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保定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二。一六年三月“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也是有效破解水利发展存在新老问题、根本扭转水利建设滞后局面、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的5年。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破解我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灾害频发等新老问题的瓶颈更加紧迫,水安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刻不容缓。根据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十三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结合河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江河湖库实施方案、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规划、现代水网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节约用水规划、水土
2、保持规划、农村水电规划等相关规划成果,在认真分析我市水利与改革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完成了保定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一、发展现状4(一)“十二五”水利发展取得的成就4(二)“十三五”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5二、总体思路7(一)指导思想7(二)规划原则7(三)发展目标9三、主要任务10(一)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11(二)大力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12(三)切实做好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设14(四)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建设15(五)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17(六)清河道署修缮工程及水利博物馆建设19(七)全力推进水管理现代化20(八)深化水利
3、改革21(九)全面强化依法治水23(+)进一步提升水利行业能力24(十一)加快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25四、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26五、保障措施27一、发展现状(一)“十二五”水利发展取得的成就“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治水兴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5年来,我市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288473.5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65911万元,省级投资712532.67万元,市级投资111777.57万元,县级投资75077.6万元,社会融资23174.7万元),其中完成投资:防洪工程120642.14万元,水资源配置工程713688.69
4、万元,农村水利工程313598.30万元,水土保持工程54851.42万元,水电工程100I3万元,移民扶持67334万元,其他工程8345.99万元。“十二五”期间,成功应对了2012年拒马河流域洪水,骨干行洪河道及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有序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全面展开,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农村水电、泵站、闸桥、水土保持、移民扶持等项目成效显著,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继王快、西大洋等一批大、中、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后,又对41座一般小(二)型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进一步提高了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千里堤、白沟河、南拒马河等大清河中下游河道堤防逐步
5、得到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长度81.7公里;小清河、白洋淀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抗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强。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保定段(含定州)356公里管道铺设基本完成。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7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78千公顷。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358.96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32平方公里。积极推进各项水利改革,强化水利管理。认真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积极推进取水许可制度、节约用水、水权确权向纵深发展。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中水回用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国家投资为主的水利行业正向多元化发展,
6、一大批民营资本投入生态环境治理、水利水电、供水及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水生态文明建设正在逐步展开,水价、水权等重点领域水利改革稳步开展,涉水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得到加强。水管单位体制性改革逐步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得到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提升了防灾减灾调度能力和决策水平。(二)“十三五”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1、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及水环境污染依然严峻。我市属资源性缺水地区,现状人均水资源量282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线。近十年来,全市生产生活年均用水量约29.58亿立方米,年均水资源可利用量
7、23.35亿立方米,缺水6.23亿立方米,如果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年缺水量达6.31亿立方米。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的含水层疏干、地面沉降、地陷地裂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平原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面积10948平方公里,占平原总面积的99%;深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超采面积1041平方公里,占平原总面积的9.3%。水体污染严重,城镇污水深度处理率甚微,废、污水处理力度不足,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导致河流水体污染严重。林草覆盖度低,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484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9.16%,水源涵养能力差;河流干涸、湿地萎缩,湿地面积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70%以上。水生态、水环境状况与全面建成小康
8、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2、洪涝旱灾频发,防汛抗旱体系不完善。我市地处大陆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源短流急,降水集中,局地暴雨多发频发,洪水威胁较大。重要堤防堤顶高程不足,现状标准偏低;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尚有53万人缺乏应有的安全设施,分区滞洪和导流设施不完善,小水大淹问题依然突出。水文和通信信息采集、传输、预警预报手段落后,难以适应科学有效调度洪水和防灾减灾的需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十年九旱,近年来发生特大或严重干旱频次高达45%o洪涝干旱灾害频发、损失加大,依然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3、基础设施薄弱与管理落后并存。水资源配置工程不足、储备能力差,城乡供水、水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骨
9、干河道、蓄滞洪区、中小河流、病险水库和城市防洪排水设施标准低、问题多,安全隐患大;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治水管水能力不足。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进展缓慢;水法规体系特别是节约用水、限制地下水超采、保护河湖生态等方面的法规不完善;水利执法机构和队伍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比较突出;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水价改革进展缓慢,尤其是占用水总量75%的农业用水水价改革明显滞后;水利工程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依然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治水管水水平与发展现代水利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
10、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牢牢把握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与时俱进、因水制宜,以节水供水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以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为主线,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的,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安全问题,整体推进节约保护、开发利用、资源配置,加快推进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向集约用水方式转变,从过度开发水资源向主动保护水资源转变,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科学治水,依法治水,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规划原则一是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牢固树立人与
11、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充分尊重自然水循环和河湖演变规律,正视和重视我市严重缺水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坚持把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遏制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推进生态治水和依法管水,为河湖水系生物提供多样性生境。二是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规范各类涉水生产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着力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治理,建立水资源督察制度,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切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开源节流保护并重、防洪除涝抗旱并举、建设管理改革并进,加强顶层设计,统筹
12、功能布局,优化空间利用,以水资源配置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协同推进水资源开发、水生态环境和防洪安全建设,增加水安全战略储备。统筹好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兼顾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快转变治水管水方式,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科学有效的水务开发利用和社会管理机制。坚持依法治水,实施综合执法,促进水域空间管制、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五是坚持政府主导、全民行动。强化政府治水管水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积极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形成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强化水利公共服务,合理下放审批事权
1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广聚共识,形成合力。(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通过建设调水蓄水、防洪保安、生态修复、信息化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强水资源、河湖水域、水利工程、洪水风险等重点方面管理,深化水权水价、生态补偿、治水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水资源利用效率、水源涵养保护能力和水资源战略储备显著提高;重要河湖生态功能逐步修复,地下水基本实现采补平衡;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应对风险能力明显提升;水利综合管控能力不断加强,现代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1、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以南水北调总干渠及三条跨市干渠和现有河、库为框架的城镇供水网络,用足用好外调水,完善水资源战略储备,大力开发利用非常
14、规水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水资源超载局面初步遏制。全市新增供水能力6.1亿立方米。城镇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资源战略储备基本完成。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彻底解决我市农村3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用水总量控制在28.34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分别为11.4%11.6%,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在88.9%o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大力发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2、防汛抗旱减灾
15、体系日益完善。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原则,以骨干防洪工程建设为重点,沟通河系、优化调度,形成行洪安全与洪水资源化有机结合的防洪减灾格局。建设抗旱工程设施,健全抗旱服务组织,提高应急能力。加快推进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启动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继续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快新建小型水库建设,发挥水库防洪、灌溉效益。3、水生态修复保护持续改善。建成太行山水源涵养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区等水生态保护修复功能区,初步实现水生态良性循环。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9.7万平方公里,2020年计划压采地下水3.99亿立方
16、米以上,地下水漏斗水位明显回升。生态水网基本完善,重要生态目标需水得到保障,地下水基本实现采补平衡。4、水安全现代管理提质提效。以体制机制创新、法规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提高治水管水水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水资源水环境刚性约束机制、水生态补偿机制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建立,信息化科技支撑系统基本建成,水安全法律法规基本健全。城镇和工业用水计量率、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达到85%以上。三、主要任务(一)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农业节水为重点,加强工业节水和生活节水,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节水工艺,不断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营
17、造爱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1、农业节水工程。加快推进沙河、唐河、易水3处大型灌区和龙门灌区、易县胜利灌区、唐县革命大渠、定兴县拒跃灌区、雄县胜利和马庄灌区等6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规划总投资68572万元,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体系建设,以节水压采项目及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规模化喷灌、微灌、高标准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咸淡混浇、井渠双灌技术,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1。“十三五”期间计划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广节水品种和节水增效技术。2、工业节水技术改造。从节水即减污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新
18、型工业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强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对规模用水企业强制开展水平衡测试,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对高耗水行业(电力、造纸、化工、纺织等)有针对性地安排水平衡测试,进一步指导计划用水单位开展节水技措技改项目,对一些进行技改、搬迁、新建项目的企业,要进行节水评估,做到节水设备齐全、用水标准规范、节水措施可行。在各县(市、区)加大重点行业的规模企业节水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在工业增加值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厉行节约用水,实现用水定额不断下降,取用新水量缓增长直至零增长。“十三五”末,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到16.5立方米。3、城镇生活节水
19、。优化城镇管网布局,实施旧城区和严重老化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强制推广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强化用水计量。推广绿地灌溉高效节水技术,鼓励新建小区设置中水系统分质供水,城市绿化、市政环卫、生态景观等优先使用再生水和雨水。4、非常规水源利用。鼓励新建改建再生水处理工程,强化中水利用、雨水集蓄利用;在高阳、雄县积极开展微咸水利用技术;在城镇规模小区推广中水利用技术,市政卫生设施及绿化使用再生水;在西部山丘区,加大雨洪利用技术,修建水池、水窖、塘坝、小泵站、小渠道等“五小水利”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提高集雨补灌工程蓄水能力。5、节水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教平台,加大节水宣传教育的力度,注重
20、节水宣传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延续性,改善水资源利用和消费习惯,提高公众自觉节水意识,促进全社会自觉节水。(二)大力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按照充分利用外调水、加大使用再生水、适度开发地表水、限制开采地下水的供水次序和城乡居民生活、工业、重要生态、农业、其他生态的用水次序,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生态调度,合理规划供水工程,充分体现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1、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将极大地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2017年全部建成通水,实现23个供水目标水源切换,改善当地水资源条件,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十三五”期间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总干
21、渠蒲阳河退水闸和唐河干渠的连通工程、南水北调保定市第二地表水厂输水管道与一亩泉河连通工程,通过唐河干渠和大水系北线自流管道进入保定市一亩泉回补区和市区,并可利用府河向白洋淀补水。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冗余水量,改善保定市市区水环境,恢复保定市一亩泉水源区的地下水,并且补充保定市区生态环境用水及白洋淀生态用水,增加水资源安全战略储备。2、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配合省水利厅实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保定段占地征迁及地方协调工作,我市境内主要工程为实施河道清淤疏浚、筑堤开挖、河道混凝土衬砌,拆除重建桥2座,维修加固桥1座,修建巡视路8.Ikm等。工程建成后实现向白洋淀年均生态补水1.l亿立方米目标,可有效缓解沿线农
22、业灌溉缺水及地下水超采状况,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和当地生活生产条件,并作为沿线地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3、小型水库工程。在水源条件充沛的河道及支流建设一批小型蓄水工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十三五”期间,按照省厅安排,组织编制新建小型水库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水利部及省厅大力支持,谋划建设一批小型水库工程。4、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构建“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水网体系,加快推进安格庄与龙门水库连通、安格庄水库与瀑河水库连通等工程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实现区域水资源丰枯互补。(三)切实做好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设以防灾减灾骨干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防洪工程治理力度
23、,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立抗旱应急体制机制,强化抗旱服务职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1、骨干防洪工程。以加固堤防、整治险工、清淤疏浚为重点,加快潴龙河、白沟河、新盖房分洪道、南拒马河等4条骨干河道治理。按照省厅统一要求,推进小清河、白洋淀蓄滞洪区工程与安全建设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积极做好安格庄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2、城市防洪除涝工程。加快保定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高、加固堤防,疏浚扩挖河道,达到规划设计标准。完善县城防洪体系,加快实施重要县城防洪工程建设,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建设一批雨水调蓄设施,在新建小区推广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24、,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3、中小河流治理。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按照省水利厅实施安排,继续做好唐河、沙河、漕河等13条重要支流治理,扩大中小河流治理实施范围,新增胡良河、北屯河、曲逆河、九龙河等12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河道整体防洪能力,确保发挥整体防洪效益。4、山洪灾害防治。实施河北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监测、预警、群策群防、预案等非工程措施,加快山洪沟治理工程建设。全面落实非工程措施建设,并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正常运转。力争完成14条山洪沟工程治理任务,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御减灾能力。5、抗旱工程。加快实施河北省抗旱规划,建立抗旱长效机制
25、。在山区建设一批引、调、提水工程和水池、水窖、塘坝等小型蓄水工程,在平原依托南水北调、河渠连通、库库连通等工程,结合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建设一批中小型调蓄工程。我市“十三五”期间计划实施抗旱引调提水工程34处。完善抗旱应急预案,增加抗旱物资储备,提高县级站的抗旱服务能力。(四)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加强直接惠及民生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大兴农田水利,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水利保障能力,着力提高水利的服务范围、服务功能和保障水平,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1、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升级项目,建设城乡一体集中式供水工程,“十三五”期间计划解决315万
26、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在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高氟、高盐和受到污染的农村,实施饮用水水源切换工程,由当地水改为引江水。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到2020年,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91%以上。2、农田水利建设。以加强灌区末级渠系、田间配套和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体系建设,以节水压采和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规模化喷灌、微灌、高标准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咸淡混浇、井渠双灌技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3、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等建设。在完成列入规划的
27、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的同时,启动实施刘口、陈梁庄、谭城等42座泵站更新改造。4、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实施列入规划的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争取实施定兴西靳橡胶坝及病险水闸工程更新改造。对新出现病险的中型、小(一)型水闸在安全鉴定的基础上继续实施除险加固。5、农村水电建设。继续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和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绿色小水电和农村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争取“十三五”期间完成已建电站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工作。“十三五”期间,新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项目电站14座,总装机1.027kW。技改电站3座,改造前总装机3140kW,改造后总装机2530kW06、移民后期扶持。继
28、续按照开发性移民方针,完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等,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移民安置区的生态环境。“十三五”期间我市水库移民规划资金投入7457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2427万元,省级资金2145万元。在规划基础上,积极争取多方面的开展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升移民村生活水平。7、水利闸桥工程。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水利闸桥项目,对年久失修、老化破损的水利桥闸涵进行改造,5年完成全市128座旧桥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条件。8、水利扶贫。针对贫困地区水利薄弱环节,科学规划,集中财力,精准扶贫。加快完善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
29、施建设,大幅提升贫困地区水利综合保障能力,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节水灌溉、“五小水利”、抗旱应急水源等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优先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确保贫困地区群众全部饮上干净水。继续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修复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生产生活水平。(五)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大水资源及河湖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1、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与修复。以高蠡清区域为重点,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为我市超采治理探索和积累经验。将地下水超采治理范围扩展到全市地下
30、水超采区。做好“节、引、蓄、调、管”五个方面的工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最大限度引用外地水;加快实施蓄水工程;着力调整种植结构;从严管控取用地下水。2017年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19.85亿立方米以内,2020年控制在17.46亿立方米。力争5年左右,使保定地区地下水超采形势得到明显改善,基本达到地下水采补平衡。2、水资源保护。加强地表水水源地管护,对西大洋、王快等重要地表水水源地库区设立隔离防护设施,建设环库生态保护带;对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至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连接段两岸实施隔离防护工程。加强地下水水源地管护区管理,防止保护区进入废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严格按照水功能区管理要求控制入河湖排污总
31、量。结合水生态综合治理,实施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生态净化和截污导污等工程,推动水功能区达标建设。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计划5年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49.7平方公里,到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0%以上,大幅提高水源涵养能力。4、河湖生态综合整治。通过开展排污河道还清工程、重点城区段河流整合整治工程、河道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河流生态建设。排污河道还清工程。对府河、孝义河、月明河等污染严重的河流,进行水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采取河道清淤、两岸垃圾清运、水质改善、绿化美化措施,恢复水体天然自净能力,修复水体净化功能,打造有水则清的
32、生态河流。重点城区段河流整合整治工程。建设亲水平台、湿地公园等,以防护用材和经济林为主,以灌木林为辅,以观赏树为点缀,构建层次分明的河岸风景带。“十三五”期间,对市区护城河、17个县(市、区)及白沟新城穿城河道实施综合整治,近期在南水北调用水规模未达到设计用水量前,将剩余水量用于当地生态用水。河道(渠道)生态建设工程。对拒马河、易水河等现状有水河道,结合生态修复,打造河岸生态景观风景带,开发亲水廊道等生态休闲产品。对南拒马河、漕河、瀑河、金线河、一亩泉河等现状无水或污水河道,上游有保障水源,可通过工程措施进行生态补水、改善水质等措施,维持河道生态基流,建设水清岸绿生态河道。对沙河、潴龙河、唐河
33、下游等无水河道,采取以绿代水措施,打造无水则绿的生态河流。对唐河灌区总干渠(渠首至高昌段)实施综合整治,、总干渠两侧设置防护网、植树绿化设沿渠设置宣传警示标志,堤顶道路硬化等。(六)清河道署修缮工程及水利博物馆建设清河道署位于保定市兴华路283号,全称为“分巡道直隶清河道”,始设于雍正四年(1726年),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水利道台衙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保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注重在保护文物古迹中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我市规划,将修复后的清河道署与市区内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及中国十大历史名园之一
34、的古莲花池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历史古建筑群落,整体提升保定文化品位。按市政府2013171号文件精神,清河道署产权归市政府,管理使用权归市水利局。清河道署将建成集水利历史展现、水利文化展示、水利科学普及于一体的全省唯一综合水利博物馆,使之成为“全省青少年节水实践教育基地”、“水利教学实践基地”。对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2015年9月,清河道署修缮工程主体开始施工,计划总投资1600万元,已批复投资775.6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0万元,计划2017年竣工。保定水利博物馆建设计划投资1500万元,计划2019年基本建成。(七)全力推进水管理现代化1、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35、强化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成果,加强“三条红线”管理,研究把水作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刚性约束指标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把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考评体系。2、严格河湖水域管理与保护。强化河湖规划约束管理,依法划定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探索实行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落实河湖管护标准体系和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涉水建设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3、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基本完成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明确管理范围,推进土地确权。优化水利工程运行调度方案,加
36、强调度管理。完善水利安全责任和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水利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完善水利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4、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推进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进一步规范水利建设市场主体行为,完善水利建设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水利建设市场的失信惩戒机制,促进我市水利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5、加强洪水风险管理。尽快编制完成主要行洪河道重点地区、重要蓄滞洪区、重要防洪城市和居民密集区的防洪风险图,制定洪水风险管理目标及相应措施。做好城市建设、居民点和工矿企业选址的
37、洪水影响评价。健全蓄滞洪区分类管理制度,制定不同洪水风险区域居民避洪安置方案,对运用几率较高的蓄滞洪区和洪水淹没风险较大的滩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居民迁建。研究建立洪水保险制度。(八)深化水利改革1、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水资源联合调度管理机制,统一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本地水与调入水、常规水与非常规水,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统筹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积极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根据水资源用途管制、总量控制指标和节约用水要求,在取水许可基础上,积极推进水资源使用权
38、确权登记,将水资源使用、受益的权利落实到取用水户,建立和完善水权配置体系。结合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研究制定水权交易指导意见,在严重缺水地区先行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流转方式,鼓励和引导区域间、行业间、用水户间进行水权交易。3、全面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确定农业供水价格。推进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向大用户直接供水,探索直供水实施政府指导价或协商定价。合理调整城镇自来水价格,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全面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加强对非居民用水计划管理工作,对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4、探索建立水资源水
39、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探索建立水系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分洪补偿政策,建立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的生态补偿协商机制,推动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5、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各级财政投入,严格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政策和计提口径、比例,推动完善政府性水利基金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水利,积极探索商业化治水模式,对准公益性水利工程按照现行财政支持政策申请给予补助,吸引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出资方式参与水利工程建设。6、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水利工程
40、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进一步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明确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登记制度,明确财政投资形成的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归村组集体、用水户协会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所有,调动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积极性。(九)全面强化依法治水1、积极推进地方水利立法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土保持、水资源节约保护等方面尽快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相应配套法规、规章。2、加大新出台涉水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力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对国家和省、市新出台或修订颁布实施的涉水法律、法规、规章等,及时组织开展广泛宣传活动,提高社会民众认知度;同时组织水利干部职工认真
41、学习,掌握精神实质,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3、全面加强水利依法行政。依法全面履行各项水利政府管理职能,推进政府水管理权力清单制度,有序推进水利事权的划分,逐步理顺市级和县级的水利事权关系。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创新审批方式,公开办理流程,接受社会的监督。依法强化水资源管理、河湖空间用途管制、规范水利建设,依法组织防汛抗旱。4、全面深化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职水政监察队伍,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落实执法装备,进一步完善执法体制机制。在乡(镇)水利工作机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根据需要配备监察人员或成立直属水政监察队伍。5、扎实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建立与公安、国土、环保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推动设
42、立水利派出所、水利警务室等机构。健全水事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6、有效化解水事矛盾纠纷和涉水行政争议。完善水事纠纷预防调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加强源头控制和隐患排查化解,建立跨行政区水事活动协商制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水利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努力化解涉水行政争议。7、大力推进水利普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水利普法活动,坚持集中宣传和日常普法相结合,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中心任务,深入开展水法律法规、水利政策及基本水情的水利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水利法治精神,努力提高社会的水法律意识和水法治观念,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水利法治氛围,为加快水利改革
43、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进一步提升水利行业能力1、推进水利科技创新。整合水利科技资源,引导水利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其他科技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数据和服务平台。2、加强水利规划和基础工作。紧紧围绕“十三五”水利发展的战略重点,针对水利发展重要领域,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增强项目储备,在防灾减灾、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项目前期工作。3、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创新水利人才培养开发、考核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保障和引进等工作机制。不断加强水利职工教育培训工作。4、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
44、强乡镇水利站建设,开展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基层水利队伍建设,吸引水利高校毕业生到县级以下水利单位就业,提升基层水利人才专业化结构。(十一)加快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依托省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南水北调供水调度管理系统、水环境监控系统等骨干平台,构建以数据传送与处理系统、核心模型系统、供水调度系统、防洪调度系统和生态调度系统为构架的水网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形成对各项水利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决策、控制与反馈全过程的支撑,促进水利管理向数字化、现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1、构建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实现防汛抗旱指挥、南水北调供水调度管理、水资源管理信息、水环
45、境监控四网融合,到2020年实现涉水信息数据共享、实时监测预警、准确会商研判、统一指挥调度,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2、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充分利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成果,补充完善我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提升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现代化水平。3、水资源监控系统。完善地表水、地下水、水质、重点用水户监测网和市级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四网一平台”建设,加强对河道、湖泊和地下水取水计量和监测,建立重要取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主要县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全面提高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到2020年争取年取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农取水户实时在线计量监测率达到100%,加快农业灌溉机电井取水计量建设,力争计量率达到
46、85%。4、南水北调供水调度管理系统。按照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方案,加快建设沿线监测监控设施,铺设专用通信线路,建成水量调度、工程监控、信息监测、工程管理、决策会商等应用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和多水源联合调度。5、水土保持监测系统。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提高行业监测水平,为快速处理、便捷传送和发布水土流失信息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四、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十三五”期间,全市水利规划总投资1901191.51万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1117478万元,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工程投资195009万元,农村水利工程投资346694.1万元,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工程投资151511.66
47、万元,农村小水电建设项目投资13166.75万元,扶持移民74572万元,其他投资2760万元。主要项目资金筹措为:防洪工程、移民扶持等项目投资以国家、省投资为主,地方投资为辅;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工程、灌区更新改造等由国家和地方均摊解决;水资源配置工程以地方投资为主、国家适当补助;小水电站建设争取国家及省补助,鼓励各种出资形式入股参与;水土保持项目为国家和省补助、县级配套;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省补助、地方投资相结合。水环境治理以地方投资结合地方开发入股投资为主,争取国家、省支持为辅。五、保障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水利部门要把规划编制实施作为当前乃至近几年水利工作的
48、重要任务来抓,应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及时对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保证规划中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2、强化规划实施,做好项目管理。要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水利项目,加强规划项目的归口管理和协调,超前运作,争取主动,高质量做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的机遇,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加快项目建设管理,早日发挥投资效益,使我市水利事业实现新跨越,为我市经济良好运行提供有力支撑。3、政策与资金保障。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国家、省对我市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各级政府将水利建设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逐步建立各级政府、社会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水利投入长效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按规划积极整合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及扶贫等有关部门用于农村建设和农田水利的资金,避免重复安排,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共同实施。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用好、管好水利设施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要加强对“十三五”水利建设的宣传和引导,鼓励公众参与和支持水利规划的实施,使规划实施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果。