效展开,同时对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和安排。资源筹措者联络政府部门、福利服务机构或同事、志愿组织争取服务对象所需要的资源。政策影响人服务中发现问题具有普遍性,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制定、修订和完善政策。(3)合并角色:既
4、包括直接服务也包含间接服务,而且也可能包括不同角色中的互相连带的做法。3、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5种):(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评估和计划的能力;(4)提供服务和干预的能力;(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1、主要服务领域(13个)(1)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2)老年社会工作;(3)妇女社会工作;(4)残疾人社会工作;(5)司法社会工作;(6)优抚安置社会工作;(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8)减贫社会工作;(9)家庭社会工作;(10)学校社会工作;(11)社区社会工作;(12)医务社会工作;(13)企业社会工作。2、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1)从贫困群
5、体到有需要人群;(2)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3)社会工作服务的新领域:就业促进社会工作、减灾社会工作、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发展性社会工作。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第一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1、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和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逑原则:接纳;非评判;个别化;保密;当事人自决。3、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背后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专业实践、服务机构、公共福利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
6、法。第二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基本内容:(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2、伦理议题的主的内容:(1)服务对象自决;(2)(呆密议题;(3)双重关系;(4)知情同意;(5)多元文化;专业能力。3、伦理原则:(1)保护生命原则;(2)差别平等原则;(3)自由自主原则;(4)最小伤害原则;(5)生命质量原则;(6)隐私保密原则;(7)真诚原则。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I、国际社会工作
7、伦理守则的基本内容:(1)承认人类与生俱来的尊严;(2)促进人权;(3)促进社会正义;(4)促进自决的权利;(5)促进参与的权利;(6)尊重保密权和隐私权;(7)把人视为全人;(8)合理使用科技和社交媒体;(9)专业诚信。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建立的原则(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2)本土社会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作用:(1)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2)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伦理难题;(3)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4)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5)维护社会正义。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行为*1、人类
8、需要的层次和类型(1)人类需要的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满足基本需要后,还有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审美的需要);阿尔德佛尔的ERG理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2)人类需要的类型: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需要的起源来划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的对象来划分);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迫切程度)2、人类行为的类型与特点:(1)人类行为的类型: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
9、)(2)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第二节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稳定性;变动性)2、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重要考点)()家庭: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失独家庭、空巢家庭。家庭教养模式:骄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民主型。家庭的功能: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经济功能。(2)同辈群体(特点: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独特性)(3)轨(影响: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师生关系)(4)工作单位(影响: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职业知识、技能、道德规范;建立社会关系,自我调适适应工作和社
10、会需求)(5)社区(类型: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影响:社区成员具有共同特征;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交往中彼此影响;社区规范对成员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会影响成员行为。)(6)文化(影响:通过确立行为标准,从而达到规范、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7)大众传媒(类型:旧传媒、新传媒。影响: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信息,增强受众的固有观点和行动;大众传媒的重复传播能够直接改变受众行为;可以使受众改变原有立场;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提供行为规范。)第三节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阶段特征问题婴幼儿I.生理发展:身高、体重、大脑迅
11、速发育2 .心理发展(1)记忆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能力记忆发达;(2)婴幼儿后期出现意识记忆萌芽。3 .社会性发展(1)社会化:单纯社会化反应、社会性情感联结建立、伙伴关系发展阶段;(2)自我意识: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意识出现阶段。1 .哺乳问题2 .母爱剥夺3 .弃婴问题学龄前L生理发展:儿童智能迅速增长2 .心理发展:语言与思维发展相互促进3 .社会性发展(1)逐渐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学会区分他人和自我。(2)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互动,自我意识得到发展。L挑食偏食2.攻击行为3电子产品依赖学龄1 .生理发展:生理各方面进一步发育2 .心理发展:语言发展进入高级阶段,注意力得到增
12、强3 .社会性发展(1)环境适应性加强,自我意识、道德和社会交往得到发展;(2)逐步形成自己道德意识。L儿童意穷害2 .校园欺凌3 .儿童性伤害青少年1 .生理发展:生殖系统和第二性特征发育成熟2 .心理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情绪呈现两极化特征3 .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进一步发展1 .网络成瘾2 .青少年犯罪3 .青少年性行为4、神经性厌食症青年1 .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成熟、稳定2 .心理发展: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能力迅速发展3 .社会性发展: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发展更为成熟1 .婚恋问题2 .性别歧视3 .就业问题中年1 .生理发展:生理机能不
13、断变化2 .心理发展:个体的认知错综复杂3 .社会性发展(1)情感趋于深沉稳定;(2)婚姻责任感超越情感,婚姻更加务实;(3)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L早衰综合征2 .更年期综合征3 .婚外恋4 .家庭暴力老年1 .生理发展:个体生理的各项机能发生较大的退化2 .心理发展:认知即表现出成熟性、稳定性和衰退性3 .社会性发展:社会角色逐渐消退,社会地位下降L失智和失能2 .精神健康问题3 .死亡问题4 .被歧棚口被虐待第四章个案工作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主要模式理论假设/基础治疗技巧/原则主要特征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对人的价值的假设。直接
14、治疗技巧(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间接治疗技巧。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综合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成因;多层面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危机介入治疗模式危机: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和特殊生活经历的危机。发展:危机、解组、恢复和重组。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迅速了解服务对象主要问题;迅速做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的问题。第二节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申请与接案1、求助者的服务申请。2、接案:鼓励求助对象积极面对改变;明确求助对象的改变要求;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3、专业关系的建立。预估与问题
15、分析1、服务对象有关资料的收集;2、问题的预估:横向分析(生理、心理、社会);纵向分析(发展变化过程);3、服务对象问题的诊断。制定计划1、服务计划的制订;2、服务面谈内外的安排;3、服务协议的签订。开展服务1、服务的推进:从能做的开始、从愿意合作的着手、采取综合的服务策略;2、专业角色的扮演:使能者、联系人、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3、专业合作关系的维持:接纳、无条件关怀、真诚。4、链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社会资源的类型(非正式资源与正式资源)、链接资源的方式(资源提供、发现、培育、需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护)、服务协调。评估与结案1、结案:结案5类情形、4项工作内容、3种形式。2、成效评
16、估:服务对象改变、目标实现程度、资源投入。3、跟踪服务:3个任务。第三节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会谈1、类型:建立关系会谈;收集资料会谈;诊断性会谈;治疗性会谈;一般性咨询会谈。2、技巧:支持性技巧(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引领性的技巧(澄清、对焦、摘要);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记录1、个案记录方式:文字记录、录音、录像;2、个案记录的要求:个案记录的基本格式要求、现在与过去、事实与推断;3、个案记录的作用:跟进服务、社会工作者评估、转介依据、机构评估依据、未来研究的参考。收集资料1、会谈的运用:自我陈述、对答方式;2、调查表的运用:结构式调查表、非结构式调查表;3
17、、观察的运用: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策划方案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可观察、可测量、积极正向);2、服务对象范围明确;3、策略合理(与目标一致、互相协调)。第五章小组工作方法第一节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1、小组的类型: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治疗小组。2、小组的特点与功能:(1)特点: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注重团体的动力。(2)功能: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第二节小组工作的模式*模式理论基础实施原则互动模式基于人与环境和
18、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小组模式,通过各种互动,促使组员在小组共同体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开放性的互动;平等性的互动;面对面的互动。发展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焦点在于小组组员的社会功能,重视组员个人潜力的发掘与发挥。积极参与原则;使能者原则。第三节小组工作的过程*过程组员特点主要任务工作者的角色准备阶段/组员的招募与遴选;确定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计划;申报并协调资源;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开始阶段矛盾心理与行为特征;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沉默与被动;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消除陌生感;厘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对
19、小组目标的认识;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制定小组规范;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领导者、鼓励者、组织者转折阶段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角色竞争中的冲突。处理抗拒行为;协调和处理冲突;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小组协助者、引导者、调节人、支持者成熟阶段小组凝聚力大大增强;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维持小组良好的互动;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信息、资源提供者和链胞;能力促进者;小组的弓I导和支持者结束阶段浓重
20、的离别情绪;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以及做好小组评估。引导者、领导者、评估者第四节小组工作技巧1、沟通与互动的技巧:与组员沟通的技巧: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专注与倾听、积极回应、适当自我表露、对信息进行磋商、适当帮助梳理、及时进行总结。促进组员沟通技巧:提醒组员相互倾听、鼓励组员相互表达、帮助组员相互理解、促进组员相互回馈、示范引导。2、小组讨论的技巧:事前准备:选择合适主题;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安排活动的环境;挑选合适参与者;准备好讨论草案。主持小组会议:开场、了解、提问、鼓励、限制、沉默、中立、摘述、引导、讨论结束技巧。3、小组
21、活动设计技巧:扣紧小组目标;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经验分享环节。4、小组评估技巧:小组工作的评估类型(研究方法与工作方法);评估的一般流程;评估资料的收集。第六章社区工作方法第一节社区工作的特点和目标*1、特点: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2、任务目标:解决特定社会问题,完成具体工作,满足社区需要,增进社区福利的目标,如安置无家可归者、照顾贫穷残障人士等。3、过程目标:促进社区居民能力、发展培育社区领袖、能力和信心等方面的提升和增强。4、具体目标:推动社区居民参与;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
22、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第二节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主要模式特点实施策略社会工作者角色地区发展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过程目标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一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团结邻里一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社区教育一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或陌生方面的问题和培养居民骨干;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一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社区参与一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协调者社会策划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由上而下的改变;控制和指导社区未来变化。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分析环境和形势;自我评估
23、;界定和分析问题;确定社区需要;建立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标准;列出、比较并选择可行性方案;测试方案;执行方案;评估结果。技术专家、方案实施者社区照顾协助服务对象融入社区;强调社区责任;非正式照顾是重要因素;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在社区照顾(留在社区“非机构化服务);由社区照顾(家人、朋友提供的服务);对社区照顾(正式照顾与非正式照顾结合)J治疗者、辅导者和教育者、经纪人、倡议者、顾问第三节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1、进入社区进入社区之前的准备:了解自己所任职的机构;了解机构分工和自己工作的内容;认识同事。进入社区的方式:积极参与社区重要活动;主办社区活动;积极介入社区事务;经常出现在居民之中;报
24、道社区活动。2、认识社区:社区基本情况分析:社区地理环境、人口状况、资源、权力结构、文化特色;社区问题分析:描述问题、界定问题、明确问题范围、问题起源和动力;社区需要分析规范性由专业人员、行政人员、专家学者提根据专业知识、规范社区服务标准感觉性居民自我陈述中反应出,并说出来被问及时的回应表达性个人、团体通过行动表达/比较性居民、专家通过与其他人或社区的比较/3、建立和发展社区组织调立社区组织:招收成员;订立组织规则;推选领导者;建立工作小组;筹措经费。管理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规划、行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发展。4、制订社区计划:明确目标;制定策略(提出策略、评估策略、筛选策略);
25、设计方案。5、实施社区工作计划管理社区资源:资源分析;资源开发;资源链接;资耀系。渐亍工作方案:筹备阶段;开展阶段;结束阶段。6、社区工作评估:评估的分类:过程评估、成果评估、效益评估。评估步骤:明确评估目标;建立测评标准;设计评估研究方案;收集与分析资料;使用评估结果。第四节社区工作的技巧*1、与社区居民开展工作的技巧:与居民接触的技巧:事先准备、与社区居民的接触过程、以招募为目的的居民接触技巧;会议技巧:会议的过程(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行动)、会议主持的技巧(提问和邀请发言;说明和转述;聚焦;摘要、综合和总结、关注、赞赏和鼓励);居民骨干培养技巧(鼓励参与、建立民主领导风格、培训工作技
26、巧、增强管理能力)。2、社区分析的技巧:收集社区资料的方法: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社区普查法;社区动力分析:社区系统分析、社区互动分析(5种关系)、社区动力的分析步骤;社区资源分析:社区资源分析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社区资源地图、社区资源档案。3、社区活动策划的技巧:活动策划的过程:掌握活动的基本目标;衡量服务对象的特点、需要、兴趣;符合机构的宗旨、赞助团体的期望;评估本身拥有的资源以及可以动员的资源;制订初步计划;评估可行性;确立详细计划;预期困难及解决方法;方案计划书要素:方案名称、缘起与依据、宗旨与目的、举办单位、实施时间、实施地点、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工作内容与
27、工作方法、预算经费、预期效果、预案。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第二节社会服务方案策划1、社会服务策划的形式(4种):战略性策划;方案发展策划;问题解决策划;创新策划。2、方案策划分为4个阶段:问题认识和分析阶段、目标制定阶段、方案安排阶段、考虑服务的评估。第三节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1、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和类型(1)定义: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2)性质:非营利机构;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提供福利服务。(3)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类型: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社会服务机构组织
28、结构及其运作(1)一般结构类型:直线式组织结构、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2)团队式结构:多功能型团队、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3)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授权:分派任务、授予权力、明确责任;协调:程序性协调、工作性协调;沟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同事协调、向公众交代等;礴制:确保行政实施计划的实施方向;实行授权管理;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第四节社会服务机构志愿者管理1、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1)获得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2)希望感觉到被需要、被感激、被欣赏、受他人尊敬;(3)填补心灵空虚,减少心理的寂寞;(4)有机会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5)能表现和证明自己成就;(6)善有
29、善报;(7)自我成长、发展、成熟。2、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1)希望帮助别人,世界变好;(2)以行动表达对他人的同情心;(3)喜欢结交朋友,扩大社交面;(4)受亲戚、朋友、老师、家长的影响参与服务;(5)基于宗教信仰,为人民服务理念;(6)尽社会责任;(7)以行动尽力谋求改变。第五节社会服务机构的筹款方式1、资金来源: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和低偿服务2、社会捐助(1)个人捐款:个人需要、外界影响、利他动机;(2)企业捐款: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自我利益、税法策略、社会联谊(俱乐部)。3、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4、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法(1)项目申请;(2)私人恳请与电话劝募;(3
30、)特别事件筹资活动。第六节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和内容1、督导的功能(1)行政功能:要求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与选择、被督导者的引导与安置、工作计划与分配、工作监督、回顾与评估、工作授权与协调等方面担负指导责任。(2)教育功能:要求督导者对被督导者完成任务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给予指导,协助被督导者实现专业上的发展。(3)支持功能:督导者向被督导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感到自我的重要性与价值感,让被督导者能轻松面对工作。2、督导的对象(4种)(I)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2)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初级社会工作者;(3)机构实习生;(4)社会服务机构非正式人员一志愿者。3、督导的
31、类型(4种)(1)师徒式督导;(2)训练式督导;(3)管理式督导;(4)咨询式督导。4、督导的内容一行政性督导(1)社会工作者招募和选择;(2)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3)工作计划和分配;(4)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5)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6)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5、督导的内容一教育性督导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社会服务机构”、“社会问题”、“工作过程”、“社会工作者本身”的知识以及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工6、督导的内容一支持性督导(1)疏导情绪:(2)给予关怀:(3)发现成效;(4)寻求满足。7、志愿者督导功能(1)行政性督导功能一培养有效志愿者;(2)教育性督导功能一培养能
32、干的志愿者;(3)支持性督导功能一了解和关怀志愿者。8、有效督导的条件及要素(1)督导方式具有结构性;(2)督导进行要持续定期;(3)督导者的态度须保持前后一致;(4)个案导向;(5)评估检讨。第八章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节社会工作研究的内涵、伦理与功能1、基本内涵(1)界定视角:是获取和发现与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相关的知识及事实的过程。(2)要素特性:困难群体及议题;整合审视的研究视角;社会工作伦理和社会研究伦理;旨在推进福利、促进实务和提升理论;研究者多元角色。2、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功能:(1)优化实务过程;(2)发展社会工作知识。第二节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基本概念1、定量研究
33、: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在设计基5出上,采用定量测量工具,收集量化资料,对此进行统计分析。2、定性研究:以反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收集和分析非数字化资料,描述回答者所经历现实的含义、特征、隐喻等,探索社会关系,对个体进行解释和描述。适用范围1、定量研究研究问题已有大量资料、资料收集容易、需探讨变量关系、宏观层面大规模的调查与预测等。2、定性研究(1)用于不熟悉的社会系统、无权威和不受控制的场景,需低度的观念概化和学术监护,发现服务对象的主观理念。(2)适用于在微观层面对个别实务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特点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研究者视为外人,
34、价值中立。自然情境作为资料源泉,深入具体情境,研究者站在对方立场分析具体事实。研究和理论关系演绎推理,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数据来验证。不需事先设定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和完善,是一种理论建构。研究策略演绎法,追求研究资料和研究结论精确性。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根据研究者的过程感悟,完善研究,深入理解研究的具体现象。资料特性量化资料、可操作变量和统计数据。获取描述性、非数字的信息结果范围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导意义。注重研究对象、有利于发现研究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以此发现问题的新视角。(三)定量研究方法1、问卷类型:自填式问卷、访问式问卷;问卷调杳2、态)问辐构:标题;封面信;指导
35、语;(问题细节及回答要求);问题和答案;(态度、行为和状;编码和其他。3、问卷设1+:原则;步骤;问题和答案;问题和答领设计需要注意多方面细节。实验研究1、三对要素: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前侧和后侧;2、标准实验设计:前后测控制组设计(传统实验设计)、单后测控制组设计。(四)定性研究方法观察法1、概念:利用感觉器官和其他手段和感受对象的资料。2、观察法的分类(1)根据观察者是否融入被观察群体,分为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2)根据过程控制程度,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3)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接触程度,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访谈法1、访谈法的分类(1)根据双方接受程度,分
36、为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2)依据被访者的人数,分为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3)依据是否有访问指引,分为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式范文;2、常用访谈手段:深度访谈。3、焦点小组:将多个对象放在一起同时进行的集体访问;有访问者和被访问者互动,也有被访问者之间互动过程。个案研究1、含义:对单个对象(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区、学校或部落)的某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雌(1)非正式;(2)手段和资料多元;(3)资料详尽深入;(4)强调应用性研究。非干扰性研究1、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对既有统计数据进行剖析进一步发现其信息,可以直接达到研究目的,也可以为大型研究提供背景资料。2、比较法(1)历史分析和比较
37、分析两种,目的是寻求发现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共同特征,根据原始数据提出结论。(2)遵循的原则: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比较共同点和差异点;注意可比性。行动研究1、含义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参与研究和行动,将研究发现直接应用于行动,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提高其实践能力。2、类型(1)按照侧重点分类:行动者用科学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分类;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行动者对自己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2)根据参与者对自己行动的反思分类:行动中的认识;行动中的反思;对行动进行反思。(3)根据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分类:合作模式;支持模式;独立模式。第三节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定量研
38、究1、研究逻辑(1)根本目标在于把握事实和获得知识;(2)包含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2)定量研究的逻辑方法(假设演绎法/试错法)。2、一般程序(1)研究准备(三项任务):确定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和惊吓研究设计。(2)资料收集(步骤):选择访谈员、访谈员培训、督导访谈员资料收集、首日问卷回收。(3)研究分析(步骤):资料整理、资料分析。定性研究I、一般程序(1)研究准备:确定研究对象、确定分析单元和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2)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步骤):进入现场、与观察者互动、记录。(3)总结应用。2、过程特性(1)定性研究的主要特色是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动态互动;(2)分析解释是定性研究的核
39、心。报告撰写与成果应用1、报告撰写的基本原则(1)标题内容呼应,体现良好的内容效度;(2)注意资料逻辑性和完整性;(3)观点与资料密切配合;(4)注意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结合;(5)朴实流畅,体现学术研究或实务研究朴素文风。2、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1)标题;(2)引论;研究问题;(4)文献回顾;(5)研究方法;研究发现;(7)讨论和建议;(8)附录;(9)参考文献。第九章社会政策与法规第一节我国特定人群的社会政策法规*群体主要内容保障方式老年人(一)家庭赡养护理、照料、住房、耕种承包地、精神慰藉、赡养协议(二)扶养与监护1、扶养: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
40、扶养的义务2、监护: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三)不得侵犯老年人婚姻自由、继承权等合法权益1、政府部门保护2、司法保护(人民法院)3、社会组织保护妇女政治权一有权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采取措施支持女性人才成长2、人身和人格权益;3、文化教育权益;4、劳动和社会保障权;5、财产权益;6、婚姻家庭权益。1、主管部门保护2、司法保护3、妇女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保护未成年人1、家庭保护:家庭监护;家庭教育;身心健康保障;委托照护2、学校保护:建立未
41、成年学生保护的工作制度;学校、幼儿园的教育、保育职责;学校的安全保障责任3、社会保护:明确社会保护的责任主体及其责任;提供多样化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及服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优化成长环境;公共场所安全保障;特殊劳动保护4、网络保护;5、政府保护:细化政府职责;加强政府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确立国家监护制度;国家建立性侵害等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查询系统6、司法保护:用法律的手段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也包括在司法实践中注意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1、康复教育权利;2、劳动就业权利:集中(25%)+分散(1.5%)、税收优惠;3、文化
42、生活权利: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残疾人丰富残疾精神文化生活;4、社会保障权利;5、无障碍环境:无障碍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公共空间、无障碍政治参与第二节我国特定领域的社会政策法规(一)婚姻家庭政策法规1、结婚的规定(1)结婚的必备条件:男女自愿;法定年龄(男522岁;女20岁);一夫一妻制。(2)结婚的禁止条件: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3)婚姻无效: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年龄。(4)可撤销婚姻:受胁迫的可撤销婚姻;隐瞒重大疾病的可撤销婚姻。(5)离婚的方式:自愿离婚、诉讼离婚。2、家庭关系的规定(I)夫妻关系人身关系:姓名权;职业;日常家事代理权;扶
43、养的权利义务;继承权财产关系:共同财产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约定财产一夫妻一方所有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父母子女关系抚养义务;对未成年子女有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子女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3)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3、离婚的规定(1)登记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为离婚冷静期(2)诉讼离婚(3)离婚救济制度(一)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
44、低保对象资格(1)3个基本条件: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配偶;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其他具有法定蟾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2、城乡低保的申请与审核:户主/代理人户籍所在地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3、家庭收入:(1)工资性收入;(2)经营净收入;(3)财产净收入;(4)转移净收入;(5)其他;4、不计入家庭收入:(I)国家规定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奖学金、见义勇为等奖励性补助;(2)政府发放的各类社会救助款物;(3)“十四五”期间,中央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
45、础养老金;5、低保的核查(1)对短期内经济状况变化不大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年核杳1次;(2)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每半年核有一次。医疗救助1、檐(1)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2)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2、形式(1)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2)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1、救助对象: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2、救助形式: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3、救助内容:提供食物、住处、医院救治、联系亲属或单位、乘车凭证。()劳动就业政策法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